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炬高新(60087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中炬高新定增及300万吨扩产对公司市值的影响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8-23  中炬高新内幕信息

来源 :我这样一个韭菜2021-08-23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儿!”

  和嘴巴沾边的很容易出现大牛股并且行业永续,比如酒,奶,调味品,饮料等。谁让嘴巴好吃,且能成瘾呢。今天聊聊调味品里的老二——中炬高新。

  一,调味品市场

  1,小产品,大市场

  2020年,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为3950亿元,同比增长18.05%。

  2014-2020年,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595亿元增加至395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7.25%。

  产量方面,2020年我国调味品行业的产量为1627.1万吨,同比增长13.87%。2014-2020年,我国调味品行业的产量从739.1万吨增加至1627.1万吨,年均复合增速为14.06%。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调味品企业注册数量为90991家。2012-2020年,我国调味品企业注册数量从15620家增加至90991家,年均复合增速为24.64%。

  在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梯队是海天味业,营收200亿以上,第二梯队是中炬高新营收50-200亿之间,第三梯队是15-50亿由加加,千禾,恒顺等,剩下的就是一些小厂。

  总结:调味品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在扩容,大家一起把市场做大做强,这样有利于市场发展。行业产量和市场规模都在稳步提升,制约其发展的有人口因素,菜品多少的因素。即多少人吃多少菜决定了市场的增量。

  2,酱油行业

  酱油是调味品的主导,市场需求占比60%,其次才是其他调料。对于自身而言,现在养成的做饭习惯是炒菜必须放酱油,不放感觉味不对,这就是养成的口感成瘾性。

  酱油行业在2011年属于高速发展,两位数增长。2012年后低档换速,进入品质升级阶段。从21世纪初的酱油,到2005年前后的生抽老抽,再到2015年的鲜味酱油,再到现在零添加,有机酱油,酱油也一直在不断的进行品质升级。

  随着钱袋子越来越鼓,酱油也从低端向中端过渡,高端的也在增加。由原来5-10元的老抽升级为10-15的高鲜,一二线城市突破到15甚至30的零添加有机酱油。消费升级同样带动酱油升级,人民生活由温饱到美好生活的向往!

  根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0年酱油CR5为16.8%,其中海天味业7.3%。对标日本酱油市场,2020年日本酱油板块的CR5为74.30%,作为日本酱油龙头的龟甲万占比已达39.30%。我国酱油行业集中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日本目前人均酱油消耗量是9升,历史峰值为11升,我国人均酱油消费量7.14升,提升空间不大,酱油市场由增量市场逐步转换为存量竞争。

  3,其他调味品

  调味品市场分为酱油和其他,现阶段而言,酱油即将由成长期过渡到成熟期。而对于像料酒,蚝油,食醋等依旧处于成长的初中期阶段。像我们熟知的盐属于国家管控,曾经风靡的味精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结合调味本身特性来说,食醋和调味酱具有区域特色,很难做到全国化。你让一个山西人去吃香醋或者老醋,肯定会吃不惯的,这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蚝油是最有可能和酱油并列,可以在全国推广的调味品。

  4,消费渠道

  我国调味品消费渠道有餐饮,家庭和食品加工。其中餐饮端占比50%,家庭端占比30%,食品加工占比20%。

  餐饮端包括人们的外出就餐,连锁化,外卖。其中外卖在近几年贡献了相当大的份额。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外出就餐次数显著增加,这从我们身边都能感受到。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消费者外出就餐次数增加比例为51.80%;外出就餐次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比例为37.50%。也就是说近一半的人增加了外出就餐次数。

  连锁端近几年呈现增长态势,2015-2019年,我国连锁餐饮企业营业收入从1526.61亿元增加至2234.5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0.00%。门店数方面,2019年,我国连锁餐饮企业总门店数为495个,同比增长2.70%。餐饮连锁化的好处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味道一样的饭菜。

  外卖市场,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餐饮外卖收入与外卖消费者用户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91.01%与41.69%。外卖现在已经离不开了,尤其是在朋友在家聚餐,单身,年轻一代,外卖确实解决了实际需求。

  家庭端以商超,杂货店,电商为主。

  根据Frost Sullivan数据显示,

  2018年一线城市调味品年均购买次数16次,年花费239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了12%和20%。

  2018年二线城市调味品年均购买次数13次,年花费174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了9%和26%。

  2018年三线城市调味品年均购买次数11次,年花费138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了15%和34%。

  2018年四五线城市调味品年均购买次数11次,年花费125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了16%和20%。

  随着消费升级,人民钱袋越来越鼓,吃到饱转变为吃得好,将会继续推动调味品行业发展。

  原材料不再多述,原材料的成本上下行对公司影响不大,行业具有提价权。

  二,中炬高新主营业务及经营情况

  1,公司发展历程

  中炬高新是一家股份制改革的公司,于1993年成立,在1995年上市。

  总的来说公司调味品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确立调味品为主营业务。

  公司成立之初经营的配件制造,房地产等,在1999年收购美味鲜,开始进入调味品行业。2005年公司调味品营收占比提升至45%水平。

  第二阶段:2005-2012年品牌驱动,产能有序扩张。

  2006年公司出让中炬房地产全部股权,集中优势发展调味品项目。

  2007年公司明确厨邦品牌,进军中高端市场。

  2008年厨邦酱油被选为“人民大会堂宴用酱油”。

  2010年公司推出“厨邦酱油天然鲜,晒足 180 天”的广告标语,加大品牌宣传。

  2012 年,美味鲜(中山)基地四期项目陆续投产,形成 50 万吨的产能规模。

  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产能加速扩张,渠道布局全国化。

  阳西厨邦生产基地,2012年起建设,2014年首期投产;2017 年阳西美味鲜食品生产项目

  正式启动建设;中山基地在2020年开始改造升级。

  2019年3月公司提出五年“双百”目标,即从 2019 年到 2023 年,实现健康食品产业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年产销量过百万吨的双百目标。

  目前集团公司旗下有美味鲜,中汇合创,中炬精工三家主要业务控股公司。

  美味鲜主营业务是酱油,鸡精粉,食用油及其他调味品,2020年占据公司总营收的85%。成为集团公司的主要盈利点。

  中汇合创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拥有广珠轻轨中山站核心地段约1500 亩商住地是优质资产。

  中炬精工专业生产汽车、摩托车精密锻件以及机加工产品。

  中举高新95年上市,发行价8元,复权后现价价格四百多。

  2,公司经营

  主要从事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及其他调味品。2020 年整体生产量约 69.73 万吨,销售 69.64 万吨;其中酱油的销售额占业务总收入的 63.34%,鸡精鸡粉占比 10.02%,食用油占比12.23%,其他调味品占比 14.41%。

  目前拥有中山和阳西两大生产基地。目前拥有美味鲜和厨邦两个品牌,美味鲜中低端,厨邦中高端。目前公司主推品牌为厨邦,在弱化美味鲜品牌。

  从2020营收来看,房地产营收8736万,毛利31.17%。皮带轮及汽车摩托车配件营收5109万,毛利23.52%。调味品营收49亿元,占比96.23%,毛利41.51%。从营收来看,房地产和配件营收可以忽略不计了。

  调味品中酱油营收占比6成以上,鸡精鸡粉和食用油各占比1成左右。酱油增速为8.43%,食用油增速为35%,鸡精鸡粉增速为-6.2%,其他增速为22%。

  公司大本营在南部区域,营收占比42%,东北和中西北占比20%左右,北部占比15%左右。

  

  从整体营收来看,公司近三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毛利率由39.31%增值41.51%。酱油类保持10%左右的增速,毛利由44%提升到了48%。2018年公司外品类调味品开始增加,现在看来增速不错,保持20%以上的增速,毛利也由25%提升到了31%。

  近年来蚝油,料酒,酱类等其他类调味品增速迅猛,多品类的格局逐步形成。目前公司依旧以酱油类产品为主。

  酱油产业海天是老大,是中华老字号。厨邦酱油的前身是百年老字号,是在清末民初的香山酱园,建国后公私合营在1958年更名为石歧酱料厂,1989年更名为中山市美味鲜食品总厂。10年改制之后再2000年进行中外合资成立广东美味鲜公司,在05年申请厨邦注册,08年审批通过。

  厨邦的名字是在08年之后才开始用,但其前身已有百年历史。虽然比不上海天几百年的老字号,但也算是百年历史了。

  “厨邦酱油美味鲜,晒足 180 天”是帮厨的宣传口号,同时绿格子的标识“超级符号”也成为了品牌的标志。

  3,公司产能

  公司拥有中山和阳西两大生产基地,2020年公司整体生产量约69.73万吨,销售69.64万吨,处于满产满销的状态。这也和公司制定的生产模式有关,采取的是以销定产的方式。

  阳西帮厨生产基地2012年起建设,2014年首期投产,经过改造好,预计产能可达47万吨。

  阳西美味鲜基地2017年正式动工,预计到2023年达产,规划产能65万吨。

  中山基地在2020年开始改造升级,投资12.75亿元,预计2022年升级完成,年产能也将从现在的31.43万吨,提升到58.43万吨。

  4,公司渠道

  公司渠道端,以经销为主,直营为辅。

  2018年经销商数量864个,2019年经销商数量1051个,2020年经销商数量超过1421个,2021年1季度公司经销商数量1531个。

  截止2020年末全国地级市开发率达 89.02%,区县市场累计开发率 51.04%,是为数不多的拥有全国性网络的调味品企业之一。

  2020年,全年新增营销人员 300 余人,新增经销商客户 370 家,比年初数据分别增长 24.25%和 35.20%。全国区县级行政区开发率从年初的 38.3%,提升至 51%。

  从C端看公司区域扩张:

  从区域来看,南部区域虽然营收占比在降低,但依然是公司经营重要区域,2020年末,南部区域营收20亿。中西部地区,过去三年增速最快,也是公司重点扩张区域。公司在保证大本营的情况下持续向中西部和北部区域进行扩张,这两个地区将会在未来给公司最要增量。

  从公司的渠道覆盖程度来看,目前公司对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已经分别实现了乡镇渠道、县级渠道的覆盖,渠道渗透程度较高,公司会在继续强化一二级市场的基础上,向三四级市场下沉。

  

  从B端看公司提速:

  公司2013 年餐饮渠道的占比仅约 10%,截至 2019 年,该占比稳步提升至 29%的水平,在未来三年左右时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40%,而海天B端占比60%。

  公司战略:

  1,B端开发公司对经销商进行了分工,引入了餐饮经销商,直接对标B端餐饮。

  2,紧抓连锁餐饮企业,如海底捞,西贝等。

  3,建立厨师俱乐部,厨师训练营,培养认可厨邦酱油的厨师队伍。

  5,2021年重点工作之营收和渠道。

  营收目标61亿,同比增速19%;净利润9.85亿,同比增幅10%。

  渠道持续开发并进一步下沉,规划经销商1700个,持续加快非主销区空白市场的开发。

  二、中炬高新公司股东

  公司在 1995年上市之初发行总股本为1.11亿。

  2000年之前通过配股,送股时期股本达到了4.5亿。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用资本公积金向全体流通股股东按每10股转增股本11股,时期股本达到了7.24亿。

  2010年通过送股使其股本达到了7.97亿股。

  目前姚老板要进行78亿左右的定增,目前正在进行中,不知道结果如何。

  2015年9月宝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到目前为止宝能系占比公司25%股本,控股公司。

  在2018年完成董事会换届,6个常务董事席位中宝能占4席,宝能正式掌握中炬高新实际控制权。2019年3月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紧接着公司出台新的发展战略,提出5年双百的发展计划,并明确未来三年行动方案。

  在宝能系控股公司之后营收由2018年的38亿营收到2020年的49亿营收,增加29%。从2018年864个经销商到2021年一季度1531个经销商,增加667个经销商。姚老板虽“野蛮”但也干实事。

  从2015年宝能系入驻公司开始,就和国企二股东矛盾不断。姚老板的定增,卖地,聚焦调味业务受到二股东的反对。姚老板近期的定增就是为了实现彻底控股,公司一个股东说了算。

  

  三,中举高新财务状况

  1,资产负债表

  

  从2012年到2020年公司货币资金呈现增长态势,2020年末公司货币资金2.4亿,银行存款7.7亿,合计10亿货币资产。这些是可以直接从银行提取的资金。

  公司存货呈现逐年增加态势,仔细来看,其中房地产类的存货在10亿左右,占据存货约60%份额。导致公司周转天数远远大于行业均值,从周转天数来看,呈现下降趋势。

  

  其他流动资产主要是持有到期的存款。

  从公司的流动资产来看,可以直接用的资金达到了23亿元,占比流动资产的近6成。而存货里面有房地产的部分,配件的部分,之后单独列出在进行调味品的对比。从公司以销定产的模式来看,存货规模不会太差。

  在建工程里面大部分是调味品的建设,还有德仲广场写字楼,孵化器等其他房地产项目。无形资产不到2个亿,整体来看非流动资产,没有特别大的出入。

  负债端,短期借债3.6亿,信用借款3个亿;公司没有长期借款。应付账款主要是工程款和材料款,其中材料款3.3亿,公司对上游原材料具有一定议价能力。预收,工资薪酬,其他应付款变化不大。

  整体来看,公司的资产负债没有什么特殊事项,手握23亿现金及存款理财,还有一部分房地产业务。没有大额应收款,具有少部分应付款,存货里面需要对调味品和房地产进行分开,这个之后再谈。公司没有长期负债,有一些必须要付的债务,一共16个亿,不多,公司足够应对。

  2,利润表

  

  公司营收端总体来看比较稳定,近10年平均增速在15%左右,近3年呈现增速下滑趋势。营业利润和近利润平均增速在30%左右,可以说还是非常厉害了。

  成本方面保持在10%左右的增速,消费费用保持比营收略微高一点的增速,这点可以理解,公司处于扩张阶段需要人员,需要金钱的支撑。

  管理费用在2017年之前是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在2016年已经达到了3.5个亿,自2017年之后管理费开始大幅下降,近几年没哟超过3个亿的。姚老板功不可没。对比海天来说在2019年公司达到200亿营收时,管理费用才2.9亿,厨邦的营收在50亿左右就达到了2.8亿的管理费用。厨邦有下降空间。

  研发费用公司也是自2017年以来开始逐年增加,这是好事,研发出好的稳定的产品才能稳定和扩张客户。

  3,流量表

  

  从经营端来看,公司的现金流量净额非常的漂亮。到2020年公司现金流净额10个亿。

  从投资端来看,公司每年投入净额为负值,公司是在不断的投资,涉及到房地产项目,还有公司理财,财报没有公示,我表示很晕。

  筹资端来看,偿还债务的资金近两年猛增,2020年还借了5.6亿的短期负债。公司账上有钱,既要还利息,又要投资借钱,这是要干啥呢?

  四,最近的一些公示

  公司自7月27日收到上交所问询,要求一周内回复,公司一直延迟回复直到8月21日才进行了回复,这也是厉害了。

  公示回复的内容主要有4个方面:300万吨调味品扩产项目,姚老板认购股份的资金能力,房地产剥离业务,定增的进度情况。

  1,公司要募集资金70亿元,用于阳西美味鲜300万调味品的扩产项目,总投资121.5亿。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 204 亿元、净利润 51.6亿元。这是直接要和海天对着干。

  截至 2020 年末,公司总资产余额 66.6 亿元,其中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25.6 亿元,公司 2020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51.2 亿元,净利润10个亿左右。如果项目顺利完成,公司将实现营收增长3倍,利润增加4倍,这是妥妥的长牛。

  公司拟在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绿色食品产业园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3,097.00 亩工业用地使用权,计划全部用于本项目的建设,用于满足未来 3-10年的产能需求,分期建设。首先来看,地有了,使用权也有了。

  本项目建设为 9 年,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期为 2021-2023 年,二期建设期为 2024-2026 年,三期建设期为 2027-2029 年。这就有点扯了,时间太长了,变动量太多,搞不好就停在那了。结合姚老板过去的风格,这个9年的项目是一定要打折的。

  项目主要产品包括酱油、食醋、蚝油、酱类、复合调味料、鸡精粉、料酒等 7 大类调味品产品,设计年产能如下:

  

  公司2020年产销70亿吨左右,根据公司近两三年已有的规划,厨邦基地建设完毕47万吨产能,美味鲜基地65万吨,中山58万吨,预计在2023年这三大产地产量170万吨,现在到2030年在增加150万吨,年产量320万吨左右,对此持谨慎怀疑态度,不能盲目乐观!

  2,认购资金

  有关部门也是被姚老板整怕了,毕竟有前科在,加上宝能系多元化投资,目前处在烧钱极有可能有些项目会终止。比如造车的烧钱速度那是杠杠的。然而对已姚老板来说,随便搞个70亿元来定增还是可以办到的。

  3,房地产的处置业务

  目前而言,对于公司来说房地产业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把房地产剥离,聚焦调味品主业务,并进行改名厨邦,在我看来长期有利于公司发展。

  出售的房地产业务预计在6个月内完成中汇合创股权的转让,其他房地产业务的剥离成功。

  4,定增情况

  公司控股股东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为 24.79%,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10.72%,库存股为 2.46%,其他公众股股东持股 62.03%。在二股东反对的情况下,需要其他股东投票,并且持有超过21.44%的股本才行。

  公司 2021 年一共召开过四次股东大会,根据公司统计,2021 年社会公众股股东参与表决的平均股份比例(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比例)为17.53%,其中两次投票参与率超过 21.44%。

  总体来说,认购资金姚老板可以搞定,定增预计通过的可能性很大,毕竟从姚老板的一些列做事和规划来看,显然要比二股东的不作为好太多,削弱二股东的控制权和话语权,大部分股东是同意的。房地产业务占比少,不带来增量,剥离之后有助于公司主业发展,期待半年后剥离业务的成功。300万吨扩产项目,9年时间,投产完毕要到2032年,还需持续跟踪,目前需先看到2023年三大生产基地扩产到170万的完成情况及销售情况,再谈之后9年的150万扩产项目。

  七,公司目前市值及估值位置

  

  截止8月20日,公司市值250亿,PE值28.9,处于历史阶段性低位。从高点位置已经下跌6成以上。在千禾发布业绩暴跌之后,调味品市场迎来不确定的预期,有情绪共振的存在。

  再者姚老板和二股东的闹腾,以及定增短期对股东的损益,让市场对其充满不确定和怀疑态度。在市场和公司本身共振的情况下,股价进行了大幅下降。

  现阶段公司营收稳步提升,经销商数量同步增加,全国布局逐步展开,2023年之前公司扩产项目逐步增加,配合全国化进程。最近三五年的公司扩张之路还是相对确定的。

  从整体市场和对比日本市占率来看,国内调味品市场还处于增量阶段,即将到达顶峰。而调味品市场呈现海天独大的局面,二三梯队市占率太少存在市占提升的可能。

  当下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疫情以及今年疫情的延续,会对公司产生影响,餐饮关门,人们外出活动减少,对调味品行业都是冲击。密切关注公司营收状况。

  目前在市场情绪的引导下,不排除公司股价进一步下跌的可能,当然在股价此刻的位置也是值得投入的。看个人仓位和持有周期来决定是否入场及增持。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