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妙可蓝多(60088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净利下滑11.7%收入增速放缓,妙可蓝多奶酪棒不好卖了?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4-07  妙可蓝多内幕信息

来源 :标点财经2023-04-07

  2022年,妙可蓝多实现营收48.30亿元,增速大幅放缓;净利润则降至1.71亿元,为2019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2022年,部分乳制品企业日子不太好过。期内,熊猫乳品(300898.SZ)归母净利润预计下滑至0.42亿元—0.53亿元;燕塘乳业(002732.SZ)营收与净利双降,收入同比下降5.5%至18.75亿元,净利润则同比下降约35.0%至1.01亿元。但在已披露业绩的乳企中,也有表现稳健者。如天润乳业(600419.SH)收入同比增长14.3%至24.1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4.8%至2.01亿元。

  相比而言,上海妙可蓝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妙可蓝多,600882.SH)同年业绩表现不甚乐观。年内,公司实现营收48.30亿元,增速大幅放缓;净利润则降至1.71亿元,为2019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利润下滑,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有关。而成本承压下,使得公司毛利率也同比减少4.0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妙可蓝多贸易产品、液态奶业务收入均为负增长,拖累公司整体增速。营收大头奶酪业务收入虽录得16%增幅,但主要是家庭餐桌、餐饮工业系列产品的高增速贡献,此前几年收入激增的即食营养系列却出现下滑。同时,公司近几年持续扩大产能,但奶酪业务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其中尤以核心产品奶酪棒下滑显著。

  针对原材料价格、产能利用率以及新品推出等情况,《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至该公司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更名后净利首次下滑

  妙可蓝多是由“广泽股份”于2019年3月更名而来。该公司以“奶酪就选妙可蓝多”的Slogan正攻占消费者心智,作为现象级增长的大单品奶酪棒也开始贡献业绩增量。

  据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由17.44亿元增至44.78亿元,三年收入增速均为“中高双位数”。伴随着收入增长,公司净利润也由0.19亿元激增到1.94亿元,尤其是2020年、2021年利润增速达到三位数。

  但这一业绩喜人情况,却在2022年戛然而止。根据年报,2022年妙可蓝多实现收入48.30亿元,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7.8%;净利润则同比下滑11.7%至1.71亿元,是公司更名后首次负增长。

  年报显示,利润下滑主要是受交通物流不畅、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加剧以及消费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该公司主营业务按照行业分为乳制品加工、乳制品贸易。前者2022年的营业成本为26.12亿元,后者为5.63亿元;前者增幅25.1%,后者降幅16.7%。

  拆分成本项,乳制品加工的成本包括材料、职工薪酬、折旧、制造费用以及运费等,材料是成本大项。本报告期,材料成本21.35亿元,比上年多出4.39亿元;公司募资新建金山工厂,由于从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逐步建成转固,以致于折旧大幅增至1.05亿元,比上年增长过半,增幅最大;运费仅略增290万元,增幅不到3个百分点。

  且由于贸易收入减少,乳制品贸易的运费更是大幅下缩至19.90万元。也就是说,成本压力主要还是来自原辅材料。成本承压下,乳制品加工的毛利率下滑明显,也拉动公司整体毛利率走低至34.15%,比上年减少4.06个百分点。

  妙可蓝多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奶酪棒生意难做了?

  年报另一直观变化是,奶酪棒销售“滞增”。

  儿童奶酪棒这一单品形式最早是由百吉福于2004年推出,但彼时营销宣传较少,产品也不温不火。2018年妙可蓝多进军儿童奶酪棒行业,同时大力营销;凭借出色的产品力和营养健康等卖点,奶酪棒很快就成为继马苏里拉后又一过亿大单品。

  根据财报,2019年公司奶酪业务实现收入9.21亿元,其中核心产品奶酪棒就贡献4.96亿元收入。此后,妙可蓝多推行“聚焦奶酪”总体战略,奶酪业务更是一路“狂飙”,仅用了一年收入规模就突破20亿元,2021年又再上台阶至33.35亿元。

  这其中以奶酪棒为代表的即食营养系列产品出力不少。上述两年,该系列贡献收入14.72亿元、25.13亿元,增速达165.9%、70.8%,占奶酪业务收入均在七成以上。但进入2022年,该系列收入降至25.0亿元,增速为-0.55%。

  好在报告期内,妙可蓝多加大以奶酪片作为营养早餐的宣传,并开展社区团购业务;以及把握对进口品牌替代机会,家庭餐桌系列、餐饮工业系列实现较高增速,部分抵消即食营养系列的增速拖累。全年公司奶酪业务收入增速16.0%。而这两系列产品主要有马苏里拉奶酪、奶酪片、奶油芝士、稀奶油、奶酪酱等。

  有分析认为,2022年零售奶酪棒产品属于疫情受损,并预计常低温产品比例为1:3,常温预计收入6亿元以上,低温产品则较上年下降,主要是公司整体统筹常低温产品发展所致。

  不过,《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为了丰富奶酪产品种类,近年来该公司持续提升产能规模。2021年4月,位于上海金山的第五间工厂建成投产;同年,妙可蓝多还向内蒙蒙牛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用于“上海特色奶酪智能化生产加工项目”(下称上海特色奶酪项目)、“吉林原制奶酪加工建设项目”等。

  数据显示,2020年妙可蓝多的奶酪产能、产量为3.78万吨、3.58万吨,产能与产量均较上年大幅增长,产能利用率为94.69%。此后两年,奶酪产能仍保持高增态势,2022年产能已达13.41万吨,但产能利用率却递降至52.89%。产量提升,远跟不上产能扩张。

  分产品来看,2020年至2022年,核心产品马苏里拉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8.48%、65.41%、79.52%,奶酪棒为98.90%、76.21%、42.86%。显然,大单品奶酪棒的产能利用率已腰斩过半。

  事实上,年报披露当日,妙可蓝多还发布公告延长上海特色奶酪项目实施期限。延期原因是外部环境、项目建设需要启动的替代优化方案工期相对延长,以及优化产品细分品类或包装形式以提高产品适销性。

  妙可蓝多2022年奶酪产能产量情况(单位:吨、%)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亟待寻找下一风口

  根据Euromonitor数据,中国零售端(C端)奶酪市场2022年的市场规模为143亿元,2008年至202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4.4%,远超乳业其他品类。且由于中西餐饮融合、西式餐饮方式的渗透不足,目前我国的人均奶酪消费量并不高,潜在市场容量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该数据还显示,2022年妙可蓝多在零售市场以32.7%的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国内前五大品牌合计市占率在五年间增至67.7%。但也需看到,一方面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新入局者在不断涌入。

  仅奶酪棒,在淘宝平台就有妙可蓝多、伊利、奶酪博士、吉士丁、妙飞、喵小侠、小鹿蓝蓝等多个品牌。产品面临严重同质化,且零售奶酪增速放缓的趋势下,公司或急需寻找下一个风口、下一个大单品提振业绩。

  此外,据五矿证券研报,中国上市乳企主要从事C端业务,外资企业更重视渠道、但在本土化营销和品牌建设上的关注度远不如国内企业;但在B端市场,百吉福、安佳、乐芝牛等国外奶酪品牌进入中国较早,B端外企为主流。也就是说,想要与外企争夺B端市场,妙可蓝多国产替代之路或还很长。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