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938.SH)发布2022年A股年度报告。今日又发布了2022年度港股年报和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股票代码:00883.HK)。报告期内,原油价格高位震荡,中国海油紧抓机遇,在增储上产、技术创新及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2.3亿元,同比上升71.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7.0亿元,同比增长101.51%。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油高度重视股东回报,持续维持高比例分红。据悉,公司已派发中期股息0.7港元/股(含税),建议末期股息0.75港元/股(含税),A股和H股股息率分别高达8.33%和14.29%(以2022年12月31日收盘价为基准),股息支付率高达43%,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
增储上产叠加“低成本”优势,盈利水平领先
2022年,全球原油消费需求持续复苏,叠加地缘局势持续紧张,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并保持高位震荡。作为我国海上油气主要生产商、世界最大的独立油气勘探开发公司之一,中国海油紧抓机遇,顺势而为,一方面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另一方面持续巩固“低成本”优势,实现了高油价周期的效益最大化,业绩表现领先行业。
在油气勘探方面,中国海油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力度,全年共获得18个发现,成功评价28个含油气构造,将净证实储量提升至62.4亿桶油当量,储量替代率高达182%,储量寿命稳定在10年;产能提升方面,公司不断推进新产能建设,油气产量快速提升至623.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加8.9%,创历史新高。具体来看,公司全年实现9个新项目顺利投产,40余个产能项目在建。其中,渤海油田稳居中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南海东部油田提前达到上产目标,海外业务发展质量显著提升,陆上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大幅上涨。
在加快增储上产步伐的同时,中国海油不断巩固“低成本”优势,将成本管控贯穿于勘探、开发、生产的全过程,桶油主要成本降低至30.39美元/桶油当量,相较于2014年相同的油价环境,公司桶油成本大幅下降28.2%,盈利能力大幅提升135.3%。领先的成本优势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令中国海油在穿越油价大周期中展现出了更强的盈利性。
资料显示,随着陆上资源储备的减少,油气开发勘探区域重心逐渐转向海域。据《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预计,2022年海洋石油将贡献全年中国石油增产量一半以上。中国海油主导中国海域勘探开发,储量丰富,具备显著的资源优势,有望成为未来油气开采的主力军。中国海油表示,2023年将继续加大勘探力度,预计净产量目标为650百万至660百万桶油当量,预计资本支出达1000亿至1100亿元人民币。公司高强度的资本开支将为未来产能提升和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引领海上油气资源开发
“增储上产”目标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中国海油持续的技术创新。近年来,中国海油不断攻克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为公司经营绩效创历史新高、成为国内油气增储上产“主力军”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达52.45亿元,同比增长22%,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竞争优势。
具体来看,在勘探突破方面,公司创新开展太古界潜山关键成藏条件研究,有效指导在渤海海域发现中国近10年首个整装超亿吨级轻质油田-渤中26-6;通过科技攻关建立天然气成藏新模式,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实现松南-宝岛凹陷半个多世纪来的最大突破。
在资源开发方面,公司加大注采一体化、高温安全控制、长效防砂等关键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规模,大幅提升了开采效率。中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特超稠油油田旅大5-2北油田投产,渤海稠油热采产量突破50万吨。
凭借强大的技术体系支撑,中国海油攻克了多个世界级难题,不断引领中国海上油气的勘探开发。中国首套深水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在东方1-1气田东南区及乐东22-1气田南块开发项目示范应用,引领中国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核心技术装备水平迈上新台阶;中国首套自主研发浅水水下生产系统在渤海锦州31-1气田成功投产,创新浅水海油油气田开发模式;“深海一号”半潜式生产平台关键设备自主化率提升,支撑“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高效开发。
在此基础上,中国海油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员成本,巩固成本优势。其中,恩平15-1油田群建成投用国内首个海陆一体化协同运营原油生产平台,全年累计实现台风模式生产近300小时;海南东方作业公司实现无人值守、少人化改造,东方终端生产操控中心、5G+工业互联网全面推广应用,实现了海上人员的优化配置。
海上风电项目“多点开花”,构建低碳发展新格局
“为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和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我们会全力以赴。这也是适应新形势下能源低碳转型发展。”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先生在业绩会上表示。
在ESG报告中,中国海油将“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纳入了公司发展战略,并将新能源业务列入公司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环节。据悉,公司拟将资本开支的5%-10%用于发展新能源业务。根据规划,到2025年,公司将力争获取海上风电资源500万-1000万千瓦、装机150万千瓦,获取陆上风光资源500万千瓦,投产50万-100万千瓦。公司将在实现自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其中,海上风电与公司主营业务具备较高的契合度,成为了中国海油新能源业务的主攻方向。2022年,公司重点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首座离岸距离100公里以上、水深100米以上的“双百”漂浮式风电平台完成浮体总装;中国首个直接为油田生产设施直接供电的分散式风电项目蓬莱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式启动;中国海油首个大型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海南CZ7海上风电示范项目获得核准;公司已成功获取上海金山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
近年来,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将成为海洋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支撑。根据《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在中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海上风能在沿海省份的发电量占比有望从2022年的2%提升至2050年的近20%。中国海油将借助自身在海上油气开发的技术、经验及配套产业链,成为海上风电深远海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除此之外,中国海油在节能减碳方面也动作频频,争当能源行业绿色环保的“模范生”。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海油2022年ESG报告,公司全年累计实施50余项节能改造项目,总投入资金3.6亿元,实现节能量27.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59.7万吨。年内,中国最大规模的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顺利投用,预计用电高峰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万吨。同时,公司不断突破二氧化碳封存利用新技术,公司自主设计的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在恩平15-1生产平台已完成安装,中国首个海上千万吨级CCS/CCUS集群示范项目启动实质性研究工作;公司已正式启动重大科技项目新型能源开发与CCUS关键技术研究,将以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谈及未来发展,中国海油表示,将继续以增储上产为动力,以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公司为目标,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优异的成绩回馈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