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国海油(60093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为长江三角洲清洁能源转型添足“底气”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5-30  中国海油内幕信息

来源 :澎湃2024-05-30

  历时3年多,建设者们把这里从一片荒芜建设成罐群林立的绿色综合能源基地。当地百姓借用项目部大门口“滨海 LNG”绿能港的首字母缩写(BHLNG),亲切地称他们为“滨海老牛哥”。

  5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主办的“高质量发展看能源”网评引导活动走进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探访中国海油把加快天然气发展作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码头

  LNG 将为绿色航运发展提供积极助力

  2022年9月26日下午,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来自卡塔尔的“阿尔卡莎米亚”号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靠泊,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迎来首船接卸作业。这标志着总投资 130 亿元、年处理LNG能力600万吨的盐城“绿能港”正式投产,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LNG 储备基地。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港工业园,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及互联互通重点规划项目,不仅具有液化天然气接收、储存、外输功能,还配套了冷能利用、燃气发电、燃气制氢等多功能于一体,是综合性绿色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和重要枢纽。

  身高超过60米,直径近100米,可同时叠放3架C919客机,容量27万立方米。可释放1.69 亿立方米天然气,足够北京市大约 2200万人口2个月的生活用气,这就是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和建造的全球最大 LNG 储罐。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副总经理杨培介绍说,6座27万立方米LNG储罐计划于今年全部投产,这项工程的成功建造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开展超大型 LNG 储罐设计及建造的国家之一。

  杨培介绍说,LNG储罐的设计寿命高达50年,每一座储罐最下方由 406 根直径1.5米、长75米的桩基牢牢撑起,桩基上还设有隔震垫,使储罐可承受 2500年一遇的地震。

  储罐如何“冰镇”LNG?

  LNG 需要在-162°C或更低的温度进行储存。为了减少与外界热量交换,LNG 储罐必须具有完善的保冷系统和良好的保冷性能。那么,这个-162°C的“大冰柜”是如何“冰镇天然气”的?

  杨培介绍,工程师们对储罐的顶部、中间结构和底部三个部位的保冷结构进行了巧妙设计。储罐顶部布置总厚度1200mm的15层玻璃棉,可将罐内空气与罐顶隔开,减少两者间的对流,保证储罐蒸发率低于规范要求值。

  中间结构类似“电饭煲”,从内到外共有4层结构,依次由高强度 9%镍钢材料的内罐、总三层的弹性毡、珍珠岩,以及混凝土外罐组成。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的珍珠岩和弹性毡充当内外罐之间的绝热材料。在储罐施工过程中,富有弹性的弹性毡还可以对内罐受到的压力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储罐底部采用具有承压能力的5层泡沫玻璃砖,泡沫玻璃作为均匀的独立密闭气隙结构的新型无机绝热材料,确保罐底保冷效果。

  作为公认最干净的化石能源,LNG有哪些用途呢?

  LNG,中文名称“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在常压下冷却至-162°C,过滤掉所有杂质后,形成的无色、无味、无毒的液体,是公认的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

  LNG大部分是气化后,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的清洁燃料来使用,其中大约 70%用于发电和陶瓷、玻璃等工业,其余用于民用燃气。除此之外,LNG 还有一种另外的用途,就是以液态形式取代燃油,成为交通工具的燃料。相较于燃油,LNG可减少约100%的硫氧化物、悬浮颗粒物排放和 90%的氮氧化物排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是车辆、船舶等的优质代用燃料,在轮船、重卡、拖车、公交大巴以及特种车辆等交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特别是在航运领域,作为国际海事新环保规则下的重要燃料方案,LNG 动力船舶日渐受到海运、造船业的广泛关注。

  当前,以LNG为燃料的船舶订单量出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11月,在海南澄迈,我国首座沿海 LNG 船舶加注站正式投运,将有力推动现有远洋运输船、渔船、拖轮和客滚船等船舶“油改气”,以更好地保护海南大气环境和南海海洋环境。

  在广东珠江,气化珠江工程也已启动,这是国内最大规模绿色航运示范工程。“十四五”期间广东省计划新建或改造约1500艘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中国海油配套建设 LNG船舶加注站15座。气化长江、气化京杭运河等也在推动过程中,LNG 将为绿色航运发展提供积极助力。

  绿能港接卸LNG总量近450万吨,可满足35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

  5月26日,来自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热那亚气”号在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顺利完成约6.7万吨LNG卸载作业。

  

  正在进行接卸作业的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

  中国海油江苏盐城“绿能港”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投产以来,盐城“绿能港”已累计接卸大型LNG运输船达68艘,LNG接卸总量近450万吨,达到448.27万吨,为长江三角洲区域能源保供和清洁能源转型添足“底气”。

  据测算,450万吨LNG相当于64亿立方米天然气,按照0.5立方米/天用气需求计算,这些天然气可满足35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2900万吨,相当于植树6000万棵,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苏是全国用气大省之一,2023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达334.2亿方,同比增长8.8%,约占全国的8.5%。作为中国海油布局在江苏的唯一LNG储备基地,盐城“绿能港”积极扛起能源保供重任。

  中国海油江苏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青介绍,自4座22万立方米LNG储罐投产以来,盐城“绿能港”已累计接卸近450万吨进口LNG,通过槽车和管道两种外输方式,将进口LNG源源不断地供应至苏、豫、皖、鲁等省份,并多次完成迎峰保供任务,有效发挥了地区能源保供“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邓青介绍说,盐城“绿能港”的全部储罐均采用中国海油超大型LNG储罐核心技术自主设计建造。中国海油持续突破关键技术壁垒和核心能力瓶颈,推动LNG接收站工艺技术、信息系统、装置设备等迭代升级,突破国内首个22万立方米LNG储罐和全球单罐容量最大的27万立方米LNG储罐建造技术难题,项目国产化率达98.3%,为国内超大型LNG储罐集约化、规模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其中,27万立方米全容储罐为全球首次建设,中国海油自主开发复杂物理场耦合减隔震技术体系,采用5G及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化评估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结构状态参数远程实时监测,预警建造安全隐患,规避安全风险,是国内首次在LNG储罐建造领域采用该技术。

  目前,盐城“绿能港”在建的6座27万立方米LNG储罐正在进行氮气置换作业,为全面投产做最后的准备,届时将极大提升盐城“绿能港”的LNG储备能力,实现天然气资源的及时补充和灵活调配,更好地服务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天然气供应应急调峰,进一步助力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和提升天然气保供能力,有效解决能源供应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问题。

  为积极融入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布局,提高“双碳”背景下LNG能源的综合利用,盐城“绿能港”充分利用盐城地区“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发展资源禀赋,深化构建多元化能源体系新格局,延伸LNG产业链长度,规划了冷能利用、冷水养殖、燃气发电等项目,在保障长三角经济带和淮河流域经济带天然气充足储备的同时,不断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转型,促进区域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地方经济活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远期,盐城“绿能港”二期项目还规划了多座自主设计的27万立方米LNG储罐及配套工程,打造国家千万吨级液化天然气储运基地,在保障国内天然气稳定供应的同时,不断推动国家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