“良好的资产负债表是穿越周期的关键。”8月23日,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过去三年来,兴业银行在稳定经营大盘的基础上,优化业务结构,推动资产负债表重构,当下已取得良好成效。
8月22日,兴业银行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其中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130.4亿元,归母净利润43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0.9%,利息净收入实现正增长。
陈信健提到,面对“低利率、低息差”环境,需要对经营策略做适当调整,推动资产负债重构再提升,从“高收益资产—高成本负债”组合转向“低成本负债—稳收益资产”组合,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来做强负债、做优资产、做大中收,并获取综合效益。
拓展低成本结算性存款
今年上半年,兴业银行通过资产负债表再重构工作,进一步优化盈利指标。
在负债端,该行重点推动存款“稳规模”“降成本”,上半年存款付息率2.06%,同比下降20个基点,已达到同类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位数;存款增长超2000亿元,在股份行中排名靠前。
“实际上兴业银行1—7月份的存款付息率是2.05%,比上半年又下降了1个基点。”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透露,粗略测算,预计全年存款的成本还有2—3个基点的下降空间。
展望下半年,林舒表示,预计净息差仍会收窄,但从全年看,将好于年初的预计目标1.8%。
同时,谈及下阶段兴业银行负债端管理的思路和方向,陈信健介绍,兴业银行将始终坚持“存款立行”原则,把拓展低成本结算性存款、降低存款成本作为稳定息差的关键。
具体而言,兴业银行将健全完善织网工程。活期存款作为被动负债,更多依靠的是非价格因素。健全完善织网工程,是解决该行活期存款占比、负债结构不够合理的关键举措。
半年工作会议上,该行对企金和零售端分别明确了下阶段织网工程突破攻坚的重点。企金方面,以单位结算账户拓展为首要任务,既要夯实基础,又要提高质量。零售方面,以代发、收单、快捷支付和社保卡拓展为重点,努力通过推进织网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该行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
与此同时,兴业银行将做好场景建设。“无场景、不金融”。“场景生态”是银行触达客户、服务客户、获取低成本存款的重要渠道。根据客户需求,兴业银行谋划了政府、教育、医疗、园区、批发市场、制造业、金融业、新消费8个重点场景生态,并鼓励各分行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开展特色场景建设。
后续,兴业银行将沿着B2B2C的思路纵向挖掘客户需求,努力成为客户的主结算银行,形成低成本资金沉淀。
“金杯银杯不如客户口碑”。陈信健表示,为客户创造价值,才能真正产生黏性。要树牢“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做好客户分层分类管理、产品交叉销售与场景生态服务,切实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让客户资金在兴业银行“体内”循环。
进一步做优资产
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兴业银行资产规模达10.3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9%;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较年初提升1个百分点,至54.8%。
“贷款投放的关注点不再是规模上多不多,而是质量上好不好。”林舒表示,贷款投放的重心,主要在优化结构和加强定价管理,不会去刻意追求规模的增长。
上半年,兴业银行加大重点领域、重点分行投入,推动贷款“稳投放”“优布局”,对公贷款(不含票据)增量超过2670亿元,量价继续保持股份行较好水平。
同时,该行以“区域+行业”为抓手,加快绿色、科技、普惠等重点领域资产投放,企金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3.13%、9.25%、16.54%,高于贷款整体增速。
在结构上,绿色贷款、科技贷款、普惠贷款分别占当期贷款增量的45%、32%、20%以上;13家重点分行贷款占比提升至57.2%。
下阶段,兴业银行将推动资产负债重构再提升,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合理把握客户有效融资需求,保持资产规模稳定增长,更加突出优化资产业务结构,把资源更多投向符合政策要求、具有良好市场前景、更为安全的领域。
此次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陈信健介绍,该行将进一步做好业务结构优化。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找准工作重点,加快项目对接,加大对重点领域资产投放力度,在实体经济领域不断拓宽新赛道。特别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两新”方面,具体策略已在推进落实,相信成效将有所显现。
在做好区域布局优化方面,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与增长潜力,兴业银行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13家分行划定为重点区域分行。这13家分行将成为全行资源投入与产出考核的重点,更好推动该行资产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
在做好行业投向优化方面,兴业银行做细“区域+行业”方案,差异化制定区域、产品、客户服务策略,更好地服务当地主流产业,打造区域特色。构筑好“研究+业务+风险”三位一体机制,深入剖析新兴行业风险与机遇,做到“看得懂模式”“管得住风险”“做得来业务”。
此外,陈信健还表示,“要千方百计扩大中收。”做好资产负债管理,还要进一步拓展表外业务的空间。广开财源,这样才能缓解表内资产负债压力,为资产负债表的调整优化创造更大的腾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