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市界2021-08-03
惠而浦(中国)卖身给格兰仕后,再次发生重大人事调整。
01、数位高管辞职
8月3日,惠而浦连发两则高管辞职公告,公告显示,董事会近日收到生产制造副总裁韦刚提交的辞职报告,韦刚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生产制造副总裁职务,离职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另一则公告显示,董秘方斌近日亦提交辞职报告,董秘空缺期间,董事会指定总裁梁惠强代行董秘职责,并称会尽快完成董秘的选聘工作。
今年26岁的“95后”梁惠强,是惠而浦新任董事长梁昭贤之子。
今年4月,格兰仕要约收购惠而浦3.9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约51.10%,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5月21日,广东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成为惠而浦董事长。
这次辞去公司董秘一职的方斌,是一位在惠而浦工作多年的资深高管,自2003年9月4日起担任公司董秘18年。
8月3日,方斌对市界表示,自己在公司工作已超过20年。对于辞职的原因,他说:“各有各的追求,我已经完成了我的历史使命。”对于今后打算,他表示目前还没定,先休息再说。
方斌坦言对公司“有感情”,但现在形势不同了,他认为“公司要取得发展必须要进行改革,尽快融入同一种企业文化里”。此外,改革“肯定要动一些人利益”,辞职一事有公司及个人双方面因素,而他本人认为可以接受,同时,自己长时间做同一份工作,未来也希望能求新图变。
市界注意到,除了前述高管辞职,在今年6月9日、7月2日,惠而浦发布两则公告显示,第八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赵进、职工代表监事詹达佑亦提出辞职。而在今年5月份,亦有大量高管出现人事变动。
02、提振业绩须先动人事
数位高管辞职与惠而浦当下面临的改革背景有关。
今年4月,格兰仕入主惠而浦并持续增持。
截至2021年6月29日,格兰仕占惠而浦总股本比例为53.77%;惠而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总股本比例19.9%。
截至8月3日收盘价,惠而浦每股报收于9.04元,上涨2.15%,总市值69.29亿。按照该股价,格兰仕所持惠而浦市值约为37.25亿。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市界说:“被收购企业出现人事变动很正常,在惠而浦收购交割前,原管理层把上市公司业绩做这么差,股价这么低,营收下降且亏损,原高管是不合格的。惠而浦(中国)之前是美资控股,管理机制懒散,整体运营效率低下,如此心态去做家电这一高度市场化、瞬息万变的行业当然做不好。”
惠而浦2020年年报显示,营收约为49.44亿,比上年同期减少6.39%;归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5亿,上年同期亏损3.23亿,亏损收窄53.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7.94亿。惠而浦连续几年下降趋势明显,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是62.86亿、52.82亿。
惠而浦在财报中解释,主因是近三年受三洋品牌退出的影响,原先收入占比较高的三洋品牌于2020年4月彻底退出(2019年10月起不再生产),公司开始加大惠而浦品牌投入,逐步替代三洋,但尚需一定时间。
好的迹象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惠而浦内销持续增长,出口亦快速增长,亏损收窄。接下来,惠而浦会“通过渠道整合和持续品牌投入促进国内营销增长”。
在梁振鹏看来,惠而浦若想提振2021年业绩,势必要从内部人事管理调整做起。他对市界说:“格兰仕整合惠而浦这家暮气沉沉的企业,无论是人事、财务、销售渠道、生产研发、运营模式、纪律制度、产品质量监控、内部管理等方面,会进行全方位整合,肯定会出现之前一些中高层不适应被迫辞职,这很正常。”
梁振鹏进一步分析称,要改变惠而浦原有经营模式,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格兰仕“必然要对惠而浦进行强势改变”。
(作者|市界陈柠编辑|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