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的长期经营能力正在接受考验。
5月31日兴业银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信贷资金被挪用于归还关联企业在本行的贷款并形成风险,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理监管分局罚款60万。进入2024年以来,兴业银行多次被罚,反映出该行在内控方面存在问题。
业绩方面,兴业银行自2007年上市以来首次利润出现下滑。该行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5.61%;2024年一季度同比下降3.1%。具体方面,该行不良贷款余额扩大,信用开业务不良贷款率是总体不良贷款率1.07%的近3倍。2024年一季度关注类贷款余额较2023年末的844.49亿元增长近百亿。此期间该行祭出了大额计提减值损失的操作,而这样的操作很容易引发投资者对其贷款资产质量的担忧。
此外,在资本充足率方面,在债转股无果的情况下,该行依靠发行“二永债”提升资本充足率,这也为未来面临赎回压力埋下了潜在隐患。
01
屡罚屡犯“吃不完”的罚单
2024年5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理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尽职、信贷资金被挪用于归还关联企业在本行的贷款,并形成风险被行政处罚,罚款40万元。同时,对当事人何俊(时任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理分行副行长)给予警告。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2024年5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兴业银行(601166.SH)本溪分行因“贷中审查不严格、贷后管理不到位”问题被罚款30万元,时任该分行行长关键被警告。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经了解,兴业银行仅在2024年一季度就被开具了8张罚单,累计罚没金额超过500万元。其中,该行北京分行共计罚款210万元,另有2名负责人分别被罚5万元,7名相关人员被处以警告。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根据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该行北京分行存在的违法违规事实包括:存贷挂钩;流动资金贷款挪用于股权投资;个人按揭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项目融资业务合规要件不全及未从严审核项目资本金;发放贷款用于为违规领域垫资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该行的遵义支行、重庆两江新区支行等多家下属机构被处以20-80万元不等的罚款。被处罚的原因包括票据业务未严格审查贸易背景真实性、贷前调查不尽职、贷款“三查”严重不尽职等问题。
不仅如此,兴业银行旗下理财公司和信托公司同样出过问题。2023年12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罚单信息,兴业银行旗下兴银理财被罚款1240万元。违法违规内容包括:理财产品之间进行利益输送、开放式公募理财产品持有高流动性资产比例不达标等8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
2023年11月,兴业银行旗下兴业信托的产品逾期,投资者愤怒涌入改行直播间维权,“信托产品到期不还”,“欺骗投资人”等内容刷屏,导致直播间场面一度失控。其实不难看出,问题的根源在于该行对于内控方面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02
贷款资产质量引担忧信用卡风险成“重灾区”
近年来,兴业银行在不良资产控制方面下了力气。不良贷款率已经由2019年的1.52%下降为2023年的1.07%。但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末,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584.91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40.03亿元。不良贷款率 1.07%,较上年末下降 0.02 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 844.49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04.34 亿元,关注类贷款占比 1.55%,较上年末上升 0.06 个百分点。
来源:公司财报
兴业银行解释为:部分地区和行业信用风险持续暴露,公司建立健全潜在风险项目的预警、监控和处置化解体系,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等重点领域的风险化解,增强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专业能力,强化风险成本管控,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有一个细节是,该行在2023年共计提了减值损失611.78亿元,同比增长25.83%。计提了如此规模的信用减值,很容易让投资者联想到是不是其贷款资产质量方面出现了问题。
这一幕在一季报中再次出现了。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07%,与2023年末持平。关注类贷款余额为943.98亿元,较2023年末的844.49亿元增长近百亿元,占比亦由1.55%上升0.15个百分点至1.70%。而这一次该行计提了160.56亿元减值损失。但其不良贷款余额与2023年末相比,增加了9.29亿元,此种情况说明这个季度不良贷款增加了不少。
有业内人士表示,关注贷款大额上升,意味着后将面临较大的续减值压力,会对公司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在2023年的年报中,董事长吕家进提及,将发展零售业务作为“当务之急”。而零售业务中的信用卡业务是的不良率的“重灾区”,数据显示,该业务不良率是总体不良率1.07%的近3倍。
财报显示,2023年兴业银行累计发卡数量达到7139.55万张,同比增长了7.68%。新增发卡数量为509万张,比下降了22.87%。报告期内,交易金额累计达到2.32万亿元,同比下滑了16.23%。尽管发卡总数仍在增加,但交易活跃度却明显下降。
截至2023年,该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达4016.33亿元,较去年末下降了2.62个百分点。同时,信用卡逾期率为6.75%,较去年末下降了0.5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3.93%,较去年末下降了0.08个百分点。通过对比发现,兴业银行信卡不良率在上市股份行中排名首位。
此外,兴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投诉量也居高不下,对该行的口碑造成了不良影响。2023年兴业银行全年共收到356,498件投诉,其中有303,096件来自信用卡业务,占比高达85.02%。消费者的主要不满集中在债务催收方式和手段,引发的投诉高达191,933件,占比达53.84%。
03
频发二永债“挽救”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用来衡量银行的偿付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资本充足率越高,表示银行有更多的资本用于覆盖潜在风险。反之,资本充足率偏低则意味着该银行风险承受能力存在不足,且可能面临处罚和监管压力,甚至引发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二级市场股价下跌,资金流出等问题。
数据显示,2021年6月底,兴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为9.2%。在当年底,兴业银行专门发行了500亿元可转债,目的在于促使机构投资者转股用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由其大股东福建省财政厅带头,华夏人寿、浙江浙能、社保基金等机构参与。
兴业银行董事长在2022年年初的业绩说明会上信心十足的表态:“今年可转债转股我们和大股东充满信心”。然而,这仅是一厢情愿。真实情况却是,投资者对转股意愿没有多少热情。即便是到了2024年5月31日,仍有499.97亿元的兴业转债尚未转股,占比为99.99476%。而对于投资者们的问询,兴业银行高管的回答始终都是:“我行将争取在转股期内尽快实现转股”。
意味着兴业银行每年都要为这部转债支付相应的利息。这一条缓解资本充足率的“妙计”未能如愿。
通常的做法,银行还可以通过另外一条路径来提高资本充足率,发行“二永债”,“二永债”指的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
其中,二级资本债要求原始发行期限不低于5年,总期限绝大多数为10年和15年,临近到期时未赎回的债券票面利率可以进行调整以补偿投资者。永续债通常采用“5+N”模式,意味着发行人每隔5年有一次赎回权,持有人在5年后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回报。
2024年4月17日,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布公告。本期债券发行期限为5+N,发行额为200亿元。
4月24日,兴业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4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规模300亿元,票面利率2.39%。
5月22日,兴业银行再次公告宣布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2024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本期债券发行总额为300亿元,期限10年,第5年末附有前提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
来源:公司财报
财报显示,兴业银行2023年的资本充足率为13.8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29%。三个数据均为三年最低水平。2024年一季度以上数据再度下降,分别为13.35%、10.20%、9.04%。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然接近2021年6月的情况。
这就不难理解兴业银行频频发行“二永债”的原因了。
当然,以兴业银行的体量,发行二永债的难度不算太大。问题的重点在于二永债有着的赎回期限规定,流动性都很差。一旦到了赎回期,负债端压力会迅速增加,如果银行资金运转出现问题,则会选择对对期限较长的“二永债”进行低价抛售或者通过发行息率的新资本工具,通过新旧替换,才能有效减少税前税后支出。
如果兴业银行未来的业绩有所改善,资本充足率的问题还好解决一些;否则,处理起来的难度就更大了。
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在兴业银行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是兴业银行成立36周年,三十而立已成过去,四十不惑任重道远”。任重道远这个用词用的有些意味深长,兴业银行要想改变不妨先从内控、质量、口碑几个方面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