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柳钢股份(60100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柳钢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4-27  柳钢股份内幕信息

来源 :证券之星2023-04-27

  柳钢股份(601003)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公司坚持“实业为基、效益为上、低碳为标、开放为先、创新为要、进取为荣”的发展思路,上下一心、团结拼搏,以全面深入开展改革攻坚行动为抓手,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全力抓好稳生产、减亏损、促发展各项工作,推动减亏扭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报告期内,铁、钢、材产量分别为1503万吨、1757万吨、1183万吨,同比分别变动-11.78%、-8.89%、-4.16%。主要开展工作如下:

  1.强化工序协同,整体联动稳顺运行

  以高炉顺行为中心,强化铁前系统生产大协同,主动科学调控生产节奏,抓住市场空隙,对有隐患的高炉进行节能降耗改造,确保双基地高炉连续稳定运行,促进铁水综合成本不断下降,四季度部分高炉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以效益优先为原则组织生产,持续提升品种钢生产交付能力,达到“库存最小化、交期准时化”的综合平衡;抓能耗平衡、推行错峰用电、优化物流系统各环节管理,持续降本增效。

  2.加强市场研判,聚焦重点优化调整

  优化采购模式,大力拓展采购渠道,进一步推进电商直采,合理控制库存,年末焦煤喷吹煤采购均价与同行平均水平差距大幅缩小,废钢采购价格排名国内同行前列,原燃料库存较年初下降60%以上。优化售前、售中及售后服务,改变营销模式,深化与本地重点企业的交流及合作,区内汽车用钢、集装箱板等品种年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加快推进欧洲、澳洲、东南亚部分国家标准产品认证,提升出口能力。

  3.深挖内部潜力,改革攻坚持续发力

  全面建立分类分层对标体系,全域全流程对标对表,落实关键指标对标跟踪和通报制度,多项关键指标报告期内明显改善;搭建开放式研发平台,与上汽通用五菱、广东乐居等区内外重点用户推进联合研发,加大品种钢创效考核权重,成功开发无取向硅钢等高附加值新产品24个,品种钢率持续提升;实施设备修旧利废、人力资源优化、三项费用压降等一系列控产减亏降本增效“组合拳”,成本费用率较年初大幅下降。

  4.优化发展布局,科学规划谋定而动

  全面梳理近年来投资项目,进一步压降无效投资,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重新研究制定了产品定位及规划,明确了进一步优化板材比例,加快开发生产高强汽车和工程机械用钢、新能源用钢、耐候耐酸、工业线材等市场前景较好、附加值高品种钢的方向定位。深入实施“一产线、一品牌”战略,打造双基地间的差异化产线品牌。

  5.加快绿色发展,低碳升级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双基地能耗总量及碳排放总量有所降低。全面完成了焦化厂四套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工程,转炉厂厂房三次除尘改造,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烧结烟气、焦炉烟气脱硫脱硝等已列入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固废循环利用能力持续增强,环境治理技术和装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6.推进信息化建设,智能制造稳步升级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生产场景融合应用,全国首例5G+无人化自动铁水罐加盖系统、广西首辆无人驾驶移动云仓、5G+智能无人行车等项目先后投用。积极落实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生产理念,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步伐。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2年,国内钢铁行业运行的关键词是“供需两弱”,根据我的钢铁网披露的数据,全年炼焦煤综合价格指数上涨13.80%,铁矿石综合指数上涨2.53%,而普钢综合价格指数下跌13.54%,俄乌冲突造成全球性的大宗商品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上游铁矿石、原燃料价格坚挺,而下游需求不足,尤其是传统用钢行业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对钢材市场形成了较大冲击,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延压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达91.30%,降幅在工业企业中较为突出。同时,区域分布失衡、产品同质化竞争、供需结构错配等内生问题也是中国钢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市场地位、主要业务、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为全球50大钢企、中国500强企业柳钢集团的核心子公司,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上市公司中位列第151位,其中钢铁类上市公司中位列第11位(共23家)。

  公司产品涵盖冷轧卷板、镀锌卷板、热轧卷板、中厚板、带肋钢筋、高速线材、圆棒材、中型材等,共8个大类、180多个钢牌号。产品在满足华南,辐射华东、华中、西南市场的同时,还远销至东南亚、美欧非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船舶、桥梁建筑、金属制品、核电、电子仪表、医疗器械、厨具与卫浴、建筑与装潢等行业。

  1.公司业务流程

  公司为长流程钢铁生产企业,业务流程简图如下:

  2.主要产品介绍

  (二)公司产能情况

  炼铁产能:公司拥有2650立方米高炉1座、2000立方米高炉2座、1500立方米高炉2座、1250立方米高炉1座,合计炼铁许可产能1017万吨,实际产能1017万吨,无在建产能。

  炼钢产能:公司拥有150吨转炉5座、120吨转炉3座,合计炼钢许可产能1250万吨,实际产能1250万吨,无在建产能。

  轧钢产能:公司拥有中厚板轧机1套、中型型钢轧机1套、棒材轧机6套、高速线材轧机2套,合计轧钢产能900万吨,无在建产能。

  炼铁产能:3800立方米高炉2座(已建成),合计炼铁许可产能850万吨,实际产能608万吨。炼钢产能:210吨转炉4座(已建成3座,在建1座),合计炼钢许可产能920万吨,实际产能630万吨,在建产能210万吨。

  轧钢产能:棒材轧机4套、高速线材轧机3套,热连轧轧机1套,冷连轧轧机1套,合计轧钢产能919万吨,无在建产能。

  (三)经营模式

  推进“研、产、销”一体化模式,生产厂按照效益优先原则灵活组织排产,钢材销售紧贴市场行情,积极优化政策,确保营销工作稳定、有序。采购部门根据生产厂和销售部门的计划和需求,研判市场走势,实施低库存、择机采购等策略。对子公司的采购通过统一谈判,分别签约的方式进行管理,构建“大采购”“大协同”系统服务模式,实现资源的科学保供与高效配置。销售方面,强化市场研判,科学调整价格策略,合理控制库存。加大市场维护力度,引导客户转变营销模式,不断加大直送工程比例。合理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根据各区域市场效益情况,及时调整资源区域流向,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确保产品实现效益最大化。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品优势

  公司产品品种丰富、覆盖面广,冷轧卷板、镀锌卷板、热轧卷板、中厚板、带肋钢筋、高速线材、圆棒材、中型材等,共8个大类、180多个钢牌号。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船舶、桥梁建筑、金属制品、核电、电子仪表、医疗器械、厨具与卫浴、建筑与装潢等行业。其中,控股子公司广西钢铁主要产品为带肋钢筋,热轧商品卷,厚度规格0.4-2.5mm、宽度规格1000-1850mm的冷轧卷和热镀锌卷,产品定位为高档汽车板和高档家电板,具有产品薄、宽、强度高的特点,抗拉强度最大达到980MPa,具有当前世界一流的生产工艺和最新技术。

  同时,公司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及品牌影响力:柳钢股份船用钢板持续保持CCS(中国)、DNV-GL(挪威-德国)、BV(法国)、LR(英国)、NK(日本)、ABS(美国)、KR(韩国)等8国船级社的工厂认可;结构钢欧盟CE扩项认证及新加坡FPC认证获得新证书签发,规格由原来最大厚度60mm扩增至80mm;港标钢筋认证完成φ6~φ50mm认证取证,φ50mm规格认证为首次开发成功产品;高强钢筋通过冶金产品“MC”认证;热轧带肋钢筋HRB400E等2产品获评“金杯优质产品”;船体结构用钢、集装箱用热轧钢板产品获评“全国市场质量信用AA等级”用户满意产品(产品类评价最高等级);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集装箱用热轧钢板等3个产品荣获全区市场质量信用等级评价AAA级用户满意产品。热轧钢筋成功开发HPB300(Φ16mm)和HRB600并顺利获得产品生产许可证。广西钢铁热轧钢筋成功开发HPB300(Φ16mm)获得产品生产许可证;港标钢筋φ6~φ40mm获得香港认证注册证书签发。

  2.区位优势

  公司位处我国泛珠三角、大西南、北部湾与东盟经济圈黄金区位,构建了以柳州本部生产基地为中心,防城港钢铁基地协同发展的版图。防城港基地贴近区域大市场显著的运输及价格优势,能更好满足广西、广东、海南、上海、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以及周边国家建筑、机械、造船、能源等行业对不同档次钢材产品的需求。

  3.可持续发展优势

  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进绿色钢企建设,通过自主创新和升级改造,涌现了许多全国首创的环保工艺。在废水治理上,公司不断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建成90多套大型水处理设施,主要工序均配套水循环处理系统。建设了4座废水集中处理站,废水集中处理站每年再生水量超5100万吨,工业循环水利用率达到98.3%以上。2022年柳钢本部吨钢新水耗为1.34m3/t、广西钢铁吨钢新水耗2.21立方米/t,居同类企业较先进水平。在废气治理上,2022年完成了一五焦焦炉机侧超低排放除尘改造、2#烧结机尾成品除尘器改造、A2煤场棚化等项目,其他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有序推进,环境绩效不断改善。同时,氨法脱硫脱销技术也是全国领先,并在防钢基地项目投入使用。在固废处理上,公司实施水渣超细粉、钢渣热焖等先进的节能环保项目,水渣、钢渣得到有效处理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作为广西工业企业的脊梁,公司坚持用绿色化提高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争做绿色发展推动者和排头兵,以全新的环保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力求把环保工作做到精致。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2年,公司铁、钢、材产量分别为1503万吨、1757万吨、1183万吨,同比分别变动-11.78%、-8.89%、-4.16%;实现营业总收入807.2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42亿元,上缴税费8.83亿元;本报告期末,合并报表资产总额714.12亿元,同比变动-1.55%,负债总额488.50亿元,同比变动6.22%,股东权益225.62亿元,同比变动-15%;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68.41%,同比变动5个百分点。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公司对未来行业竞争格局有以下几点判断:

  1.形势更难。从宏观看,我国经济依旧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土地等传统优势弱化,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受到制约,亟待从供需两端发力,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从行业看,普遍共识是钢企面临的大环境与过去已大不相同。钢铁上游,原燃料价格依然坚挺,煤、焦的成本依旧明显高于铁资源成本,铁矿石供应价格重心仍处于较高水平。钢铁下游,全球市场衰退,加之国内随着后工业化时代来临与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减缓,我国经济对钢材消费强度下降,社会钢材需求总量进一步降低,钢材需求将达到峰值区。

  2.竞争更强。整个钢铁行业存在结构性不均、区域分布失衡、供需结构错配、价格拼杀等诸多问题,且行业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低端产能过剩愈演愈烈,优质产能过剩的局面即将到来。

  3.要求更高。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命题,加快推进低碳转型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达标的时间越来越紧,为确保国家“双碳”目标如期实现,政策面的约束将进一步加强。

  4.稳步向好。今年的形势虽然不容乐观,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没有变,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国家提振经济的信心强烈,中央政治局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强烈的稳增长信号,明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我国经济也具备较好趋稳回升基础,随着稳经济大盘政策和接续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新发展格局的稳步建立,以及各地采取的积极措施不断取得实效,对钢材市场将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二)公司发展战略

  坚持“实业为基、效益为上、低碳为标、开放为先、创新为要、进取为荣”的发展思路,遵循“理念精进化、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运营精良化”的治企之道,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把“提质增效”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抓落实,全力以赴抓好开放发展、规范治理、瘦身健体、简政放权、极致降本、创新驱动、争先创优、协同发展等各方面具体工作,努力构建柳钢高质量转型发展新格局。

  (三)经营计划

  1.经营目标

  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环境污染事故,重大以上交通事故、设备(动力)事故,因违法经营引发的重大法律纠纷均为“零”。

  -铁产量:1890万吨

  -钢产量:2270万吨

  -钢材产量:1781万吨(含冷轧基板)

  以上计划为年初生产计划,后期根据市场及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主要工作部署

  2023年将紧扣“提质增效”这条工作主线,实干苦干巧干加力干,加快推动“调结构、补短板、强弱项、增效益、创优势”,全力构建柳钢高质量转型发展新格局。具体措施如下:

  (1)分析症结,有重点的“干”

  注重坚持问题导向,特别是重点聚焦2022年制约公司发展的突出矛盾问题,强化原因分析、摸清找准症结、总结经验教训,把问题的整改作为2023年工作的着力点去突破提升。一是加力对标找差。坚持目标导向,继续深化对标找差改进提升工作,紧盯行业先进水平和建设一流企业目标,建立好分类分层的指标对标体系,科学设定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指标,逐级传导压力,同时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制杠杆和导向作用,进一步强化内部考核,激发全员降本提质增效的活力;二是加力降本增效。采购端瞄准原燃料采购这个“成本大头”,想方设法降成本、去库存。进一步优化采购模式,进一步压降采购成本、控制合理库存。大力拓展西南资源渠道,提高资源保供稳定性。同时,持续关注进口煤炭的政策变化,做好进口采购的准备。销售端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营销模式,主动对接战略客户,拓展汽车、新能源、海洋等用钢市场,扩大钢材出口,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三是加力内部挖潜精细管理。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过程管理。科学优化生产组织,抓好铁烧、铁焦、铁钢、钢轧平衡,抓好配煤配矿攻关,推动工艺技术创新和工序协同降本;全面提升成本效益意识,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全面压降物流成本、设备维保等各环节成本费用,减少不必要开支;四是加力改革创新。全面解放思想,以新思路、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来寻求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效。

  (2)找准路子,有方法的“干”

  一是在强化瘦身健体上善做“减法”要按照“理念精进化、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运营精良化”的治企之道,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体系,按照“扁平化”的管理要求进一步压缩组织层级,减少管理环节;逐步探索推行大部制、大厂制、大车间制改革,有效整合资源;精简审批环节和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和质量;优化各层级管理、技术人员比例,下大力气压减外协项目和外委用工,进一步压降人工成本,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二是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上充分发挥创新的“发展倍增器”作用,倡导全员创新,勇于突破旧的思路束缚,变革传统发展模式。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持续推动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加大对外合作引才引智力度,与战略直供用户、科研院所分别建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紧跟数字化时代发展步伐,聚焦“智慧钢铁”,加大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积极培育数字产业化平台,打造数字化产业生态,形成全流程、全产线的数字化工厂,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企业发展:三是在防控风险保安全上着力增强风险意识、底线意识,做到未雨绸缪、灵活应变,重点是防范好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确保生产节奏的连续高效稳定以及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防范好资金安全风险,不断拓宽融资渠道,调整融资品种结构,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增强融资能力,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防范好各种贸易风险,全力压降“两金”占比,努力降低资产负债率,维护企业发展稳定大局;防范好廉洁从业和职工队伍稳定风险,持续推进清廉柳钢建设,强化干部职工规矩意识、红线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主动规范言行纪律,同时强化职工思想稳定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3)讲究效果,有质量的“干”

  着眼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干出效果、干出质量,全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深化企业改革,促进公司治理更加规范有效。进一步优化完善机构职能、干部人才管理、分配制度,推动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人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常态化运行;二是全面促进有效投资。抓好系统谋划,加强项目谋划的前瞻性、针对性,抢抓政策窗口期。抓好填平补齐,进一步优化各基地功能定位和结构布局,重点加快提档升级、优化结构、填平补齐领域项目建设,提高规模效益。抓好科学统筹,强化项目前期科学论证,优中选优,杜绝无效投资,完善规划设计,确保投资省、见效快、效果好,不断提升投资创效水平;三是全面打造企业绿色发展品牌。坚决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增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认真做好柳钢低碳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高质量绿色发展体系,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清洁生产力度,让绿色成为柳钢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