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化新网2023-10-23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最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之一,在开展工程建设的同时一直重视履行社会责任。“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化学更加有意识地将践行ESG理念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之中,通过ESG管理助力“一带一路”沿线业务拓展。
大项目建设繁荣当地经济
中国化学深耕国际市场,海外市场是中国化学的三大业务支柱之一,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了7万多套工业装置,海外业务占比30%以上,稳居全球油气服务领域承包商首位,建成了一批高质量、标志性的典型代表项目。
中国化学深耕俄罗斯市场,承揽超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习近平主席见证签约的180万吨/年天然气制甲醇项目是全球单系列最大的天然气制甲醇装置,“千亿大单”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项目创造了“3项之最”——全球最大乙烯一体化项目、全球石化领域单个合同额最大项目、中国企业“走出去”签订合同额最大的项目。公司承建的尼日利亚丹格特炼油项目,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炼油厂。
这一批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力带动并促进了所在国家、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实现了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与激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共商共建、共赢共享。
高质量工程书写“中国样本”
中国化学承建的大部分是石油化工类项目。为消除邻避效应,中国化学从源头上做好本质环境保护,开展绿色研发、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绿色生产,在设计、施工、运营中贯彻全过程绿色发展理念,保证了项目建设全部符合最严苛的环保建造标准。
同时,中国化学把中国先进的技术和标准引进过去,提升所在国家地区工业化水平,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提供了“中国样本”。
中国化学承建的印尼巨港电站项目,是中国企业首次以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方式运作境外电站项目,从建设到运营30年来未发生生态环保和安全事故,对当地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得到了印尼总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中国化学建设的印尼爪哇岛燃煤电站不仅提前实现了并网发电,而且在2018年印尼大海啸灾难中成为爪哇省唯一坚持运行的电站,犹如一座灯塔,给灾难中的城市输送了光明,被当地人民亲切称为“光明使者”。
属地化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中国化学大力实施属地化、本土化经营,积极为所在国家地区税收增长、就业扩大、人才培养等创造更多机会、发挥积极作用。据介绍,目前,中国化学承揽的重点项目实现本土化用工占比高达80%,海外聘用属地化管理人员超过5000人,每年带动外籍劳工就业超10万人,累计为所在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1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显著提升当地民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中国化学优先采购物资和服务,深入对接当地企业,将设备、材料、劳工服务本土化采购做到最大化,纳入到公司分包商、供应商管理体系和合格名录内。所承建的哈萨克斯坦IPCI项目是该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化工项目,也是中哈产能合作的重要成果。该项目先后有300多家当地工程分包商和劳务分包公司为项目提供工程服务和劳务服务,与当地服务商、分包商、供货商签署合同高达400份,创造了约2000个就业岗位,聘用当地员工1600多人,有力带动了一批本土企业发展,让当地企业和人民切实感受到了发展机遇。哈总统托卡耶夫亲自出席项目投产仪式,对项目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化学坚持优先使用本土人员,为当地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让当地民众切实感受到中国企业带来的发展温度。同时,该公司加强技能培训,开展专业技能测试、举办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调派专家“手把手”培养特殊技术工种,实行“班级制”管理培训,让当地民众掌握一技之长、切实感受到了发展希望。
跨文化交流实现互联互通
中国化学坚持合规经营,严格遵守国际规则标准和项目所在国家地区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业主、社会民众建立了良好合作;完善、优化相应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健全海外业务合规管理及合规风险管控机制,对海外风险及时研判,严守境外依法合规经营底线,做到合法管理、有法可依,提升了当地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认同度,成为所在国政府和人民值得信赖的伙伴。
中国化学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特别是尊重业务所在地文化风俗,与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代表等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沟通机制,组织中外文化交流会、中国文化节、文体比赛、设立“中国书架”等活动。同时,公司每年开展优秀外籍员工表彰,文艺汇演专门邀请外籍员工参加,增强了文化交流互融,把中国发展故事讲到了国外、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到了国外。
此外,中国化学还积极投身当地公益事业。如帮助项目所在地建设羽毛球馆、游乐场所,修缮电网、排水设施等;主动参与土耳其抗震救援;助力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先后向20多个国家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合作伙伴捐赠善款和防疫物资……这些举措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和政府的赞赏,公司员工也与沿线国家民众成为好朋友、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