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国内胰岛素头部药企通化东宝发布2022年年报。
2022年是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胰岛素专项落地执行的首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出现近五年来首次下滑,较上年同期下降14.98%至27.78亿元。不过因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92%至15.82亿元;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同比减少23.9%至8.41亿元。
对于营收下滑,通化东宝在年报中表示,因胰岛素国家专项集采于去年5月份落地,各系列产品价格均较集采前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同时公司对集采实施前存在于流通环节的胰岛素产品,原供货价与集采实施价之间的差额进行一次性冲销或返还,故营收出现较大降幅。
毛利率承压
通化东宝是糖尿病及内分泌治疗领域的老牌药企,主要产品有人胰岛素原料药、人胰岛素注射剂、甘精胰岛素原料药、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属于生物制药范畴。胰岛素原料药及制剂等生物制品为公司的第一大营收来源,营收占比在八成上下浮动,故胰岛素产品的产销量及销售价格状况对公司的经营利润影响较大。
受集采等因素影响,去年公司的生物制品制剂销量出现增长,但销售价格出现下滑,因而影响相关板块的营收。年报显示,去年,生物制品制剂收入较上年减少4.43亿元至22.75亿元,销量增长贡献的收入未能抵消价格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
具体来看,胰岛素全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4.92%,其中人胰岛素销量同比增长近双位数,胰岛素类似物同比增长超100%。同时,胰岛素全系列产品收入仍同比下降16.32%。
据悉,2021年11月26日开展的第六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中,通化东宝的所有胰岛素产品均参与了集采竞标且全线产品均以B类中标,包括全品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及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在内的共5款产品,产品价格整体降幅在40%左右。
同时,受人胰岛素注射剂产品及胰岛素类似物产品实施集采后产品销售单价降低的影响,报告期内,生物制品(原料药及制剂产品)的毛利率承压,减少4.5个百分点。注射用笔、血糖试纸等医疗器械的毛利率则增加4.18个百分点,主要是外购原料成本有所下降所致。
如何应对集采“阵痛”?
高禾投资管理合伙人刘盛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部分本土药企面临胰岛素集采冲击,反映出其营收结构过于依赖单一品类,如通化东宝营收主要集中在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方面,整个糖尿病领域的药品管线布局尚未能形成相对均衡的营收。在这种情况下,药企为应对集采压力,往往会选择拓展海外市场、增加产品管线等方式。“集采压缩了很多医药细分领域的利润空间,这就特别考验企业的多元化布局能力,包括丰富产品管线、拓展销售市场等。”
胰岛素集采“阵痛”下,通化东宝采取的策略是,推动胰岛素产品出海,瞄准新型降糖药GLP-1RA类药物,并通过拓宽治疗领域来寻求业绩增长。
去年12月份,通化东宝与科兴制药达成合作协议,拓展GLP-1RA利拉鲁肽注射液在海外17个新兴市场的销售;今年2月份,公司人胰岛素注射液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受理。此外,公司胰岛素原料药、人胰岛素制剂、胰岛素类似物制剂已在多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出口或处于注册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从全球市场来看,礼来、诺和诺德和赛诺菲这三家胰岛素巨头先后宣布旗下胰岛素产品在美国市场降价。外界有声音认为,对于出海的国内药企而言,市场竞争压力或并不小。
对于眼下热门的新型降糖药GLP-1RA类药物,通化东宝也有所布局。据悉,今年1月份,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后续将积极探索其在肥胖等其他适应症的潜力”,通化东宝表示。
同时,GLP-1RA利拉鲁肽注射液与口服降糖药恩格列净有望于今年年内获批上市,口服降糖药瑞格列奈目前已上市销售。已获批的口服降糖药磷酸西格列汀和西格列汀二甲双胍也将在原研药专利到期后上市销售。
不过,被认为有望取代胰岛素的GLP-1RA类药物在国内同样竞争激烈。除了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诺和诺德、礼来两大跨国药企,甘李药业、万邦医药、华东医药等本土药企也都在纷纷布局。
新药方面,通化东宝在拓展痛风/高尿酸血症治疗领域的新药并取得相关进展。如痛风双靶点一类新药THDBH151片于去年12月份临床申报获得批准等。
东高科技首席投资研究员秦亮对记者表示,集采常态化之下,药价下降成趋势,对药企合理控制成本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药企还需要加快创新转型。“未来药企的核心竞争优势将来自于研发管线的厚度和对成本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