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招商证券研发中心携手招商期货在成都举办2022夏季峰会。会上,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发表演讲指出,无论是通胀还是经济,下半年都呈现出“内外错位”特征。
招商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夏对《华夏时报》等媒体表示:“下半年A股将会延续此前趋势,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全年走出‘√ ̄’型的概率进一步提升。”
他进一步表示:“后续随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落地,基建和制造业的融资需求边际回暖,地产销量亦边际改善,新增社融增速有望震荡走高,体现为社融驱动的特征。”
对于具体配置方向,他认为:“社融改善后,基建投资企稳,地产加持后社融方能放量,建议关注白酒、地产链消费,以及银行保险。”
结构性工具是货币政策“主角”
6月份CPI指数同比上涨至2.5%,市场对于下半年通胀的担忧,使得本月以来,A股在年线的关口,止步不前。
7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今年下半年,受国际通胀高企、乌克兰危机、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物价运行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但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3%左右的CPI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对于目前引发市场关注的通胀,张静静在本次峰会上表示:“国内方面。基数因素决定下半年PPI延续回落趋势。但若猪价升至30元/千克,布伦特原油价维持在105美元/桶以上,再叠加粮食价格冲击,那么Q3、Q4的CPI同比可能上行至3.2%和3.6%。”
“下半年“稳中偏松”的基调不变,但会与通胀赛跑。”在货币政策方面,张静静认为,预计5000亿流动性缺口或预示降准可能重现。而关于降息,市场仍然存在两派观点:支持方主要处于宽信用与稳增长逻辑,反对方主要考虑欧美货币紧缩与国内通胀抬头。她认为汇率政策可以分担人民币贬值压力,同时维护价格型传导机制有效性要求政策降息。综合判断,总量政策可能会面临争议,结构性工具仍将是主角。”
“如果社融、PMI等能延续改善,2023年专项债或将提前。”在财政政策方面,张静静认为,考虑到财政政策制定需要程序和时间,因此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后,如果社融、PMI等能延续改善,那么特别国债发行的可能性会进一步降低。更可能提前公布2023年专项债发行进度,或于今年四季度提前发行。
受财政政策发力,和货币政策双重呵护,张静静认为:“在下半年或将引发实际GDP的快速上冲,尤其是2023Q2将有望达到10%以上(两年平均5.5%左右)。”她表示,综合考虑中国经济的内生修复能力;同时政策目标极其坚定、力度应出尽出、坚持以我为主的态度,预计外生冲击并不能改变复苏趋势。且经历这一段艰难奋斗历程之后,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政策落地、外部环境改善,以及低基数作用可能迎来共振爆发,在下半年引发实际GDP的快速上冲,尤其是2023Q2将达到10%以上(两年平均5.5%左右)。
下半年投资策略
招商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夏发表了2022年下半年投资策略观点,他认为,下半年A股将会延续此前趋势,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全年走出“√ ̄”型走势的概率进一步提升。当前流动性十分充裕,对A股估值产生正面支撑,体现为流动性驱动的特征。
“后续随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落地,基建和制造业的融资需求边际回暖,地产销量亦边际改善,新增社融增速有望震荡走高,体现为社融驱动的特征。”张夏如此说。
风格行业配置的角度,他认为:“中长期社融大幅改善之前,新产业趋势相关领域有更好的表现,典型的如风光储、智能车、锂矿、自动化设备。社融改善后,基建投资企稳,地产加持后社融方能放量,则建议关注白酒、地产链消费、银行保险。”
他进一步表示:“根据过往的经验,过去两年占优的大盘成长风格将会逐渐让位中小、价值风格。”
张夏解释道:“从过往看,大级别牛市结束后,随后的结构性行情开启时,由于缺乏持续的增量资金和“阻力位效应”的存在,此前大牛市中基金重仓的板块往往不再成为机构看重的板块,导致该板块在牛市结束的两年半左右结构性行情中往往排名倒数。而别的板块因为有了存量调整的增量资金,表现反而较好。”
对于A股流动性展望,在张夏看来,下半年A股资金供需基本平衡,净增量有限。
他表示:“资金供给端,下半年公募基金发行有望小幅回暖;海外流动性风险释放后北上资金大概率净流入,或是下半年流动性超预期的主要来源。资金需求端,IPO与再融资有望回升,解禁规模与股东减持规模有望扩大。”
“招商大宗商品”投研品牌发布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峰会上,招商证券推出了“招商大宗商品”投研品牌。
招商期货研究所负责人王思然对记者表示:“招商证券联合招商期货等招商系研究资源,共同打造“招商大宗商品”投研品牌,通过整合宏观、策略、债券、金工等总量研究和大宗商品行业研究资源,建立信息平台、共享资源、联合研发、协同服务,致力于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市场领先的大类资产配置和大宗商品投研服务。”
聚焦四类研究。一是宏观经济研究,包括各类指数化研究, CM-PPI、CM-CPI(PPI和CPI的同步和领先指数);商品库存指数;生产和消费指数等。用商品微观和高频数据解构宏观经济。
二是商品策略研究。主观策略研究:大类资产视角的商品配置策略;商品单策略、套利策略、对冲策略等。量化策略研究:基于库存、基差、利润、成本等基本面因子和量价因子的量化策略研究。指数化研究:形成子版块的价格指数及因子指数,用于策略配置以及指数增强产品。
三是大类资产配置研究。研究股、债、汇、商相关性,基于资产轮动视角的大类资产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