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益标准10月26日发布2021年第3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兴业银行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综合理财能力位居榜首,发行能力、收益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投资者服务体系、信息披露规范性位于全国前五。这也是兴业银行连续第16个季度综合理财能力蝉联榜首。
报告显示,3季度,全市场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存续数量53652款,较2021年2季度减少375款,环比下降0.69%;平均存续数量为173款,与上季度持平;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估计为26.93万亿元,环比上升5.98%。
综合理财能力排名
2021年3季度,全国性商业银行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兴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和中国银行。
2021年3季度,兴业银行表现突出,发行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和信息披露规范性得分均位列单项第二,收益能力和投资者服务体系得分也均位于全国性银行前列,各项表现突出,使得其综合理财能力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一位;中国工商银行发行能力和投资者服务体系得分均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一,运营管理和信息披露规范性等项得分也均位于全国性银行前五,综合各项助其登上3季度全国性银行理财能力排名的第二位;中信银行投资者服务体系得分位列全国性银行第二,运营管理能力得分位列全国性银行第三位,其他各项排名也均位列全国性银行前六名,故其综合排名位列全国性银行第三。
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全国性的银行中,国有行仅有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上榜,股份行综合理财能力表现亮眼。随着理财子公司的加速发展,全国性银行理财子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投研能力、加速推出创新产品、构建多元产品体系、完善营销渠道建设,并协同母行发展战略构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战略。
分类指标测度
1
发行能力排名
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2021年3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能力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中国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3季度全国性银行(包括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18940款,存续规模约为20.42万亿元。其中,国有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款数为9056款,存续规模约为9.37万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款数为9884款,存续规模约为11.05万亿元。
在2021年3季度的发行能力排名中,中国工商银行的非保本理财存续总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增速得分较高,同时营销渠道完备,因而其发行能力总得分在全国性银行中排名第一位;兴业银行的非保本理财存续总规模和净值型产品规模均位居行业领先水平,叠加较高的净值转型程度和完善的营销渠道建设,其发行能力总得分在全国性银行中排名第二位;中国银行净值产品存续规模增速位居全国性银行前列,同时营销渠道建设方面表现不俗,故其发行能力总得分处于全国性银行第三位。
2
收益能力排名
在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渤海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
渤海银行预期收益型和净值型理财综合素质突出,加权超额收益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首位,星级产品数量尚可,综合看其收益能力总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一位;华夏银行拥有较多数量星级产品,星级产品评定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前列,同时加权超额收益得分不低,综合来看3季度收益能力总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二位;中国光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加权超额收益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二,星级产品评定得分也位居全国性银行前列,综合各项使其收益能力总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三位。
3
运营管理能力排名
2021年3季度,全国性商业银行中,运营管理能力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
运营管理能力得分计算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为风险管理措施及风控成果、中后台运营情况及理财子公司设立情况(加分项)。从3季度运营管理能力情况来看,全国性银行运营能力较强。当前绝大多数全国性银行都已经成立理财子公司,在此过程中,全国性银行逐步强化风控流程及手段、完善管理团队并提高金融科技应用程度,运营管理能力表现良好。
4
投资者服务体系排名
2021年3季度,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投资者服务体系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和中国银行。
随着行业转型深入推进,银行理财业务的投资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提升,特别是全国性银行,综合实力较强,转型推进步伐较快,其投资者服务体系改善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理财产品类型逐步丰富,投资门槛多样,有针对高净值客户开发专属产品,产品流动性设置多样,创新推出最短持有期等产品,以便投资者根据使用资金状况,合理开展投资。
5
信息披露规范性排名
2021年3季度,全国性商业银行中,信息披露规范性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华夏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
3季度全国性银行信息披露总体平均分为10.82分,较2季度有所提高。当前全国性银行存续老产品逐步清退,信息披露较为规范的净值产品占比逐步提升,且随着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全国性银行信息披露质量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