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后,开启“黑铁时代”的,除了房地产,或许还有银行。
毕竟近段时间房地产的频繁暴雷,会直接导致银行贷款坏账率直线上升。而且春节刚过,银行股就又掀起了一阵画风略显“诡异”的增持热潮。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在前不久的2月21日,某位兴业银行的高管,职权包含了旗下部分子公司、分行及总行部门的负责人,连带着自己的配偶和子女,以自愿的方式从二级市场收购了1693.29万股兴业银行股票。
考虑到成交期间的股价大概处于20.36-23.08元左右,这一轮高管自费进行的增持总金额,大概在3.45-3.91亿元的区间。
姑且不谈这位高管是如何拿出这么大一笔资金,又是否涉及到如今最敏感的税务问题。横向对比近些年来银行高管对自家银行的自费增持金额,这一笔超过3亿元的交易,几乎创下了同类行为的最高记录。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也在相同的时间发布了高管增持计划。只不过相比兴业银行的“霸道高管”,浙商银行由董事和高管共计7人联合成立的增持团队,总增持金额也不过500多万元而已,多少显得有些拘谨。
除此之外,渝农商行、重庆银行等部分上市银行,也都在年初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尽管多年以来,高管自费增持银行股票的行为并不罕见,尤其是2021年就有超过十几家商业银行的高管出手护盘,但在开年后短短两个月间就频繁发生了如此资金规模的增持计划,总能让人感受到一丝紧张的情绪。
因此,我们不得不问一句,以兴业银行为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究竟怎么了?
一、股价低迷收益率走低,兴业银行被房地产“带偏”?
其实从财报的角度来看,兴业银行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从2012年至2020年,兴业银行的归属净利润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而且根据目前最新公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兴业银行的归属净利润已经达到了640.4亿元,几乎快要和2020年第四季度的666.3亿元持平。
再加上2021年第三季度的总营收已经达到1640亿元,不出意外的话,2021年第四季度的营收数据也会高于2020年。甚至可以说,在兴业银行最新的财务报表中,字里行间几乎都写满了“增涨”二字。
唯独没有跟着上涨的,大概也只剩股价和更深层次的净资产收益率了。
整个2021年,兴业银行的股价整体都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其中在7月底8月初,甚至以5.51%的幅度一路跌破20元关口,最低跌至17.4元。尽管在2022年开年后,整体股价开始上扬,但在高低浮动较大的曲线面前,资本市场留给兴业银行的信心显然也并没有那么充足。
而且考虑到兴业银行的“霸道高管”,其增持计划是从1月13日开始,至2月18日结束。这一轮股价的上扬,显然也更多依赖于这笔超过3亿元的资金加持,来得快,自然也去得更快。
截至2月23日下午,兴业银行的股价已经从近5日最高值23.09元,以2.51%的跌幅回落至22.5元,距离最低值22.35元只差几步之遥。
在股价低迷的影响下,反应股东权益的指标,兴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在持续走低。从2012年开始,这项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效率、体现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能力、反应投资收益高低的数值,从26.65%直线下降至2020年的12.62%。
虽然202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有望结束持续下滑,恢复至2019年同时期的水准。但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黑铁时代”,作为与之联系深远的银行业,也有极大的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股价下滑的背后,表面来看,是存款增速严重下降,同时最基本的信贷业务一度“熄火”。毕竟在2021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通报兴业银行存在6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问题,一度造成其商业信誉流失,进而丢失许多储户和信贷客户的信任。
但是探究其根本,或许还是兴业银行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恶化,刻意减缓资产增长速度。
毕竟从2020年开始,疫情导致了居民消费水平下降,杠杆率久居高位的环境下,零售贷款的坏账率持续走高。同时房地产进入强监管时代后,房企和银行在“红线”的限制下,对公贷款也在不断收缩。
放慢整体资产增速、收缩贷款业务、增加债券投资理财,对任何一个理智的银行经营团队而言,都是最合理的做法。作为存活下去的代价,只要这样的情形多存在一天,兴业银行就可能多一天丢失市场信任,进而导致股价失控。
房地产在困境中越陷越深,毫无疑问是对银行业的雪上加霜。或许是发觉股市的反馈就要超出控制后,兴业银行才不得不推出一位“霸道高管”,试图以大手笔拯救股价于水火,并借以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
更糟糕的是,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没能摆脱这一状况。
二、商业银行保持稳健,投行业务压迫市场信心
为收益率所困扰的,似乎不仅只是兴业银行。
在2012年前后,大部分上市银行的收益率都保持在20%左右的范围,但到了2020年,这个数值早已降至12%以下的区间。
以兴业银行在内的中国六大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根据最新财务报表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招商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3.58%、华夏银行5.92%、中信银行8.33%、兴业银行11.05%、浦发银行7.25%、民生银行6.97%
作为可以直接反映经营情况的数据,对上市企业而言,最合理的净资产收益率应当维持在15%-39%之间。很显然,六大商业银行都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这些银行的股价也都在低位徘徊。而且无论是出于低价抄底的牟利性主动增持,还是因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而被动增持稳定股价,其中不少银行的高管都会不止一次,在各个时期选择出手“护盘”。
就比如浦发银行,从2018年至2021年,连续四年由高管出手以主动增持的方式进行“护盘”。其中最近的一次发生在去年7月,包括行长、副行长在内的多位高管,以428万元的总耗资买入了将近43.55万股。
已经上市的商业银行正在为股价低迷发愁的同时,还未上市的商业银行,似乎也开始受到了某种风气的冲击。
进入2022年以来的2个多月间,已经有厦门农商行、广东南海工商行、重庆三峡银行这3家银行,或主动撤回、或被中止审查,停止了上市的步伐。同时,今年正常排队拟IPO的银行数量降至9家,创下近年来的最低值。
相比于2021年近乎“井喷”的狂热,至少在开年的时间段内,商业银行对于IPO似乎表现出了不约而同的冷淡态度。对于在数据库中有着9万多条注册信息的商业银行而言,这种冷淡,似乎并不能让人感到心安。
与之相应的,在前不久银保监会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主要监管数据,商业银行的营收、利润、流动性水平都保持着稳健增长的状态。其中信贷资产的质量基本稳定,不良贷款余额为2.8万亿元,较上季末增长135亿元;不良贷款率1.73%,较上季末下降0.02%。
整体稳健的态势,似乎很难跟股价的低迷联系到一起。尤其是在监管部门的强监管干预下,长久以来始终困扰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不良贷款包袱,也正在得到有效控制。
如此的干预下,银行股价依然无法摆脱低迷,其原因,一来大概是受到陷入“黑铁时代”的房地产影响,逐渐丧失投资者的信心;二来,则或许是因为投行业务开始遭受全球性市场的排斥。
作为曾经金融业务鄙视链中最“高大上”业务,在经历过金融危机后,西方银行体系就在持续收缩投行业务。毕竟随着一级市场的越发不景气,投行业务的资金使用率极低,而且受市场波动影响极大,很容易产生亏损,在全球性银行大规模裁员风潮中,投行业务始终都是最优先被缩减的“累赘”。
在这种大环境下,还保有大量投行业务的中国商业银行,在转型至朝阳金融赛道之前,或许始终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尽管如此,但从整个资本市场来看,投资群体依旧看好那些低估值、高资产质量安全、有望转型成功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在稳健的发展态势面前,商业银行距离翻身的那天,或许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