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隆基绿能(60101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隆基绿能董事长现身解读业绩:1600亿元营收目标如何实现?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4-28  隆基绿能内幕信息

来源 :中国经营报2023-04-28

  “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新对手出来。”这几乎成了当下光伏行业的新常态。

  在碳中和推动下,不仅是昔日“洼地”多晶硅,包括下游的硅片、电池和组件,光伏产业链上的每个制造环节都有新产能上马,并且不断有跨界的新面孔闯入。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多晶硅产量预计超过124万吨,硅片、电池和组件产量分别将超过535.5GW、477GW和433.1GW。与预计超350GW的全球装机量相比,显然在供需匹配上已存在过剩风险。

  临近4月尾声,光伏上市企业陆续交上了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答卷”。其中,备受市场关注的仍是光伏一体化组件四强“选手”——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和天合光能的表现。它们将如何在2023年反“内卷”,保持领先地位?

  4月28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等公司高层在2022年度暨201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对针对2023年新发展目标、计划与策略进行解读。

  营收剑指1600亿元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89.89亿元和148.12亿元,同比增长60.03%和63.02%。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0.75亿元、850.52亿元和729.8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7亿元、36.80亿元和55.33亿元。

  对于隆基绿能而言,“营业收入首次破千亿元,净利润首次破百亿元”这样的业绩指标可谓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在2023年,隆基绿能又设定了营收新目标:1600亿元以上。

  从光伏制造业务上看,隆基绿能主要在硅片、电池和组件领域形成布局。由于电池主要为自用,其光伏硅片和组件销售水平是保障盈利能力的重要支撑。

  财报显示,2022年隆基绿能的硅片出货量85.06GW,组件出货量为46.76GW,持续位列全球第一。其中,硅片及硅棒业务贡献了381.97亿元收入,同比增长124.32%,约占总营收30%;电池组件业务贡献了848.49亿元收入,同比增长45.15%,约占总营收66%。

  InfoLink Consulting2022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显示,2022年前五大厂家分别为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

  作为以硅片起家而成长起来的光伏一体化龙头,2022年隆基绿能的光伏硅片出货量再创新高。目前在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上,长期保持在第一梯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隆基绿能董事会秘书刘晓东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单晶硅片出货量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9年稳居全球前列,组件出货量连续3年位居全球前列。

  实际上,过去一年,应对原料等供应链紧张和海外贸易风险依然是光伏一体化企业面临的重大考验。隆基绿能坚持稳健经营,合理调节经营策略与运营节奏,把控了经营风险。

  比如,受多晶硅料等原材料涨价和下游需求波动的影响,隆基绿能适度调整产能开工率和扩产进度,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制造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因电价原因公司暂停了云南各地的后续规划产能建设,加快推进鄂尔多斯项目年产46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等项目。另外,美国市场受到WRO、反规避调查和UFLPA影响,滞港仓储等费用增长较多,业务订单和拓展受到一定干扰,但隆基绿能及时调整了经营策略,将销售重心转向欧洲等其他重要市场,保证了海外业务基本盘稳定。

  在2023年一季度,隆基绿能的业绩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83.19亿元和36.37亿元,同比增长52.29%和36.55%。从产品销售上看,光伏硅片和电池组件出货23.82GW和12.6GW,同比增长29.74%和78.47%。

  调高出货预期

  历经23年的深耕细作,隆基绿能的规模、成本、渠道、技术、资金和品牌等优势领先。仅从规模上看,截至2022年,隆基绿能拥有光伏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为133GW、50GW和85GW。

  进入2023年以来,隆基绿能的硅片、电池和组件扩产动作不断,相继推进陕西、内蒙古等地产能计划。隆基绿能披露,预计到2023年底公司将拥有光伏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为190GW、110GW和130GW。

  当然,同为光伏一体化企业的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也在加速扩产,预计到2023底光伏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75GW、75GW和90GW,50GW、75GW和95GW,72GW、72GW和80GW以上(晶澳硅片和电池按90%配套比例计算)。如不出意外,隆基绿能仍处于规模领先地位。

  隆基绿能在财报里称,行业主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扩张加快,一体化趋势更加显著。产业链中部分环节已出现的阶段性过剩,叠加越来越多的跨界资本和企业涌入光伏行业,行业竞争加剧。同时,全球贸易壁垒将导致行业制造产能分散化,企业的全球化经营能力将成为竞争的焦点,包括市场营销、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创新、融资能力、运营管理等。

  钟宝申认为,未来全球制造产能分散化是一个发展趋势,隆基将会主动适应,满足各个市场的需求。“我们已宣布了与美国一家公司合资在美国投建5GW组件厂,预期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投产。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团队在分析全球合适投资的地方,主要考虑市场政策以及地方法规等综合因素,确定是否再扩充新产能。”

  据悉,目前隆基绿能的全球业务版图不断扩张,已经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客户数量超5000家。2022年,隆基绿能在亚洲、欧洲和南美等地区分别实现组件出货为30GW、11GW和2.6GW。

  随着光伏一体化趋势增强,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在光伏组件环节体现。

  针对2022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InfoLink Consulting称,TOP4厂家(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占据全球份额约60%~65%左右的体量,强者恒强的趋势显著。对比之下,隆基绿能年增率约26%,在前四厂家之中增幅较小。不难看出,后面的竞争对手正加速追赶。

  此外,尽管后续排名的第二梯队厂家的出货量与TOP4厂家差距较大,但像阿特斯、东方日升、正泰、First Solar、通威股份、韩华Q Cells、一道新能、环晟等厂家也不容忽视。比如,通威股份是首次进入全球光伏组件出货前十的企业,在电力央企中标名单中还多次出现了一道新能和环晟的身影。

  在InfoLink Consulting看来,组件厂家之间竞争白热化的趋势在2022年尾声开始打响,2023年组件厂家将面对严峻的竞争挑战。在过剩风险、技术转型的压力下,第二梯队的竞争更加激烈。

  面对竞争环境,隆基绿能设定了2023年的电池组件出货目标:85GW(含自用)。

  “目前我们的战略和渠道客户是可以支撑这一目标实现的。”钟宝申表示,过去这些年,隆基已经建立起全球销售网络,拥有一批战略大客户,包括中国大型电力公司、全球大型电力投资者,他们与隆基形成了非常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今年这种合作会进一步增强,对于产品需求已经通过商谈并形成共识。另外,目前隆基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这个广泛的销售网络可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增长。

  以差异化押注不同市场

  2023年,伴随新一轮技术革新,竞争格局也将加速改变。

  隆基绿能曾在2021年财报里提到,“综合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因无法跟上行业技术进步步伐,同时又缺少资金技改或更新设备而停产,逐渐丧失竞争力并陷入经营困境,逐步退出市场,而行业头部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又进一步反哺其具备持续研发投入和装备升级的能力,人才虹吸效应明显,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一直以来,隆基绿能坚持“不领先不扩产”理念,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自2012年上市至今,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200亿元。

  毋庸置疑,以隆基绿能为代表的光伏一体化龙头再次引领了新一轮电池技术迭代,推动TOPCon、HPBC为代表的电池片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

  2023年2月下旬,继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宣布布局N型TOPCon电池技术后,隆基绿能也正式对外宣布这一技术方向,主要应用于满足地面电站客户的需求。

  紧接着,3月,隆基绿能宣布斥资77.77亿元投建鄂尔多斯年产3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采用N型TOPCon电池技术。

  对于上述项目的进展,钟宝申表示,“总体来讲,我们将在2023年7月安排设备进场,8月开始调试。公司一直有一个500MW的标准产线在运行,目前从运行效果来看,成本和效率都处于领先地位。”

  不仅如此,此前隆基绿能还抛出了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针对分布式光伏市场,隆基绿能基于高效HPBC电池技术在2022年11月发布了HPBC组件产品——Hi-MO 6。

  “结合不同光伏应用场景,实现不同技术领先的产业布局。”此前,隆基绿能方面表示,未来,一款产品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集中式和分布式场景对组件的需求其实是有明显区别的。组件的应用场景不同,导致用户需求也不同。

  钟宝申表示,“目前光伏市场的产品同质化比较高,这也是公司推出HPBC技术而实行差异化经营的原因。我们认为,在不同的场景上一定都会有最优的技术解决方案。随着未来竞争加剧,市场参与者的不断分工以及研究客户的深入化,未来都会有机会点。尤其是分布式市场场景会有较大的差异化,集中式市场的差异化会小点。”

  钟宝申还表示:“由于HPBC技术产品从电池到组件环节都是全新的技术路线,涉及多种材料和工艺问题,整个投产进度中有略有延期。但经过一些列调整,到一季度末所有问题基本已经解决,产线处于正常满产运行状态。近期,包括欧洲在内的客户都非常期待。另外,围绕该项核心技术,我们将来会延伸出适应不同场景的产品。”

  过去三年,在补贴政策、整县推进和商业模式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实现了突破性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1GW,占全年光伏新增装机58%以上,再次超越地面电站。

  事实上,经过“5·31”政策洗牌之后,目前分布式光伏市场仍是一片红海。除了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正泰电器和阳光电源等老玩家布局,一些央企、国企等后来者在整县推进政策推出后也在“跑马圈地”。另外,成千上万扎根在城乡光伏一线的经销商和安装商更是市场的重要主体。

  在此背景下,隆基绿能更加重视分布式市场。2022年6月,隆基绿能通过渠道管理、产品质量保证和一体化服务方案的提供,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率先发布了行业一站式户用光伏解决方案——隆基向日葵。2023年2月,隆基绿能进行全新升级,又发布了一站式数字化户用光伏解决方案——隆基向日葵2.0版本,双向赋能经销商、用户。

  作为分布式光伏市场的重要一环,隆基绿能还积极推进BIPV业务。2021年以来,隆基绿能与森特股份联姻布局BIPV市场,目前已获得了一定量的订单,且新订单还在持续洽谈中,预计2023年会陆续交付。近期,双方还携手将BIPV产品升级迭代至隆顶3.0版。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