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车质网2022-06-14
近日,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其提供的60亿元授信,主要用于小康股份及其关联方融资、汽车消费金融、供应链融资等。
无独有偶,小康股份今年1月26日推出的71亿元定增预案也于授信协议签署当日通过。
6月10日,小康股份公告显示,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约1.63亿股新股,有效期12个月。
根据预案,定增拟募资不超过71.3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电动化车型开发及产品平台技术升级项目、工厂智能化升级与电驱产线建设项目、用户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各项投入额分别为43.1亿元、6.1亿元、2.1亿元和20亿元。
去年6月底,小康股份也完成了一笔总额为25.9亿元的定增,资金主要用于SERES(赛力斯)智能网联新能源系列车型开发及产品技术升级项目、营销渠道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2021年3月,小康股份正式官宣与华为达成合作关系。从赛力斯SF5华为智选版,到问界M5,从万众期待到表现欠佳,再到火速推新,小康股份旗下原本籍籍无名的新能源品牌赛力斯看起来正在迎来“翻身之战”。
问界M5在5月的交付量达到5006台,环比上涨54.27%。“87天累计交付破万”“创新品牌单款车型交付破万最快记录”……AITO的欣喜几乎溢于言表。
小康股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由此首次超过燃油车,达到10452辆,同比暴涨244.04%。
“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是公司今后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的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小康智能生态战略转型的核心立足点。”小康股份轮值董事长张正萍在今年履新之后发布的第一封内部信中表示,并且将新能源转型称之为小康股份的“第三次创业”。
作为历经行业变迁至今的新势力“前辈”,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更新了造车门槛的观点,从几年前的200亿翻番提高至400亿。
“我觉得汽车行业的门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很多,今天可能和几年前相比又不太一样。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我觉得研发、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投入,门槛其实变得更高了。”
试图通过第三次创业将小康股份“从传统汽车生产商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智能汽车品牌企业”,张正萍也在经历李斌、李想们走过的路。
2016年上市之后,小康股份的继续募资规模并不算大:上市当年申请定增失败次年开始发行15亿可转债,此后并无别的融资动作,直到2021年6月,再次定增募资近26亿元。
今年一季度,小康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扩大57.41%至8.39亿元,小康股份方面表示,主要是由于赛力斯加大产品研发投入、赛力斯营销渠道建设费及销售服务费增加、公司研发及生产人员增加。
2021年,小康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67.18亿元,同比上涨16.89%,净亏损同比扩大5.51%至18.24亿元。
张正萍在内部信中曾透露,小康股份6年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100亿,即便全然将其归入新能源技术投入,这也仅达到了所谓“400亿”门槛的1/4。
不过,与其他的“创二代”相比,小康股份自身的燃油车业务对于新能源转型的支撑有限;更重要的是,深度合作伙伴华为的最终路径大概率仍会指向造车。那么,一再重申“不是代工厂,也不做代工厂”的小康股份,变被动为主动的机会窗口还能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