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中国化学党委召开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宣讲报告会。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化学党委书记、董事长莫鼎革在宣讲中强调,要抓好“六个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开创中国化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化学微信公众号推出聚焦研发创新、经营开发、生产运营、精益管理、安全固本、党建赋能六个主题宣传专栏,全面反映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情况,持续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扩大中国化学影响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本期为大家分享的是《聚焦经营开发|带着细致去“狂飙”——中国化学六公司乌兹别克斯坦项目以优质服务开辟海外业务“新赛道”》。
带着细致去“狂飙”
——中国化学六公司乌兹别克斯坦项目以优质服务开辟海外业务“新赛道”
当地时间4月3日,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公司”)所属设计研究院采购工程师董伟红、管道工程师戴余余两人,顺利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年产12000吨氯化铵项目现场,开展为期数月的技术指导。
建设中的乌兹别克项目年产12000吨氯化铵项目
项目经理(工艺专业主任工程师)胡毅很是感慨:从最初采购材料被质疑,到去年交付的材料顺利搭乘中欧班列出发,再到现在被印度客户花钱请去乌兹项目做增值服务,这让他们对未来拓宽海外中亚地区业务充满了信心。
以热情服务打开客户信任之门
六公司在乌承建项目荣获“鲁班奖”
早在2022年,六公司在乌承建的“一带一路”项目——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PVC、烧碱、甲醇生产综合体项目就曾获得过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但作为设计方独立向客户提供项目的设备、材料采购与设计服务,还是第一次。
起初,客户认为按照印度标准选材即可,对胡毅主导的项目材料材质变更申请非常费解,也因国标不同,质疑这支队伍的眼光和专业性。
考虑到项目长期运营安全性、采用世界领先且性价比高的中国材料更符合客户利益,胡毅试着换个思路说服客户,从新选材料的化学式、发展史入手,用案例和数据让客户了解中国新材料、新材质在世界行业里的领先优势。为快速理解客户需求并反馈,胡毅边学习英语,边利用远程交流机会练兵;管道工程师兼项目翻译胡光坚持用印度英语“磨耳朵”、用印度文化“练眼睛”,力图变语言和文化差异为团队服务优势。很快,印度客户同意选中国材料,也理解了这支团队的良苦用心,毕竟大家目的一致,那就是让项目更快更优建成。
经历此事后,胡毅和同事们达成一项共识:虽然项目工期紧张,但不能随着惯性蒙眼“狂飙”。
以巧思巧想筑牢合格产品之基
他们站在外国客户的角度,细化服务流程,增加汇报频次与深度,介绍问题和思路时也多一些横向纵向对比。短期看,这样细致的沟通让准备工作量激增;随着越来越紧密的交流,这种沟通不仅让项目进度高歌猛进,还成为设计创优、成本更佳的催化剂。
乌兹别克斯坦年产1.2万吨氯化铵项目设备完成交付
例如工业氯化铵EP项目关键环节——氨气和盐酸反应工艺流程中,这支团队的设计组根据客户需求,开发设计了一种无电耗、低成本的管孔式分布器,让气氨在液相中均匀分布,强化反应同时有效降低常规设计带来的设备密封处易磨损、易腐蚀失效的安全风险,也提升了气体材料利用率。
此外,他们还在增加回收和循环利用反应部分逃逸氨上下功夫。普通吸收氨气的设计是增加大通量填料吸收塔,但客户表示吸收塔会在大量常规操作期“空转”,所以设计组设计了新微负压式喷射器并优化了喷射器。经测算,新方法提升了特殊情况下的氨气大量逃逸吸收效率,也可满足常规作业时间的正常需求,降低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此外氯化铵的蒸发环节降低了40%的蒸汽消耗,也因操作温度由120℃降低到100℃,减少了材料成本。
以阳光心态扬起项目冲刺之帆
在胡毅看来,有允许试错的领导和遇事理性协作的良好风气在,也是效率提升的催化剂。
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作交流
一次,采购组的毕志国发现同事因开标结果不佳而焦虑,便主动接手调研,向领导汇报难点并提议组织技术研讨会;设计院领导及时协调团队支持他组织实践,助力他推广自编的采购流程指导书。像毕志国这样经验丰富,但又十分注重与后辈沟通方法的同事还有很多,他们让工作压力尽可能地释放在户外骑行、公益活动等兴趣里,而不是对待后辈的态度中。各业务口干部也主动担当,巧用培训、谈心谈话、组织公益和文娱活动等方式,为大家鼓足精神,做好提升和解压。这些力量,助力项目团队4个月内完成该项目50个材料包的采购急难任务。
这支团队在思考工作时理性如冰,不断拿出超出客户预期的好点子;在服务客户和团队协作时热情似火,带着项目进度一路狂飙到终点。
作为信任与回馈,印度客户不仅向六公司发来感谢信,还专程到湖北襄阳向公司表达深化合作和交流的意愿。
从潘帕斯高原到非洲大陆、从东南亚到西伯利亚,六公司累计在海外已建、在建各类项目200余个,跻身全球化工基建领域第一梯队。
启航新征程,六公司将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思维,科学分析研判海外市场和在建项目,围绕“市场开拓拿项目、强化底线抓管理”,全面提升海外经营管理水平,为海外交付更多“国家地标”“民生工程”,持续做大海外市场增量,不断开拓新市场、提升海外收益水平,为中国化学加快打造“两商”、争创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