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江苏租赁(60090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股价式微 分红豪爽:江苏租赁被谁“淘空”?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2-27  江苏租赁内幕信息

来源 :华祥名搜神记2022-02-27

  公司高负债曾超700亿元,但仍豪气分红,如今股票一跌再跌;而这家国资背景的董事长年薪却高达280万,这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原创|商业大咖社

  全国首批获取金融许可证、首家进入银行间拆借市场、首批获准发行金融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首家获银保监会批准保险资金资产支持计划的金融租赁公司。

  拥有这么多“全国之首”,它却是一家鲜为人知的公司,即使在江苏本地也很少人知道。不过这并不影响它是一家公共公司。

  查阅这家叫“江苏租赁”的公司公告(全称为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发现它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有国企、银行、投资机构、国外租赁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江苏省国资委,毫不夸张的说,如此豪华的股东背景,80%的A股上市公司都难以望其项背。

  很多人也许还不知道的是,作为一家老牌金租公司,江苏租赁的业绩表现也足以让人眼前一亮。2014-2020年,江苏租赁营收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24%和21%,ROE高达15%。而2021年前三季度,江苏租赁实现营业收入29.38亿元,同比增加3.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7亿元,同比增加11.54%。

  

  但令人更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家基本面很“硬朗”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却始终找不到存在感。

  经历了持续多年的股价下跌之后,如今的江苏租赁,股价早已跌破发行价,截至2022年2月25日收盘,最新股价仅为5.11元/股,相比于上市之初11.96元的历史最高价,市值已经“腰斩”。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披着“白马股”外衣的江苏租赁在资本市场节节败退,遭到投资者的鄙弃?

  1

  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已久的江苏租赁一直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存在,以至于很多人第一次对江苏租赁产生深刻印象,是源于其2020年年报的“豪气”分红。

  2021年4月30日,江苏租赁公布2020年年度分红实施方案:以本公司总股本29.87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税后2.7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8.96亿元。

  梳理财报发现,这是该公司上市以来最大“红包”,且分红占比也创出最高纪录,分红总额同比增长25%,远超公司去年18.56%的净利润增速。①

  值得一提的是,在净利润增速并不亮眼的情况之下,江苏租赁在高负债背景下坚持大手笔分红的举措,则加重了市场的质疑。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江苏租赁负债合计分别为480.12亿元、563.66亿元和682.80亿元,同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亦居高不下,同期分别为81.34%、82.45%和84.00%。②

  与此同时,江苏租赁还出现了现金流和净利润相背离的情况。2018年至2020年,江苏租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4.91亿元、12.21亿元和-10.80亿元,现金流量净额三年累计为-73.5亿元。③

  在公司高负债经营,赚钱能力并不突出的背景下,江苏租赁管理层仍然抛出巨额分红计划,显然这些大股东关心自身的利益更甚于公司的长久发展。

  而事实上,从江苏租赁的流通股股东结构来看,如此诱人的分红也多数流进了“自己人”的腰包,其中,江苏交通控股一家就能拿走近2亿元现金,而二股东南京银行也能从中分得约2亿元。

  在专业人士看来,比起减持而言,高比例的分红也不失为大股东套现的一种合法手段,大股东持有的股票一般属于原始股,如果减持,可能要支付更高的企业所得税,巨额分红对于大股东而言更有利于节税,“套现”非但没有舆论压力,反而会有着更高的资金效率。

  再结合上市以来江苏租赁背后资本的诸多减持行为,分红的“真实”目的似乎一目了然。

  2021年6月11日至9月10日期间,公司股东堆龙荣诚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堆龙荣诚”)还曾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票733.46万股,累计减持金额高达3795.18万元。

  再往前,自江苏租赁2018年3月上市以来,作为公司第6大股东的堆龙荣诚对公司的减持行为就像是家常便饭,累积套现金额高达6.69亿元。④

  一个缺钱的公司,为什么还要打肿脸皮充胖子进行高派现呢?分红的逻辑,难道不应该是用于企业更好地长远发展?

  2

  立足于“服务中小、服务三农、服务民生”的江苏租赁,长期走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风口上,但或许也正是由于其独特的业务模式,使投资者对其发展前景一直抱有争议和质疑。

  据公共资料显示,江苏租赁以“厂商租赁”为主要经营模式,业务过程中与厂商和经销商深度合作,深耕各个产业并严选优质中小客户,当前,江苏租赁已在农业机械、印刷包装、工程机械、医疗、教育等细分领域取得了先发优势,并在进一步拓展清洁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

  作为“厂商系”的金租公司,江苏租赁这样的打法与银行系的大客户经营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银行系租赁公司,资产规模通常较大,业务模式主要来自于飞机、轮船等高价值固定资产,或许是为了避开与“大块头”们竞争,又或许是为了树立差异化的发展定位,江苏租赁选择另辟蹊径,“做小做散”,业务呈现出大批量、小单化的特点。

  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本没有错,但江苏租赁似乎忽视了一点——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之下,小微企业发展面临外部环境的多重约束,风险承受能力偏弱,在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情况下,容易将风险“转嫁”给相应的金融机构,而江苏租赁则是首当其冲。

  可以明显的看到,在疫情发生后,我国传统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受到了较大影响,这些行业里有很多都是小微企业。许多企业在延迟开工、停摆或注销的情况下,流动性风险凸显,导致信贷风险积重难返。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在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同时,往往需要多一分谨慎。

  但与行业普遍做法截然相反的是,江苏租赁不仅没有逐步调整信贷投放结构,而是选择“孤注一掷”,中小微型客户的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占比常年维持在80%到90%左右,这显然不利于公司的均衡稳定发展。

  3

  可以看到,“过度”聚焦于中小客户,虽然没有给江苏租赁带来实打实的损失,但好像已经给公司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

  翻阅财报可以发现,2018年上市以后,江苏租赁的“关注类”应收融资租赁款便开始大幅上升,这也被外界视之为一个不太乐观的信号。

  2017年年底,江苏租赁的关注类应收租赁款余额为4.36亿,2018年则上升至17.52亿,2019年继续攀升达29.51亿,而在2021年三季报中,这一数据已经上升至36.49亿元,占比应收租赁款余额高达3.93%。

  

  (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三季报)

  与此同时,江苏租赁的“坏账率”也处于明显上升趋势,从2018年的0.79%,上升到2021年三季度的0.91%。

  尽管“正常、关注”两类科目在会计处理中不归为不良资产,但两类指标同向上升,这种情况就比较值得投资者玩味了——这些投放出去的资产,到底怎样才能算的上是“关注”级?“关注级”贷款对应的这批订单,在未来到底有多高的损失可能?

  要知道,在当今市场上,银行股的财报大多很亮眼,但估值却长期处于低位,正是因为很多投资者认为部分银行的坏账率“被低估了”,关注类贷款的变动,也被投资者视为考察银行贷款真实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关注类贷款大幅上升的银行,机构投资者也会避而远之。

  而如今,业务模式与银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江苏租赁,似乎也未能在这一科目上真正打消投资者的质疑。

  再来看江苏租赁的整体业绩,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收入29.38亿元,同比上升3.75%;归母净利润15.77亿元,同比上升11.54%。

  乍一看,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勉强说得过去,毕竟在稍显不利的行业大环境下,利润增速勉强跑赢了营收,但仔细一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发现公司还是“翻了车”。

  其中,公司2021年三季度实现主营收入9.09亿元,同比下降6.29%,其中,作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利息净收入同比出现2.58%下降,仅录得8.28亿元。

  

  (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三季报)

  究其原因,江苏租赁曾官方解释为“受到疫情影响,部分业务增速放缓”,而查阅财报数据可以发现,在整个2021年上半年,江苏租赁的经营表现其实并未“失速”,应收融资租赁款余额增加123亿元,区域线业务投放规模同比增长380%。甚至,公司合作经销商数量还从去年底的632家增加至2021年中的1000家。

  

  (数据来源于开源证券研报)

  那么为何,江苏租赁在2021年三季度的业绩增长却不及预期?

  在财报中,江苏租赁曾经提示过投资者,利差下行是受到“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但根据江苏租赁自己的说法,定位于中小客户的好处之一,是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

  显然,三季度公司在拥有更多客户和经销商的情况下,收益率反而大幅下滑,公司难以有效掌控利润的实际状况,已经与公司的说法相悖了。

  4

  除此之外,江苏租赁财报中待解的谜团还有很多。

  譬如,前三季江苏租赁利息支出共计18.9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上涨4.32亿元,涨幅达29.55%。

  同时,在其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则大幅上升,由年初的5.02亿元上升至16.73亿元,增长达2.33倍。

  在负债端,2021年前三季度,江苏租赁短期借款规模也上涨明显,由2.61亿元飙升至23.71亿元。

  

  (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三季报)

  在江苏租赁利息净收入增长放缓同时,其利息净支出,短期借款等科目却发生了大幅上升的情况,这不免会迫使公司的财务压力陡增。

  按理来讲,在净利差收窄,资产收益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之下,公司理应适当调整财务结构,削减“三费”支出,做好“过冬”的准备,但江苏租赁却要反其道而行之,背负着较高的财务成本大量“补血”,意欲何为?

  而在2021年半年报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江苏租赁表示,公司一年以内有息负债占比偏高,而融资租赁项目的存续期一般在三年以上,资产与负债间存在一定的期限错配。目前公司已通过拓展融资渠道筹措中长期资金、合理安排租金计划等方式改善资金结构,但仍要时刻关注因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半年报)

  可见,由于过往的发展方式过于激进,江苏租赁正在竭力避免“入不敷出”的问题,而这恰恰也反映出公司对财务杠杆的使用存在问题。

  亡羊补牢,真的犹未为晚?

  5

  实际上,尽管公司在国内金租市场已经驾轻就熟,但江苏租赁自身在经营管理上也有存在着不少问题。

  2017年4月11日,银监会江苏监管局公布了对江苏金融租赁的行政处罚,因其在经营过程中违规为地方政府提供融资,被罚款30万元。⑤

  两年之后的2019年,江苏租赁又因为“以公益性资产作为租赁物,违规提供融资”被罚款50万元,其董事长熊先根也因对违规提供融资“负有领导责任”而被警告并处以罚款5万元。⑥

  而管理层“不作为”,纵容上市公司肆意挑战制度红线的背后,江苏租赁却亮出了行业靠前的薪酬水平。

  据披露,报告期内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合计2151.42万元。其中,董事长熊先根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280万元,董事、总经理张义勤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277.2万元,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张春彪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219.74万元,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周柏青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206.85万元。

  

  正常的公司高管薪酬,应该和业绩增长水平、行业水平等因素挂钩,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报酬机制和激励机制才是比较公允的。而在江苏租赁发展陷入瓶颈,违规经营问题不断,资金需求较为紧张之际,上市公司高管却“躺赚”数百万的薪资,这似乎已经构成了对其他股东、债权人以及诸多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另一种侵害。

  业绩向上,股价向下,江苏租赁的发展遇到“背离”并非偶然。在没有解决好公司在业务模式、经营治理、股东责任等层面的问题之前,江苏租赁的低谷期或许仍要持续下去。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