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妙可蓝多(60088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市值三年蒸发365亿,反式脂肪酸引热论 “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卖不动了?

http://www.chaguwang.cn  2024-05-27  妙可蓝多内幕信息

来源 :山东财经头条2024-05-27

  近日,一则“妙可蓝多反式脂肪酸”的新闻登上热搜,在网上引起热论。有网友发帖称,妙可蓝多产品中含有的食用油脂制品是反式脂肪酸,而其未对该成分进行标注。这一言论所引起的大量讨论,使其产品陷入争议。

  除此之外,“妙可蓝多市值三年蒸发365亿”的词条也于近日出现在热搜上,处于盈利困境中的妙可蓝多,还面临着多重挑战——行业竞争加剧的同时,整个奶酪市场也呈现出萎缩态势。曾经在奶酪界火“出圈”的妙可蓝多,如今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种种压力下,“奶酪第一股”的辉煌之路还能走多远?

  (有消费者在挑选奶酪片等产品)

  “反式脂肪酸”上热搜引争议

  “妙可蓝多,妙可蓝多,奶酪棒,奶酪棒”。简单直接的广告语搭配上《两只老虎》的洗脑旋律,曾经频繁出现在电梯内等各种广告区位,吸引一众家长带着孩子尝鲜购买。“妙可蓝多反式脂肪酸”热搜一出,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据媒体报道,妙可蓝多奶酪制品的配料表中包含的“食用油脂制品”实际就是反式脂肪酸的另一种叫法。有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发生率有一定关系,婴幼儿摄入反式脂肪酸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太可怕了”“以后可以彻底避雷了”,舆论在一时间喷涌而出,不少网友和家长在词条下留言表示了自己的担忧,纷纷质疑妙可蓝多的食品安全问题。

  虽然按照相关规定,若食品中不使用氢化油,则不必标注反式脂肪酸,但妙可蓝多此举仍令部分消费者不满。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针对此质疑联系了妙可蓝多官方,但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记者又咨询了妙可蓝多官方旗舰店客服,客服称“妙可蓝多产品制造全程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品生产过程未添加反式脂肪酸,成品检验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要求。”与此同时,记者还注意到,在部分产品详情页的“问大家”一栏中,有消费者向其他已购买过的消费者提问有关“反式脂肪酸”的问题,也有消费者直接在此栏中寻求配料表的图片。

  食品安全问题屡遭投诉

  带着对配料表的疑问,记者来到了济南市历下区一大型商超的冷藏区域。各个品牌的奶酪制品占据了近一整面冰箱,其中妙可蓝多品牌的奶酪棒、马苏里拉奶酪等产品数量充足。记者分别查看了奶酪棒等产品的配料表,未发现“食用油脂制品”这一项。妙可蓝多对奶酪棒也进行了各种品类的区分,如金装奶酪棒、有机奶酪棒等。部分产品还在外包装上标注了“0%防腐剂”“0%甜味剂”等字样。网购平台妙可蓝多官方旗舰店,一款名为“精制马苏里拉奶酪碎”的产品详情页内,列出了产品配料表,“食用油脂制品”出现在配料表内,且位置在一众配料中较为靠前。“孩子比较爱吃奶酪棒,说实话它的价格不算平价,但是因为富含的营养比较多,我会时常从各个渠道购买一些。之前很少留意配料表具体包含哪些,如果最终确定了其含有反式脂肪酸,我可能会考虑不再回购了。”有消费者这样向记者表示。

  (货架上的妙可蓝多奶酪棒)

  “反式脂肪酸”事件牵动了无数消费者的心,黑猫投诉上,妙可蓝多也屡次因为食品质量、有异物等问题被投诉。2024年1月,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称:“1月4日在线下超市购买一包妙可蓝多,咬了一口,发现有黄色毛发异物。”

  无独有偶,2024年3月,有消费者发起类似投诉:“3月4日我在妙可蓝多官方旗舰店下单了一份妙可蓝多成长奶酪杯,3月20日吃的时候发现奶酪里有黑色异物”。2023年,也有消费者称“2023年10月26日下午在超市购买了一包妙可蓝多奶酪棒,回家后打开发现奶酪棒有异物,黑色的,扣开看是嵌在食物里的,像是黑色的小绒毛,希望妙可蓝多官方给予我解释并赔偿”。此外,还有消费者投诉“妙可蓝多奶酪棒虚假宣传”“超市购买的妙可蓝多奶酪棒在保质期内质变”等问题,部分投诉一直处于“处理中”状态。

  业绩遭遇滑铁卢

  妙可蓝多奶酪棒在近几年频繁出现在消费者视野中。据信息显示,上海妙可蓝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11月,于1995年12月在A股上市,其法定代表人为柴琇,注册资本约5.14亿人民币。对外投资信息显示,该公司持股的14家企业中9家为存续状态,包括海南新芝仕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妙可蓝多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吉林省广泽乳品科技有限公司等。记者从官网发现,妙可蓝多形成了包括即食营养奶酪、家庭餐桌奶酪和餐饮工业奶酪三大系列在内,拥有奶酪棒、奶酪片、马苏里拉奶酪等产品矩阵。

  成分受争议之外,妙可蓝多也在经历着奶酪行业增速放缓的考验,逐渐走入经营困境。记者了解到,2016年借壳上市的妙可蓝多,不仅成为国内“奶酪第一股”,业绩也迎来了飞速提升。2018年到2021年,妙可蓝多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24.82%、42.32%、63.2%、57.31%,净利润同比增幅基本超过了100%。

  然而,财报显示,2023年妙可蓝多营业收入为40.49亿元,同比下降16.16%;归母净利润为6344万元,同比下降53.9%,另外净利润率也下滑了45.01%,为近三年最低。这是妙可蓝多自2016年借壳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的双降。2024年第一季度,妙可蓝多营收持续下滑,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9.50亿元,同比下降7.14%。在营收方面,有分析指出,“重营销、轻研发”或许也是致使妙可蓝多“卖不动”的原因之一。

  据悉,在2021年5月底冲上84.5元每股的最高点后,“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就在走下坡路,截至4月11日收盘每股只有13.3元,不到三年时间总市值蒸发365亿元至68.3亿元。

  竞品增多挤压市场份额

  几年前,奶酪棒从儿童市场迅速崛起,凭借“高钙”等卖点,不少家长十分乐意为其买单。据了解,奶酪棒几年前成为“现象级”产品,其关键配料是干酪,但当时产品的干酪含量参差不齐,消费者选购有一定难度。自2022年12月30日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规定了干酪最低用量,依照新标准和市场监管政策,添加50%以上干酪的产品明确为再制干酪,干酪添加量仅在15%—50%的产品应叫干酪制品。据此,新国标或令妙可蓝多的原料成本有所提升。此外,当前乳酪消费疲软也是妙可蓝多业绩下滑的一大原因。

  成本上升、消费市场“降温”,对妙可蓝多来说,堪称“重击”。记者注意到,妙可蓝多CEO柴琇在2024年中国企业家商界木兰年会上曾表示,“去年我的财务报表不好,我也很难过,我们股票从84块钱跌到今天不到13块钱,几十亿身价没有了”,她说,“这个过程,我也在反思,特别是去年业绩,就是因为供应链问题,成本上涨了过亿”。

  柴琇透露,妙可蓝多已经在奶源供应链上找到不完全依赖进口的办法,其也在打造妙可蓝多的企业品牌护城河。她说,“希望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我们的成本优势也能打造出来,成为另一道企业护城河。”

  随着其他奶酪品牌的创新与崛起,加之消费市场的变化,妙可蓝多逐渐走入困境,急需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表示,妙可蓝多的业绩下滑属于意料之内,目前消费市场发生变化,奶酪是高价值产品,不是刚性需求,受影响更大。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军奶酪赛道,也挤压了妙可蓝多的市场份额。近几年进入奶酪赛道的“玩家”越来越多,很多“巨头”跃跃欲试。从整体来看,未来整个奶酪市场会进入一个全方位、多维度、强竞争的阶段。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