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海通证券(600837)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海通证券:以“风险管控+业财融合+精细化管理”全面深化财务数字化转型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8-16  海通证券内幕信息

来源 :中国管理会计2022-08-16

  【摘要】以“大、智、移、云、物、区”为代表的新一代财务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度影响着管理会计的走向。基于管理会计展开的企业流程重组、决策支持、组织架构重塑已成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通证券紧紧围绕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公司集团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以“风险管控+业财融合+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以“科技+数据+场景”为驱动,依靠内生动力进行系统整合,通过全面深化财务数字化技术赋能管理会计,切实推进业财融合,防范财务风险,支持经营决策,服务战略发展,促进财务转型和职能转变,全面提升管理能级。

  【关键词】财务数字化?管理会计?风险管控?业财融合?精细化管理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证券”)成立于 1988 年,作为国内知名券商,是较早开始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证券公司之一。“十三五”期间,公司持续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逐步搭建起“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结合的财务信息系统整体框架。目前,公司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齐头并进、齐抓共管,以提升分析预测能力,助力公司决策。

  一、实践背景

  1.财政部力推管理会计建设

  财政部多次发文推进管理会计工作,2014 年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单位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从源头上防止出现‘信息孤岛’,做好组织和人力保障,通过新建或整合、改造现有系统等方式,推动管理会计在本单位的有效应用”。2016 年,财政部发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强调了要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通过信息系统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径,及时、高效地提供和管理相关信息,推进管理会计实施。

  2.资本市场快速变化

  首先,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在宏观“去杠杆”政策导向下,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深化改革措施频频出台,证券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其次,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外资券商积极进入中国市场,对中资证券机构形成竞争压力。最后,金融工具和创新业务进一步丰富,传统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下降,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面对宏观及行业环境的变化和挑战,财务作为证券公司中后台的管理部门,需运用好数字技术赋能管理会计,密切跟踪市场走势及公司经营情况,分析财务动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公司战略达成。

  3.财务工作模式不断更新

  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进集团化、国际化、信息化战略,创新业务模式,拓展业务规模,加大科技投入;要求财务必须紧跟战略方向,拓展国际视野,加深对创新业务的理解,深化业财融合,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提升分析预测和风险防控能力,促进经营战略落地。一方面,随着财务共享中心逐步建立,财务工作走向集中化和标准化,在解放财务人员劳动力的同时,如何做好业财融合也成为摆在财务人员案头的新命题;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使财务计量、分析、评价体系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得到拓展,财务工作借助管理会计的方法和技术能够更加深入产品、客群和业务流程。

  

  二、文献综述

  “大、智、移、云、物、区”等数字技术驱动下的管理会计将更多地向分析、建议和预测转变,其发展趋势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具体表现在: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提供深入价值链的业务支持,提升企业效率和生产率,进行更有效的风险控制。未来,管理会计将朝着“数据标准化、来源多元化、判断智能化、应用共享化”的方向发展,利用数字化赋能,提升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风险管控方面,管理会计可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合规风险和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的安全性。李卫(2019)认为随着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以往受限于企业数据信息收集、处理水平和相关管理会计软件开发相对滞后的原因而使得一些复杂的管理会计模型和公式无法在企业风险管控中得到应用的问题,都会逐步得到妥善、合理的解决。刘瑾(2019)将管理会计的思维应用到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中,通过建立税收风险控制体系,从而实现合理纳税、科学纳税的目的,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税务负担,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在业财融合方面,徐晨阳等(2017)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 2017 年度专题研讨会上指出,传统的财务体系难以有效支撑新兴业务的发展需要,是促进企业财务体系的转型升级以实现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所必须补齐的一大“短板”,管理会计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丛梦、王满(2019)的研究将管理会计应用于业财融合,以价值链为业财融合切入点,以创新型经营管理模式为业财融合手段。马贵兰(2016)提出在大数据环境下,实现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系统的自动对接,能够丰富管理会计业财融合信息基础,获取多样化、多维度的管理会计信息数据,满足管理当局的决策需求。

  在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管理会计可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的预测性、及时性。王瑞敏(2019)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引入和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从企业所开展的生产运营活动中,提取所需数据资料,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走向判断更加精准;在实时模型中放入所提取的数据、判断走向,完成预算与预测工作,使管理变得更为系统化。程平、范珂(2015)将大数据、云会计等应用于全面预算管理,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在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可以将信息资源转化为企业的信息资产,推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深度学习能力。

  三、海通证券数字化赋能管理会计的实践

  在数字技术发展背景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是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规划和设计管理会计信息化架构,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时期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框架设计与运用,需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流程以及财务需要实现的管理会计职能紧密联系。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具有前瞻性、灵活性,并充分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变化(陈虎和孙彦丛,2015)。海通证券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结合企业自身需求,以国家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为准绳,转变财务管理的理念,以数据积累为基础,加强风险管控、促进业财融合、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管理会计实践。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案例实践详情

  

  四、海通证券数字化赋能管理会计实践成效

  (一)节约人力成本,实现业财融合,促进财务转型和职能转变

  海通证券通过数字化赋能管理会计实践推动了人员结构的优化和财务转型。公司建立了28 个区域财务共享中心,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了财务管控。分公司财务集中后财务人员由原先的 394 人减少到现在的 131人,减幅为 67%(见表 1)。同时,分公司财务集中后,原财务人员在各自单位自主转岗,岗位主要分布在营销管理岗、机构营销岗、渠道营销岗、业务处理岗等,充实业务一线,支持业务发展。财务管理模式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财务职能由被动核算的账房先生转变成主动管理的军师参谋,财务角色由“向后看”的价值守护者转变成“向前看”的价值创造者。

  

  (二)强化费用管控,防范财务风险,

  节约财务成本

  一方面,海通证券通过数字化赋能管理会计实践,通过系统建设,将成本费用管理标准化,分析成本费用的动因及发生的规律,优化了成本费用管理的细度和深度,强化了费用管控,实现了精细化管理,节约了财务成本;另一方面,财务部门是企业内部的价值信息枢纽,海通证券在现有财务数据基础上向前延伸,做好业财税融合,争取税收优惠政策,节省了税收成本。例如,海通证券牵头争取的永续债利息所得税前扣除政策,截至 2019 年 6 月 23 日,全市场共存续永续债券 19,375.27 亿元,“税前抵扣”政策的明确预计每年将为企业节省财务费用约 300 亿元。财务数字化实践大幅推进了业务、财务、税务一体化建设,满足了集团化税务管理的需求,提升了集团化税务管理的能力。

  (三)优化业务流程,促进资源配置,全面提升管理能级

  海通证券数字化赋能管理会计实践具有全局性视角,顶层设计着眼企业整体结构,始终坚持支持和服务的理念,完成了从财务管理观念到财务管理流程的全面革新。通过数字化建设,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有效地整合了财务资源。例如,智能商旅平台的建设,有效整合了如航空公司等各类商旅资源,实现了差旅订票的自动比价,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平台每年为公司节约机票成本 400 万元左右;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将财务工作与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结合起来,通过系统建设优化了现有的业务流程,结合 RPA 技术,节约了将近 30%的人力成本,效率大幅提升(见表 2~表 5),有效防范了风险,为公司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提供了有效支撑。而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等工具,利用先进技术,对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与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优化了公司资源配置,促进了流程再造,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全面提升了公司管理能级。

  

  (四)财务数字化实践促进制度创新与流程重组

  实现有效的财务数字化建设,不仅要基于财务管理的现状,更要积极突破。海通证券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构建良好的财务转型生态圈,坚持将制度建设在流程上,又将流程建设在系统中,同时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也适当地进行制度创新和组织架构变革,进行必要的流程重组;解决数字化与传统部门组织协作方式之间的矛盾,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鼓励协同创新;同时积极摆脱旧有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将新兴技术手段有机地融入财务转型战略中,促进管理会计在公司经营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总结展望

  在经济全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和数字经济化发展新趋势的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出现给财务管理带来了颠覆性变革,对于数字化赋能管理会计实践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未来,我们必须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推动管理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在管理会计应用实践中主动创新理念和方法,建立标准、建设制度、积累人才,围绕企业战略,协同价值创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业财融合与管理会计实践是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标准化是业财融合的基础,也是管理会计实践的起点。一方面,业务创新发展和新技术创新迭代不断提出更加深入的业财融合需求;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实践仍处于起步或局部应用阶段,需求较为迫切。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管理会计实践,以业财融合为抓手,借助数字化技术,引导财务人员站在公司战略高度,深入理解各项业务,积极尝试在公司各项业务管理中运用管理会计工具,为公司创造价值。

  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发展,数据正在成为公司重要的资产,管理会计工作做得好不好,数据维度是否足够丰富,数据规模是否足够庞大,数据颗粒度是否足够细,数据质量是否足够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发挥数据的价值创造功能,是管理会计工作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未来,我们将持续做好数据治理工作,将零散数据转变为标准化、结构化数据,形成数据资产、积累数据资产,为管理会计实践夯实发展基础。

  管理会计数字化转型是未来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海通证券将继续深化财务转型、践行数字财务,通过科技赋能,推进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过数字赋能,推动集团管理能级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财政部网站,http://kjs.mof.gov.cn/zhengcefabu/202201/t20220105_3780882.htm。

  [2]常卫华:《管理会计信息化——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载于《中国集体经济》2020 年第 18 期。

  [3]陈虎、孙彦丛:《管理会计信息化——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载于《财务与会计》2015 年第 7 期。

  [4]程平、范珂:《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载于《会计之友》2015 年第 18 期。

  [5]丛梦、王满:《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应用与启示》,载于《财务与会计》2019 年第 7 期。

  [6]韩向东、屈涛:《基于数据中台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框架及创新应用》,载于《管理会计研究》2020 年第 3 卷第 Z1 期。

  [7]李卫:《管理会计在企业风险管控中的应用探讨》,载于《会计师》2019 年第 18 期。

  [8]刘瑾:《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探析》,载于《财会学习》2019 年第 31 期。

  [9]刘勤:《技术发展赋能会计变革》,载于《会计之友》2021年第 19 期。

  [10]刘运国、陈文川、李安兰:《中国管理会计: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2018 年学术年会综述》,载于《会计研究》2019 年第 2 期。

  [11]马贵兰:《从业财融合视角看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载于《财会月刊》2016 年第 35 期。

  [12]王瑞敏:《管理会计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运用》,载于《财会学习》2019 年第 14 期。

  [13]谢铭泉:《财务共享背景下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的建构》,载于《纳税》2021 年第 15 卷第 26 期。

  [14]徐晨阳、王满、沙秀娟、马影、于增彪:《财务共享、供应链管理与业财融合——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2017年度专题研讨会》,载于《会计研究》2017年第11期。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