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炬高新(600872.SH)持续了8年的股权争夺战终于落幕,通过不断举牌上位的“野蛮人”宝能系败走麦城失去了大股东之位,而中炬高新将出现1995年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2月16日晚间,中炬高新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润田”)所持公司1.53%股权将被拍卖。
目前,中山润田持股比为13.75%,仍为单一大股东。但是,第二大股东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炬集团”)与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合计为15.48%,已经超过中山润田。
这场持续了8年的股权争夺战或将以姚振华控制的中山润田失去控股股东之位而告终。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股东之间的股权争夺,受伤最大的仍然是中炬高新。这几年,资产收购遭反对失败,定增募资遭反对失败,在同行业快速发展布局之时,公司发展近乎停止。
2022年,根据业绩预告,中炬高新亏损最高为6.14亿元,这也是公司首次亏损。
金龙鱼、鲁花都已入局酱油市场,行业竞争加剧,中炬高新的危机来了。
鼎晖系助力宝能系败退
被动减持继续,姚振华打造的宝能系节节败退。
根据最新公告,今年3月21日至22日,中山润田所持中炬高新1200万股股份(约占总股本1.53%)将被搬上阿里巴巴司法拍卖网络平台的货架。
此前,这部分股权已经拍卖过一次,因卖竞得人深圳讯方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未按时缴款,法院重新拍卖。
2月16日,中炬高新披露,由于与中航信托借款合同纠纷,中山润田于去年10月披露被动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3.95%股权。截至2月15日,已减持1.30%股权,减持计划尚未完成。
目前,中山润田对中炬高新的持股比为13.75%,已经退出了第一大股东之位。
与之对应的是,公司第二大股东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合计为15.48%,超越中山润田成为第一大股东。
这是时隔八年,火炬集团重新夺回第一大股东之位。
2015年,姚振华打造的宝能系,在资本市场上似乎是如日中天,掀起腥风血雨的宝万之争(宝能、万科),血洗南玻A,从火炬集团手中“抢走”中炬高新控制权。
当时,火炬集团曾准备反击,但这一计划最终没有实施。2018年,前海人寿将所持中炬高新股权转让给中山润田,成为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2019年,姚振华正式入主中炬高新,成为其实际控制人。
在这一过程中,火炬集团一直没有动作。
变化始于2021年四季度,宝能系的流动性承压问题日益突出,中山润田所持中炬高新的股权持续减少。2021年三季度末,其持股比为25%,到今年一月底为13.75%。
宝能系所持股份持续减少,火炬集团趁机收复失地,助力来自鼎晖系。
去年7月,上海鼎晖隽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鼎晖隽禺”)首次出手增持,四个月后,再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此外,鼎晖隽禺的一致行动人鼎晖桉邺、以及二者的关联方CYPRESSCAMBO,L.P.通过认购流通A股收益权,持有公司0.83%股权。
截至今年1月17日,鼎晖隽禺的一致行动人等合计持有中炬高新4.61%股权。
随着鼎晖系与火炬集团的结盟,中炬高新的大股东之位变更,火炬集团终于重新夺回了公司第一大股东之位。
姚振华也曾想保住大股东之位。2021年6月,中炬高新曾披露,中山润田拟增持不低于1%股权,结果,仅增持0.08%股权。原因为,中山润田及其关联方出现资金流动性问题,未能履行相关增持计划。
2月7日,宝能汽车、宝能集团等公司及姚振华,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约17.59亿元,执行法院为广州中院。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去年以来,宝能系所持南玻A、韶能股份等股份均在减少。
市场人士判断,宝能系陷入流动性危机,收缩回血是趋势,姚振华败退中炬高新的可能性较大。
资产五年止步行业掉队
一雪前耻,火炬集团有望重新上位,但中炬高新已经被耽误了。
作为“千年老二”的中炬高新,虽然与“酱茅”海天味业差距较大,但曾稳居在行业第二的位置上,但如今,行业“老二”的地位已然不保。
资产规模方面,2017年底,中炬高新总资产为53.05亿元,2018年底至2021年底分别为59.84亿元、59.54亿元、66.59亿元、59.18亿元。2022年9月底,公司总资产为59.92亿元。2017年至2022年底,总资产并无明显变化。
同期,海天味业的总资产从163.36亿元增长至326.83亿元,翻了一倍。千禾味业总资产从11.96亿元增长至27.08亿元,也已经翻倍。
从经营业绩方面看,2017年至2021年,中炬高新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从4.53亿元增长至7.42亿元,累计增长约63.80%。
同期,海天味业的净利润从35.31亿元增长至66.71亿元,整整增加超过30亿元。
2022年,中炬高新的净利润预计为亏损3.14 亿元至6.14 亿元,同比减少10.56 亿元至 13.56 亿元,主要是对未决诉讼计提预计负债9 亿元至 12 亿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为5.56 亿元,同比下降 22.60%。这是中炬高新自1995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目前,海天味业尚未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千禾味业预计实现的净利润为3.10亿元至3.54亿元,同比增长40%至60%,扣非净利润3.05亿元至3.49亿元,同比增长 40%至60%。其扣非净利润与中炬高新的距离越来越小。
中炬高新为何会掉队?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宝能系入主后的资本运作多以失败告终。
2019年,宝能系筹划推动中炬高新斥资3.4亿元收购广东厨邦20%股权,实现全资控股,遭到反对而作罢。
入主之后,姚振华曾想加快推动中炬高新产业布局,抛出一份高达78亿元的定增募资方案,用于阳西基地300万吨调味品扩产项目。根据公司披露,这是当时调味品行业规模最大的定增募资,预计每年给公司带来收入204.09亿元、净利润51.57亿元。届时,中山润田持股比例上升至42.31%。
但是,实施这一项目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处置旗下房地产业务。最终,定增募资计划以流产告终。当然,这也与宝能系流动性危机爆发有关。
分析人士称,宝能系推动中炬高新的资本运作处处受阻,与二股东之间的暗战有关。
如今,火炬集团重新获得第一大股东之位,正式夺取控制权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其面临的挑战不小。一方面,酱油行业市场需求有所减少,另一方面,行业迎来新的入局者,金龙鱼、鲁花等相继推出了酱油等调味品。
被耽误了的中炬高新,靠什么保住“老二”位置并崛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