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机构之家2024-10-19
10月18日,证监会发布对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管投行业务的高管刘乃生采取监管谈话措施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根据公开资料,刘乃生于2006年3月加入中信建投,自2014年1月起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自2021年1月起担任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自2024年7月起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
图片人物系刘乃生
投行业务违规频繁,合规管理亟待加强
证监会此次对中信建投及其分管投行高管刘乃生采取监管谈话措施,主要针对中信建投在投行业务中存在的多项违规行为。具体而言,中信建投在部分项目中尽职调查不充分,未有效督促发行人做好募集资金专户管理,内核未充分关注项目风险,对外披露招股说明书实质修改后内控未再次审批等问题,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这些问题反映出中信建投投行业务在尽职调查、内部审核等多个环节暴露出合规管理的缺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中信建投今年首次收到监管罚单。
机构之家根据新浪财经资料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中信建投及其相关人员就已收到26张罚单,这一数字相较于2023年全年的7张罚单,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而更令人唏嘘的是,今年收到的26张罚单中有22张与投行业务相关,占比高达84.62%。
深究中信建投投行业务的合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司的内控机制不健全,在项目风险把控、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这表明公司在制度设计和执行层面可能存在漏洞。
其次,尽职调查工作不到位,多次被指出对发行人的财务数据、业务情况、关联交易等核查不充分,反映出公司在项目承做过程中可能存在急于求成、疏于核查的问题。
最后,作为投行业务的核心力量,保荐代表人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券商投行业务的竞争力。然而中信建投却有不少保代被列入保荐人C类(处罚处分类)、D类(暂停业务类)的情况。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的保荐人分类名单显示,中信建投有22名保荐代表人被分类为C类,其中16人是在2024年被列入的。此外,截至10月18日中证协网站披露的14名D类保代中,中信建投就占据了3个,分别是刘能清、邱荣辉和汪家胜。
投行业务业绩下滑,市场竞争力面临考验
除了合规问题,中信建投的投行业务近年来在市场表现上也不尽如人意。自2021年1月刘乃生担任投资银行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以来,中信建投的投行业务陷入了增长困境。
2021年,也就是刘乃生上任的第一年,中信建投投资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滑3.85%,而同期行业平均增幅为5.67%。这一数据表明,刘乃生在主管投行业务的开局之年,业绩表现并不理想。2022年,凭借头部券商的优势,中信建投的投行业务有所回暖,投资银行手续费收入同比上升5.2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8.61%)。
图片系2021年至2024年中报期间中信建投与行业整体投行业务收入增长率情况
然而,这种增长势头并未持续。2023年,在整体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中信建投的投行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9%,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到了2024年上半年,情况进一步恶化。在融资收紧、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中信建投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大幅下滑61.76%,远超行业平均40.74%的降幅。
中信建投投行业务的业绩波动与其合规问题似乎存在某种关联。在业绩下滑的压力下,公司可能在项目承接和执行过程中放松了风险把控,导致违规事件频发。
然而,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投行项目质量把控是投行业务的重要竞争力之一。而从中信建投近年来的项目撤否率来看,其项目质量正面临严峻挑战。2021年至2023年,中信建投的项目撤否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分别为9.86%、9.18%和14.20%。然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中信建投的撤否率骤然飙升至36.84%,这一数字远高于往年水平。
图片系中信建投撤否率情况
项目被撤否意味着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无法转化为实际收益,直接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频繁的项目撤否也会损害券商在市场中的专业形象,可能导致优质客户流失。此外,高撤否率容易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增加公司被处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