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长江商报2022-08-11
仅间隔一个月,招商证券(600999.SH、6099.HK)再收监管罚单。
8月9日,深圳证监局官网披露对招商证券的行政处罚信息,直指招商证券投资银行类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涉及保荐、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等三大类业务。
其中在保荐业务中,个别项目对发行人的收入确认、核心技术、研发费用核算尽职调查不充分。债券承销业务中,个别项目对发行人的债务情况,对外担保情况,偿债能力,关联交易情况,重大仲裁、诉讼和其他重大事项及或有事项等尽职调查不充分。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个别项目对原始权益人、托管人的资信水平等尽职调查不充分;尽职调查报告未包含对重要债务人进行尽职调查的情况;存续期管理对基础资产现金流监督检查不到位,未发现涉及基础资产现金流的重大事项并发布临时公告。
不仅仅是招商证券,同日收到罚单的还有中山证券,其涉及违规的业务也主要聚集在资产证券化方面。
据深圳证监局披露,中山证券在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公司层面整体风险管控存在不足。中山证券资产证券化业务涉房项目占比较高,风险相对集中,公司层面未能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及时压降。
还有就是质量控制机制不够完善。中山证券部分项目质控环节形成的质量控制报告内容不完善,未明确需要提请内核会议讨论关注的问题。
同时,公司内核机制执行不到位。中山证券个别项目对内核意见的答复、跟踪不充分。此外,公司尽职调查不完备。中山证券个别项目对原始权益人对外担保的核查不够充分,对中介机构相关意见的核查未纳入工作底稿,《尽职调查报告》对个别事项未发表明确意见。
基于上述情况,深圳证监局决定对招商证券和中山证券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就在上个月,招商证券还曾因内部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被监管处罚。今年5月,招商证券发生交易系统故障事件。7月12日,证监会对招商证券此事件的处罚落地,指出公司存在内部管理存在漏洞、权责分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证监会决定对招商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招商证券相关高管一同被罚。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涉及业务违规的投行板块,是招商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2021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94.29亿元,同比增长21.22%;归母净利润116.45亿元,同比增长22.69%。其中,投行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4.58亿元,同比增长18.8%,占当期营收的比例约为8.35%。
根据统计,2021年招商证券A股股权主承销金额和家数分别为429.6亿元、43个,排名行业第7和第8。其中,IPO承销金额和家数分别为219.57亿元、23个,分别排名行业第7和第8;再融资承销金额和家数分别为210.03亿元、20个,均排名行业第9。
此外,2021年,招商证券境内主承销债券金额(包含自主自办发行)为4895.38亿元,同比增长18.81%,排名行业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