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并不是终点,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起点。”
6月9日,伴随着铜锣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集团”)旗下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物流”,601156.SH)顺利上市,并由此成为“航空混改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为激发员工积极性,东航物流实现了员工持股上的突破。据披露,共有169名东航物流员工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天津睿远持有东航物流10%股份,出资额为4.1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东航物流四位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部分资金是通过向独立第三方融资机构贷款方式出资,贷款期限为9年,最高贷款金额为3078万元,还有三人以自有房产进行抵押担保。
“公司发展计划及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保障。”东航物流方面向记者表示,“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本次上市,将进一步开拓公司直接融资的渠道,首发募集资金将较大程度地改善公司的资金状况,支持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增强公司整体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混改“三步走”攻克两难题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企业,东航物流在上海虹桥和浦东机场设有运营基地,拥有6个近机坪货站、1个货运中转站及海关监管仓,总面积达125万平方米,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末,东航物流在全国范围内拥有17个自营货站,构建起了布局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体系;东航物流旗下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货航”)拥有10架货机和725架客机货运资源,航线网络通达全球170个国家的1036个目的地。
2016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进在7个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点领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东航物流成为全国首批、民航首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
此后,东航集团制定了“三步走”战略,以推进东航物流混改进程:第一步是股权转让,将东航物流从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航”,600115.SH)的体系内脱离出来,专注于经营航空物流产业;第二步是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开展核心员工持股计划;第三步是改制上市,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企业上市。
回顾“三步走”混改历程,东航物流董事、总经理李九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混改难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东航物流从上市公司剥离,其二是东航物流的客机腹舱业务涉及与中国东航的关联交易问题。
据了解,2016年11月,中国东航与东航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东航产投签署《东航物流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其持有的东航物流100%股权。此后的2017年6月,东航物流通过产权交易所成功引入了多家投资者,并同步实施核心员工持股,由此实现了股权多元化。
据李九鹏此前介绍,在混改过程中,东航物流曾与近100家企业有过接触,最终选择了真正能够实现协同发展的公司作为战略投资人。
在改制上市阶段,东航物流于2018年12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2019年6月,公司正式向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并于2021年3月11日通过证监会发审会审核,5月7日获得证监会核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混改“三步走”正式完成。
“公司完成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决策机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以混改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东航物流方面表示,几年来,公司推动业务链条持续向两端延伸,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解决方案、同业项目供应链、航空特货解决方案和产地直达解决方案服务等新兴业务。
169名核心员工出资持股
在此次混改中,备受外界关注的是东航物流通过引入联想控股等新股东并实现了核心员工持股,实现了股权多元化。
据招股书披露,从东航物流股东结构来看,此次发行前东航产投持股45%,联想控股、珠海普东物流、德邦股份、绿地投资公司和联想控股关联方北京君联分别持股20.1%、10%、5%、5%、4.9%。其中,绿地投资公司为财务投资人。此外,核心员工持股平台天津睿远持股10%。
对于在混改中引进联想控股作为第二大股东的原因,李九鹏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东航物流而言,混改并无先例,是一个全新的学习过程。而联想控股走过的路径其实就是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之路。所以,选择联想控股,实际上是希望学到相关经验。”
宏大的目标离不开员工的支撑。为激发员工积极性,在此次混改中,东航物流实现了员工持股上的突破。据披露,共有169名东航物流核心员工通过天津睿远持有东航物流10%股份,出资额为4.1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持股的核心员工分为三批,第三批持股员工占比最大,共有133人,出资价格为3.78元/股。股份数量共分为八档。第二档主要集中在东航物流分公司总经理和全资子公司中货航的部门总经理级别,持股数量为36.07万股/人;占比最大的第八档持股员工共105人,持股数量为6.07万股/人,包含飞行师、东航物流多部门经理级别员工等。
从持股结构来看,东航物流6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间接持股比例为3.12%。记者注意到,东航物流四位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部分资金是通过向独立第三方融资机构贷款方式出资,贷款期限为9年,最高贷款金额为3078万元,还有三人以自有房产进行抵押担保。
关于核心员工持股带来的影响,东航物流方面向记者表示,一方面可以将员工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将员工的长期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留住优秀人才,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运价回调或冲击业绩
招股书显示,东航物流此次IPO募资总额约为25.04亿元,预计募资净额约为24.06亿元,用于浦东综合航空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全网货站升级改造项目、备用发动机购置项目、信息化升级及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其中,用于浦东综合航空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的募资资金为10.72亿元。
致力于混改并成功上市背后,东航物流希望可以实现比肩FedEx、DHL和UPS的世界一流航空物流国家队的目标。东航物流方面表示,通过此次混改,公司打造了“大数据+干线运输+现代仓储+落地配”的新型商业模式。
据了解,东航物流目前拥有航空速运、地面综合服务和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板块,将“三步走”战略模型作为未来五年至十年发展路径和实施步骤的基础,即快运输-快物流-快供应链平台进化链路。
中货航是“三步走”中快运输服务的提供者,也是东航物流核心业务航空速运中的全货机运输和客机货运业务的经营主体。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东航物流营业收入为151.1亿元,增幅为33.77%;而贡献59.83%毛利总额的全货机运输,毛利率从2019年的6.02%跃升至43.07%。
据披露,全货机运输毛利的增长得益于疫情之下运力紧缺带来运价的上升。此外,记者统计发现,2020年东航物流航油采购均价大幅降低,也为东航物流带来了约5.45亿元的毛利。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运价、航油采购均价的恢复,东航物流将如何应对业绩的变化?对此,东航物流方面向记者表示,公司将通过深化新兴业务布局,提升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业务规模;推进航空物流中心建设、升级改造全网货站,扩大地面综合服务业务规模;进一步丰富航线网络三大措施应对。
国信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2020~2021年东航物流业绩大放异彩,主要是疫情扰动全球供应链,跨国航班大幅减少导致腹舱运力不足带来的运价大幅提升,但随着全球互联互通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重启,航空货运运价水平大概率出现一定回落,公司业绩届时可能存在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