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赛力斯(60112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卖的越多,亏的越惨!赛力斯这碗水,张兴海还能端平吗?(二)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3-05  赛力斯内幕信息

来源 :网易2023-03-05

  八卦天天有,这回轮到赛力斯。

  

  前不久,赛力斯发布的某张海报上,赫然换上了新的LOGO。一时之间,诸如“赛力斯即将沦为代工厂”、“张兴海要被抛弃了”之类的言论甚嚣尘上。

  对于传言,官方最终统统予以否认。

  

  上一次坊间对赛力斯的重仓“看空”,还是在中保研的那场测试上:几近折断的A柱,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强烈Diss。

  脱胎于C-NCAP 2021安全设计标准,说好要“超越百万级豪车”,原来只是走肾不走心?好嘛,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一片讨伐声里,所谓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工程师”出面澄清,期间甚至还把理想ONE(参数丨图片)、小鹏P5和奥迪Q5L拉下水,但群众的怒火依旧难平。

  有车主调侃:“原本以为赛力斯SF5已经是最嫩的一波韭菜,没想到,冤种竟是我自己”。

  张兴海何尝不是那么想的呢?之前好歹还能从合作造车的概念里受益,但自从不再被“独宠”,赛力斯越来越像一块垫脚石。既然两个品牌两条心,赛力斯未来被抛弃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自始至终,赛力斯都“忠心耿耿”。

  

  张兴海其实也能知足了,在抱上大腿前,赛力斯只是nobody,不仅销量低迷,就连在股票市场都不受待见。最落魄时,赛力斯的股价一度跌到8元以下,跌幅超过80%。直到2020年11月,大盘里的绿线变成了红线,而赛力斯的股价最终飙升到83.83元,上涨8.8倍之多。

  虽然谈不上“强强联合”,但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份,就算最后真的被下了“休书”,张兴海应该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不过,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讲的,抱大腿这三年里,赛力斯大约亏了70亿左右,而从趋势来看,亏损额度是呈直线上升的。换句话来说,赛力斯的产品卖得越好,亏损额度就越大。

  

  有点违反常理是吧?

  亏损的一大原因,我之前说过,是赛力斯早些年在基建方面的投入,这里我想再补充一点——毛利率。

  过去三年,赛力斯的毛利率一直不算高,均值是个位数水平,这个成绩相比友商弱了太多。戏剧的是,在合作造车之前,赛力斯的毛利率反而能保持在17%以上,你说是不是很狗血?

  之所以数据倒挂,跟合作造车模式有很大关系。坊间传言,合作造车模式下,赛力斯与合作方的分成比例为9:1,被分掉的那部分利润,或许正是压垮毛利率的最重一根稻草。

  

  但即便毛利率维持在17%,依旧还是太低,对比特斯拉的成绩(30.5%),赛力斯只有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份。

  过低的毛利率,导致赛力斯出现了销量与经营成本不匹配的现象,其实这也是造车新势力的通病。如果你把赛力斯前期的显性投入加进来,会发现后期卖车填补的这些亏空,某种程度上是个无底洞。

  

  当然了,这不足以解释为什么“产品卖得越好,亏损额度就越大”,还需要额外引入一个概念:隐性成本。

  赛力斯不是新势力里唯一一家盈利能力差的,隔壁的蔚来、小鹏、威马、哪吒等盈利能力也没好到哪里去,网上有一种论调:新势力里除了特斯拉,基本都处于“越卖越亏”的状态。

  以特斯拉举例,马斯克前期在工厂、研发、渠道、人员、采购等方面同样是下了血本的,也就是说不管赛力斯还是蔚来、小鹏、威马、哪吒,大家走的路都一样,张兴海遇到的困境,马斯克当年也遇到过。

  

  后来特斯拉是怎么扭亏为盈的?

  很多原因,比如毛利率保持在高位、先发优势、上海超级工厂落地、服务等,尤其是服务,马斯克在一开始就是走软件销售模式,车卖得越多,FSD就越有发展空间。

  国内这些新势力则不同,几乎都在扎堆往硬件销售模式下重注,这是一把双刃剑,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品牌为了在市场立足都很难做到显著的降本增效,这一点李斌应该最有发言权。

  

  赛力斯也是一样,既然要堆砌豪华属性,前期势必要在很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花钱,比如销售服务费、广告宣传费用、人员培训、门店建设拓展、展示场地等,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好消息是,合作造车模式降低了赛力斯获取线下流量的门槛,而昔日的新能源车王者北汽蓝谷,用实际表现证明了“自产自销”这条路有多难走。

  坏消息是,根据披露的财报,赛力斯2022年的销售费用超过30.83亿元,同比增长3倍有余。而在研发费用方面,赛力斯2022年的开销大约在9.06亿元左右。

  

  这,就是重仓服务模式的一大硬伤。

  延伸来看,这种做法也很容易让车企的底牌提前暴露,毕竟随之而来的一定是产品价格、配置、续航、尺寸、定位的开头到顶,品牌未来想要再推翻市场固有印象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类似小鹏G9这样的,科技感、用料都是Top级别,何小鹏要进一步Upgrade,困难只会多不会少。

  

  可以这么说,国内造车新势力难以构建一套良性盈利体系,车卖得多,盘子也大,但仍旧停留在基础层面无法向上蜕变。这时候,如果产品利润还不高的话,品牌未来想要继续在核心方面降本增效,也就更难了。

  赛力斯会越卖越亏,属实是环环相扣的结果。

  

  更坏的一个消息是,年初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一轮降价潮,对毛利率本来就不高的赛力斯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

  这轮集体行动里,特斯拉发挥了带头作用,马斯克价格屠刀一落地,所有新势力都要抖三抖。根据小道消息,特斯拉下一代平台的生产成本估计还会降低50%。可以预见,Model 3跌破18万指日可待。

  不知道此情此景,张兴海该作何感想?

  

  而最致命的,是国产“一哥”比亚迪新晋发布的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直接将起售价拉到了10万以下,这基本直接击穿了10万级混动产品的“马奇诺防线”,赛力斯的销量自然也会被影响。

  比亚迪今年的销量目标是“挑战400万辆”,为了达到目的,不排除接下来“一哥”连续降价的可能。

  张兴海或许只想问一句:你们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2023年,迎接赛力斯的将会是刺刀见红的比拼,也将会是“四女共侍一夫”的尴尬局面。随着新一代智选车型的推出,未来江淮、北汽以及奇瑞都将和赛力斯共抱一条大腿,这也将导致赛力斯的线下流量被截胡。张兴海未必赢,但肯定输。

  明明说好天长地久,你却背着我偷偷聊骚?

  至此,你应该能明白为什么赛力斯会选择另觅“新欢”了吧。不出意外,速腾聚创、赣锋锂电与赛力斯的定点合作车型将会在今年量产上市。赛力斯的今天,或许就会是阿维塔的明天。

  

  江湖车评:

  偷偷讲一个未被证实的信息:赛力斯高层曾经希望自家品牌能被收购。这或许是出于品牌稳固发展的考虑,但对消费者来说,却多少有点“被卖”的味道。赛力斯不一定会成为“弃子”,但提前做好最坏打算,也没什么不好。年逾花甲的张兴海,似乎越来越能明白尹同跃的烦恼,如何逆势突围,这是两位老大哥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2022年过去了,张兴海想必很怀念它。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