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京圆满落幕,海油发展共有12个项目参赛,10个项目获奖,其中1个项目斩获全国银奖及地区金奖
第二届“创青春”中国青年碳中和创新创业大赛由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发起和主办,参赛项目涵盖节能减排、传统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新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碳资产管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大类,旨在进一步增强中国青年参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发现、培育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
自大赛启动以来,海油发展团委高度重视,统筹组织各单位认真遴选、择优推荐科技含量高、前瞻性好、具有海油特色的青年碳中和创新项目。
全国银奖、华东赛区金奖
(创新组)
常州院
《欲善其材,先利其器——AI驱动的生物基聚氨酯树脂智能设计技术》
针对传统“实验试错法”手段来研发树脂新材料,存在设计周期长、效率低的技术难题,项目团队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生物基聚氨酯树脂研发中,经过三年技术攻关,自主开发出聚合物结构建模软件,形成聚氨酯结构数据库,最终设计出2种具有极高应用价值的新型生物基聚氨酯。
该技术在聚氨酯领域实现研发效率提升70%,显著降低研发成本。通过构建AI驱动的生物基树脂智能设计方法,数据能够“开口说话”,将推动石化材料向生物基材料的转型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涂料研发工程师王亚鑫
践行“双碳”目标不仅是响应政策,更是我们在生态领域的责任。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未来我将继续投身绿色科技研发,助推产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引领更多青年投身绿色创新,为碳中和贡献青春力量。
华北赛区银奖
(创新组)
采油公司
《绿色低碳FPSO运营概念及方案》
项目团队针对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运营期间排放的烟气,结合二氧化碳CCUS(碳捕集利用与储存)技术,提出绿色低碳FPSO运营方案,从二氧化碳排放源头入手,实现FPSO的绿色运营。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实现在设备集成度高的FPSO上安装满足撬装化、便于安装的二氧化碳捕集设备和液态二氧化碳存储设备,二氧化碳捕集率可达40%以上,将有效降低FPSO运营期间碳排放,推动FPSO行业向低碳运营发展,助力集团公司“双碳”行动方案。
浮体工程师靳丛林
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将紧跟科技前沿,深耕FPSO及油气平台低碳运维领域,寻求技术创新,扎实推进项目产品落地实施,不断迎接“双碳”时代新挑战。
天津院
《游聚科技—高效聚结油水分离及回收技术的开拓者》
该项目针对油气田开采、石油炼化及精细化加工领域产生的含油废水处理难题,研发出一种新型油水分离的吸附聚结材料及废水中油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通过吸附聚结材料表面的亲油基团,对油分子产生相互作用力,使水中小粒径油分子吸附并聚结成大分子油滴,实现油的聚集回收。该油水分离技术与市场上常规技术不同,通过引入创新型吸附聚结材料,在完成油分子去除的同时,可实现油资源的回收,油回收率能达到90%以上,处理水含油量在10毫克/升以下。
该新型吸附聚结材料具有独特的油水分离机理,仅通过热质源处理便可实现再生,不产生二次环境污染。项目团队研发的含油废水处理技术,可实现废水中碳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于解决水资源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项目工程师王锡民
作为一名水处理领域的青年科研人员,要将“双碳”目标与水处理技术深入融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推动水处理技术的绿色低碳发展,为中国海油增储上产提供支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华北赛区铜奖
(创新组)
天津院
《膜法天然气/伴生气脱二氧化碳净化技术》
项目团队聚焦海上天然气/伴生气开采核心装备,针对现有陆地脱二氧化碳净化技术受限于海上平台承载空间无法有效利用的难题,开展二氧化碳分离膜材料及海上天然气/伴生气脱二氧化碳净化装备创新与突破,建成了我国首套国产化海上伴生气脱二氧化碳净化系统装备并投产。
该技术突破以往海上天然气/伴生气脱二氧化碳净化瓶颈,有效提升海上含酸天然气/伴生气预处理装备技术水平,实现海上油气田的绿色低碳开发,同时推动国内高性能二氧化碳分离膜材料开发及工业化应用,填补了我国气体分离领域高端膜材料与装备技术空白。
技术组长段翠佳
作为低碳核心膜技术创新团队,我们将围绕集团公司科技大会提出的“六个统筹”“六个提升”要求,聚焦公司科技攻关中心任务,强化内部协同创新链,全面提升创新活力和能力,持续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科技价值。
华北赛区优胜奖
(创新组)
清洁能源公司
《大发神光的工业灯——一种创新型可升降的厂房外墙节能低碳照明设备》
项目团队针对现有厂房、石油平台等外墙高处工业照明灯损坏后,存在维修、更换效率低,维修单次成本高,高处作业安全风险等缺陷,研制出一种厂房外墙照明灯升降装置,可实现灯具手动升降,同时单人即可操作灯具更换或维修,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该太阳能灯具节能降耗,推广面广,适用于所有室外场景及立面、斜面等复杂空间,目前已在公司车间内示范应用,不仅提高维修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更有效促进了本质安全的提升。
生产专务陈刚
我将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的精神,勇挑重担,敢于突破,不断跟踪前沿科技的发展动态,从研发节能降碳的一盏工业灯开始,继续寻求创新形式的突破。我坚信,中国海油的绿色发展之路,会在我们每个人的不懈努力和持续创新中越来越光明。
天津院
《低温高效液相加氢连续工艺合成化工新材料单体技术》
项目团队针对传统化工材料单体合成技术采用釜式反应的缺点,开创了一种低温高效液相加氢连续工艺合成化工新材料单体技术。该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低温高效型加氢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好,而且成本更低的特点。
针对气液或气液固反应体系,该反应工艺采用自主研发的氢气分布器内构件,利用高能流体的能量转换,实现气体高度分散,大幅提高反应速率,并有效控制副反应的发生,同时降低对反应条件的苛刻要求,节能降耗,过程安全稳定,可较好地解决反应器易结焦、寿命短的问题,最终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目标,对实现国内高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研发工程师李子涵
践行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绿色化学”理念,是我们化工行业科研人员必须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传统技术的传承中不断追求创新,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将“双碳”要求贯穿整个化工行业,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
天津院
《高效节能羰基金属功能材料生产技术》
项目团队聚焦芯片制造中关键的羰基金属功能材料国产化,针对传统生产路线条件苛刻、能耗极高的难题,开展了先进催化还原配位与分离提纯技术创新与突破,实现国内首次高纯羰基金属功能材料中试批量生产,产品纯度满足芯片用电子化学品的使用要求,已通过国内芯片生产商的相关认证。
该技术突破羰基金属功能材料生产需要高温高压的瓶颈,有效降低生产能耗及成本,实现了“双碳”目标下芯片制造关键材料的绿色低碳生产,为国内芯片制造商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推动国内羰基金属功能材料生产实现从克级到公斤级的重大跨越,
项目工程师刘航宇
作为一名化工新材料研发人员,实现高端化工材料的低碳节能生产就是我们对践行“双碳”目标最好的诠释。针对芯片用电子化学品国产化迫在眉睫的形势,我将在做好羰基金属功能材料低碳节能生产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勇于创新,不断探索高端电子化学品国产化低碳节能生产的技术路线,助推国内芯片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碳中和贡献青春力量。
华北赛区铜奖
(学术组)
安全环保公司、清洁能源公司
《“双碳”视域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京津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调查研究》
该研究调查搜集了国内碳减排相关政策和在京国有企业已发布的有关实现“双碳”目标的行动方案,与国外已完成绿色低碳化转型的相关企业进行了对比,以期吸取先进经验,从而促进国有企业低碳化转型,并对其未来发展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监测工程师李林坤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们应认识到“双碳”是一场绿色的能源革命,而不是化石能源的宿命。作为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进步的能源企业新生力量,我们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秉承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理念,积极参与绿色行动,提升公司绿色发展生机活力,沿绿而行,向绿生长,用青春智慧和汗水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建设能源安全屏障。
华东赛区铜奖
(学术组)
常州院
《高性能聚氨酯涂料用生物基PDI固化剂产业化项目》
针对目前我国高性能聚氨酯涂料用H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固化剂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受跨国企业集团垄断,且石化资源日益短缺,国内产业化落地难等现状,项目团队选择与HDI类似结构的、来源于生物发酵转化的直链脂肪族PDI(五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向催化合成工艺及高效分离纯化工艺,开发出高性能聚氨酯用生物基PDI固化剂产业化技术。
项目团队研发出的产品具有耐候型好、耐磨性佳、光泽饱满、装饰性强等功能特点,广泛用于航天航空、海工船舶、车辆运输、户外建筑等行业提供高性能防护,逐步实现HDI固化剂的市场替代,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提升了品牌效应,使该产品成为高端聚氨酯行业的“领头羊”。
涂料研发工程师汪辉辉
项目执行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双碳”目标不仅对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还对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积极迎接挑战,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为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华南赛区铜奖
(学术组)
工程技术公司
《基于岩石二维图像表征油气田储层三维四维储集性能技术研究》
针对南海西部高温超压油气田钻井取心难,储层储集性能关键评价参数缺失难题,项目团队基于岩石二维孔喉结构精细化研究,运用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自动获取渗透率、毛细管压力曲线等岩石三维属性参数目标,并开展储层原位酸化增产模拟试验,先后发表3篇SCI论文,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2项软件著作权。
该技术体系为传统实验提供了可替代方案,更符合实验高质量发展要求,为油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快捷、经济、绿色技术支持。目前,该技术体系已在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累计完成海上现场及室内实验样品10万余样次。
储层实验研究资深工程师罗程飞
我将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地质思维为引领,以人工智能为工具,主动担当、勇于创新,致力于油气田实验方法革新与实验流程优化攻关,不断探索“双碳”背景下推动实验绿色转型应用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