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隆基绿能(60101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PN之争不再重要?实探光伏唯一灯塔工厂,隆基绿能定义行业“智造”新维度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5-28  隆基绿能内幕信息

来源 :时代周报2024-05-28

  衡量一家实业公司的制造水平,最好的评价是灯塔工厂。

  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由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与管理咨询巨头麦肯锡合作开展遴选。目前,全球灯塔工厂共有153座,中国的62座灯塔工厂占比约40%。

  浙江嘉兴这座城市有着独特历史意义,隆基绿能的灯塔工厂便坐落于此。时代周报记者来到嘉兴一期,浅灰色厂房与隆基绿能对外界展示的形象一致,“LONGi”的品牌标识在厂房随处可见。

  

  隆基绿能嘉兴灯塔工厂大楼。时代周报记者摄。

  灯塔工厂的背后是工业4.0技术应用的实践,代表着当前全球智能制造的最高水平。

  2023年12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最新一批“灯塔网络”名单,隆基绿能嘉兴基地是全球光伏行业唯一入围工厂。在中国的灯塔工厂中,新能源行业从来都不会缺席。中国新能源第一梯队的竞争力构成,智能制造是其中的关键。

  但今年以来,光伏板块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作为龙头的隆基绿能更是被推往浪尖。

  在时代周报记者参观嘉兴工厂的前一天,隆基绿能股价5月22日大涨6.89%,成交量大幅放大,最终报收19.56元/股。这种幅度的涨幅在整个2024年也只出现过3次。虽然股价波动不代表企业的实际水平,但却隐含着资金的预期,市场对光伏龙头的预期似乎静静地回归。

  已拥有光伏行业高制造水平的隆基绿能,何时才能重回巅峰?

  定义光伏智能制造的新维度

  5月23日,隆基绿能嘉兴基地迎来了自获评灯塔工厂后的首个开放日。

  “我们去年光伏行业唯一一个也是第一个灯塔工厂的奖项就给到了隆基,我当时在场也是非常自豪,会想起大概一年多以前,刚开始做灯塔工厂策划时的一些讨论内容。”隆基绿能副总裁张海濛说。

  张海濛对于灯塔工厂最初的理解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在工业生产中间的应用,甚至不清楚这与光伏行业有什么关系、对业务有什么帮助。“花了一段时间才找到一点感觉,我们确实进入到客户导向的时代。”他说。

  过去,隆基绿能的发展思路停留在“技术研发提高光伏转换效率”,核心关注点是如何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去解决光伏发电的最大痛点。但对于如何通过组件去满足客户的多方面要求,反而没有及时跟上。

  “转换效率每次提升都是一点点,但客户的要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张海濛说,“客户说,你这家的转换效率比它高了0.5%,但我这边的环境比较湿热,衰减程度超过了0.5%的提升。又或者说,我这边的面积小,你要给我做一个小组件,可以在积雪积灰或平放时,不要影响发电效率。”

  效率优先是基础,需求多元化的趋势肉眼可见。如同每一个制造产品的最终道路都是个性化一样,完全统一标准化的产品越来越难以在行业中立足,反而贴合各地气候环境、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更容易得到客户青睐。这对于一家企业制造能力的要求是极高的,难度就在于如何制造客户所需要的不同产品。

  智能制造、柔性生产是解决个性化生产问题的必需项。

  时代周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隆基绿能灯塔工厂对外展示了数个智能制造能力,分别是AI智能分配电池片、自动柔性化生产、全流程AI质检、端到端交付体系。工业机械臂、用于运输的机器人随处可见,制作、运输几乎都由机器人包办。

  在工厂的中央智能复判室中,有专业的工人实时监控产品质量。据工厂内工作人员介绍,AI质检已可实现每18秒12个电池串的异常识别,同时精准追溯到源头,包括生产这块异常产品的每一个环节。与此同时,AI会快速生成解决方案发送给负责人,熟练工人如果能够给出不同于AI的新解决方案,也会被AI存储学习。

  智能制造不代表完全剥离人力资源的使用。

  在灯塔工厂内,隆基绿能打造了一套智能人力管理系统,被称为隆基智造模式的“底座”。它将工人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和工种,根据产线需要自动进行排期。新老员工和“全能型”的员工按不同颜色进行区别,保证了产线在缺员时能够快速调度人员填补需求。

  据隆基绿能提供的数据,灯塔工厂建设了超过30项数字化用例,产品品质可靠性方面提升了43%,产品生产交付周期缩短了84%,基地整体的单位能耗降低了20%。同时,每个客户订单变得可视化,客户在下单后能够知道订单目前在隆基的产线中处于什么阶段。

  

  隆基绿能订单生产周期智慧管理方案。时代周报记者摄。

  在张海濛的预想中,隆基绿能的灯塔工厂可以做成一个产品。与合作方进行合作时,将交付的工厂做成一个产品,借助自动化和模块化就能快速实现在合作目的地的安装调试和满产。“在国内,现在的基地越来越多,在国外很多地方也有这个需求。”他说。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这个过程很艰苦,打造灯塔工厂也并不是为了成为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是我们认为光伏行业需要灯塔,需要真正的智能制造,因此我们锻造出了隆基智造模式,用数字化赋能精益制造,重构了生产关系,保障了更高的产品质量,更高效的交付服务,更敏捷的智造能力。”他补充道。

  技术路线之争:P型还是N型?

  “P型?N型?还是其他?”这是投资者对隆基绿能最大的疑问点。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光伏行业曾经的市值第一,隆基绿能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频繁提及BC技术。BC技术无论是理论还是量产效率上都相对较高,但制作工艺的成本仍然高居不下。

  当前,在市场上上架BC技术产品的厂商,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最为人熟知。这意味着,一旦BC技术能够顺利打开局面,能够快速吞下大量市场份额的基本就是这两家公司,而其他公司则会复刻追逐TOPCon时的盛况。

  “接下来5-6年,BC类电池会是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隆基大量产品都会走向BC技术路线。”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曾高调看好BC技术路线。而在去年财报《致股东的信》中不难看出,隆基绿能仍然在追求BC技术,也承认在TOPCon上的投资非常保守。

  根据张海濛的描述,隆基绿能基于HPBC 2.0电池技术打造的“Hi-MO 9”组件,正在等待市场的反馈。对于明年要大规模推广的下一代BC产品,“Hi-MO 9”已经在路上,预计下半年就开始量产投放。

  “我们认为,现在以BC技术作为一个平台载体,找到一个去逼近光伏技术理论转换极限的路径,隆基正在一步步往前探索。”他说。

  BC技术的结构不是新鲜事,难点在于规模量产和有效控制成本。根据隆基绿能分布式事业群产品与解决方案中心总裁吕远的预计,BC技术是光伏转换效率里面的王者,未来3到5年大家会沿着BC的方向走,但仅以下一代产品来看,上量且降本还需要较长过程,或许要2至3年以上。

  对于投资者热议的P型和N型的技术问题,吕远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快没有人再提N和P的问题了,光伏行业无非就是在硅片制作过程当中插的元素不同,可能要考虑多成本的问题,还有考虑给客户创造价值的问题,所以N和P不是我们重点考虑,而BC这种结构是目前重点的战略方向,接下来,我们的主力方向依然是BC。前不久我们在欧洲马德里发布了HPBC 2.0,所以它只是效率更高,对客户的收益更大。”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隆基绿能已不再在意P型和N型的技术界限,而是将效率作为唯一追求的因素。或许,这家光伏龙头已经清楚,单一的P型和N型永远都伴随着极限的天花板,而复合技术才是真正的未来。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