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通策医疗(600763)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通策医疗:老板“走后门”烧香拜佛,公司两年丢掉1000亿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0-19  通策医疗内幕信息

来源 :花朵财经2023-10-19

  2022年2月7日,春节开工第一天,“中国口腔大王”吕建明就急了。

  他硬是顶着疫情压力,挑战防疫政策,通过关系进入了暂不对外开放的杭州径山寺,进入大殿烧了三支香。

  原以为这就能得到神明佑护,没成想接下来他的境况更加惨淡。

  两年丢掉1000亿

  “又创新低了,又创新低了!”

  最近两年,通策医疗股价创阶段性新低的消息,接连呈现在董事长吕建明的眼前。

  2021年上半年,通策医疗的股价还曾从不到百元快速上涨到421.99元/股,市值最高时超过1300亿元,被冠以“牙茅”美称。

  

  但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牙茅”荣光不再,随着股价开启长达两年多的调整,昔日的高光如梦一场。

  截至10月19日收盘,通策医疗股价报82.90元/股,市值已蒸发超千亿元,仅剩下266亿元。

  烧再多的香,对于通策医疗的股价而言,显然无济于事。

  对于业绩而言,同样如此。

  2021年之前,通策医疗的业绩总是高高在上,营收利润经常保持着几乎每年两位数的增速增长。

  公司营收从2007年的9139.28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27.81亿元,翻了约30倍;净利润从1010.18万增长到7.03亿元,更翻了约70倍。

  2021年之后,通策医疗的业绩却急速刹车,出现罕见的负增长。

  2022年,通策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7.19亿元,同比下降2.23%;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降21.99%。

  这是通策医疗2007年借壳上市至今,第一次出现营收利润双降。

  面对业绩与股价双杀,外界对通策医疗的友好态度也变味了。有雪球网友发帖称:“通策医疗是股市杀猪的最好教材。”

  吕建明本来不必理会外界的言论,可他偏偏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亲自下场表示:“没有300、500的市盈率,又怎么配得上通策人争做世界第一的宏大愿景?”

  他还说:“我只管开店,不跌到30不回购。”

  在他的回怼中,还夹杂不少脏字。

  

  后来,引来官媒批评。

  人民网发布《人民财评:千亿董事长更应对投资者保持敬畏之心》称:“上市公司董事长用一些脏字骂网友,显然有失身份、对股东或投资者缺少起码的尊重。只有懂得尊重和回报投资者的上市公司,才会赢得市场的认同和尊重。”

  最终,这场闹剧以吕建明注销账号收场。

  近日,随着通策医疗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吕建明拟自2023年9月15日起6个月内增持公司无限售流通A股股份不低于10万股,不超过20万股,本次增持未设置价格区间,一举打破不跌到30不回购的言论,这会市场也开始明显感到了,吕建明开始用实际行动来支持自家企业。

  但此时有网友评论:他终于认怂,自救了。

  创业是被动的

  其实吕建明一直很被动。

  1965年出生在浙江某个小镇的他,据说在1984年就怀抱着诗和远方,考上了浙江大学中文系。

  当时他的心愿是:做个出色的作家,让万众景仰,千古流芳。

  可当毕业后,受几个教授赏识,他就被推荐到了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做公务员,本职工作与当作家心愿并未同步。

  他也发现自己工作的局限性,200块钱的工资,真的什么都干不了,就想赚点钱改善生活。

  1992年,大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受南巡讲话影响,纷纷主动下海创业,形成了以陈东升、田源、冯仑、潘石屹等为代表的企业家。

  下海潮席卷全国,吃了4年多公家饭的吕建明,随后也积极响应号召,申请停薪留职,成为了“92派”的一员。

  他的第一站,是去筹建一家房地产公司。

  当时,这家公司有两个大股东:一家小型化纤企业和一家县房地产开发公司,他们各出资了240万和60万。

  结果不到半年时间,在吕建明与手下员工强强联合发力下,这家公司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000多万,远远超过了两个股东的出资。

  意外却很快发生。

  1993年11月,吕建明正在北京出差,公司内部突然发生一场“政变”,化纤厂老板带人占领了公司,把吕建明招聘的员工全部给赶了出来。

  他不甘心,想东山再起。最后,吕建明找了个中间人,抵押了房产,换了些钱,开始了被动创业。

  “我的创业是被动的,因为当时我已无路可走。”吕建明后来回忆说。

  199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浙江通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第二年,他就赚了2000多万元,一切也都在加速前进。正和居、天巢花园、墨香苑、和睦院、通策广场、钱江时代……吕建明开发的楼盘越来越多。

  赶上中国房地产业的高潮,乘风而上,通策房地产开发公司还获得了杭州市十大城市运营商称号,成为杭州本土知名地产企业。

  起家于房地产,吕建明对这个行业却始终心有余悸。因为他总觉得房地产市场时松时紧,政策变化太快,这使得项目的开发风险不好把控。

  到2006年,手中已累积不少财富的吕建明也开始谋划转型,他先后研究调研能源、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

  最终得出一个方向:做医疗。

  在吕建明看来,医疗几乎没有周期,无论是谁都会找你看病。心、肺、肝、肾、嘴巴、鼻子、眼睛等,每一个垂直领域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中国口腔大王

  吕建明最先瞄准的是口腔医疗领域。

  2006年,创建于1952年,拥有职工340多名,隶属于杭州市上城区卫生局,浙江省最大的口腔专科医院——杭州市口腔医院,迎来进行改制。

  吕建明当即通过旗下公司“宝群实业”拍下医院100%的股权,以成交价1亿零211万元的代价,拿下了这家在当地颇具知名度的口腔专科医院。

  彼时,“看口腔,到杭口”早已成为当地市民,乃至浙江民众的习惯。因此,在转型后第一年,吕建明就收获不少。

  凭借良好的口碑,收购杭口并成立通策医疗的第一年,通策医疗的营收就达到了9100万元,并且利润达到上千万。

  在拍下医院股权第二年,吕建明迅速将资产注入上市平台ST中燕,完成通策医疗曲线上市,这更是国内第一家以医疗服务为主业的主板上市公司。

  只是在这一期间,存有不少非议。

  杭州市口腔医院改制时,就曾在当地市民中引起巨大争议。其中不乏“平民医院一卖了之”、“莫名改制”、“国资被低估”等敏感词语。

  吕建明还被曝2009年之前曾以现金加干股的方式,向时任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行贿,许迈永于2011年5月12日被判处死刑,2011年7月19日被执行。

  在许迈永的判决书中,清晰记载了吕建明行贿的细节。

  1999年5月至2008年初,许迈永利用职务便利,为通策房地产开发公司、宝群实业在受让联发房地产公司、杭州口腔医院股权、变更用地性质、开设杭州口腔医院西湖分院等事项上谋取利益。

  2009年8月31日,吕建明更因个人问题被省检察院刑拘接受调查。

  但不知何故,吕建明从该案中脱身。

  后来,随着吕建明不断加大对医疗产业的布局,他甚至走得越来越远。

  有别于过去中国民营企业都爱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吕建明与之相反,他先是高举高打,直接瞄准城市高净值人群,然后再进行降维打击,下沉市场。

  具体表现为,他接连收购了杭口城西区域集团、宁波口腔医院集团、杭口绍兴区域集团和杭口浙中区域集团在内的5家口腔区域集团。

  然后,开始以这几家大院为中心,由中心向四方,在大本营周边不断开分店,以“区域总院+分院”的模式,进行快速扩张。

  这样做的好处,是总院为分院输出强大品牌力及专家支持,分院则可在当地快速获客逐渐接棒成为业绩主力。

  

  到2022年底,通策医疗旗下已坐拥73家口腔医疗机构和1760名医生,开设牙椅2700张。

  再后来,为了进一步打开下沉市场,吕建明又于2018年底启动了“蒲公英计划”,旨在进一步渗透下沉基层市场。

  每一个牙科医生,都有一个开诊所的梦。

  吕建明的“蒲公英计划”,则主要是联合各地有威望的口腔医生,与医生共同投资建设,将通策作为平台,吸引优秀人才创业,让医生参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下沉至县城市场。

  地域扩张的同时,吕建民还不忘推动业务品类和客群扩张。

  他以口腔医疗服务为主营业务,打造了包含种植、正畸、儿科、修复、大综合在内的综合口腔诊疗平台。

  根据灼识咨询资料,2020年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中,前五大民营口腔集团分别为通策医疗、拜博口腔、美维口腔、瑞尔齿科、牙博士,通策医疗以2.4%的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

  

  十余年间,通过系列手段运营,吕建民获取市场第一份额的同时,他也有了“中国口腔大王”的称呼。

  盲目的希望

  吕建民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转型口腔医疗尝到甜头后,吕建明又开始拓展其他医疗细分领域,试水多元化路线。

  2011年,通策医疗与昆明市妇幼保健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开始在辅助生殖方面进行专项合作。

  2017年,通策医疗又出资设立浙江通策妇幼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军妇幼领域。

  同年,通策医疗还受让了浙江通策眼科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权,正式涉足眼科行业。

  通过并购、投资合作等方式,通策医疗前后参与设立了生殖、妇幼和眼科医院等领域。

  吕建明称:“我们是搭建平台的人,可以为口腔医生搭建平台,也可以为妇产科医生、眼科医生搭建平台。”

  他的目标是:打造中国领先的综合医疗平台,做中国最大的医生集团,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医生集团。

  在2022年财报中,吕建明还坦言:“通策医疗一开始的愿景,是想建成多个专科的大型的顶尖医疗集团,因此涉足了辅助生殖、眼科等几个专科领域。”

  不过在多年的运营中,他后来拓展的几个专科领域,一直不温不火。截至2022年底,通策医疗的收入来源仍主要以口腔医疗服务为主。

  2022年,通策医疗还通过参与壹号基金对妇幼资产进行了剥离。吕建明称:“在多年的运营中,发现了妇幼专科的巨大机会和几乎难以突破的瓶颈。”

  其实一直以来通策医疗在口腔医疗市场的实际辐射基本都限于浙江市场,在全国口腔医疗市场中,公司远未达到垄断格局,而且口腔医疗市场巨大,通策医疗的多元路径,难免让人不解。

  多元路径发展多年后,通策医疗的业绩迎来重大考验。

  今年8月24日,通策医疗披露2023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3.63亿元,同比仅增长3.38%;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仅增长2.99%。业绩增速放缓迹象明显。

  此时,通策医疗还在受两个不利因素的持续冲击。一个是集采雷声阵阵,另一个是近年来口腔相关企业注册量急速上升,行内竞争愈发激烈。

  

  如此环境变化,吕建明如果不进一步聚焦主业,而是继续分散精力去搞其他的,显然是十分危险的。

  或许意识到了危机,吕建明在2022年的财报中开始强调,因为中国的口腔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口腔疾病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市场潜力巨大,光一个浙江省,就可比一个欧洲大国,值得集中精力长期深耕。

  因此,通策医疗决定剥离其他专科,专注于口腔医疗,特别是在浙江省推出了百家医院百亿收入的“双百计划”。通策医疗要求自己的团队更加专业专注和精简高效,结硬寨,打呆仗,将未来一届董事会的任期,倾注在浙江省的“双百计划”上。

  然而,要实现百亿收入何其难?

  从2006进入口腔医疗领域开始,到目前深耕领域十余载,截至2022年,吕建明也只将通策医疗的年度营收做到约27亿元。

  事实上,上大学时,吕建明就特别叛逆,逃课、打架、上课画小人,干过许多调皮捣蛋的事情。

  在一次演讲中,吕建明还说:“在学生时代我一直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总是控制不住我自己的胡思乱想,而不愿把自己的心完全装进课堂里;另一方面,我常常给自己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以至于始终处于无法成功的焦虑中。”

  他还强调:“就像我曾在5000-6000米海拔的高原徒步,完全超越了我身体的能力,唯一支撑着自己的,是一种盲目的希望,不知不觉,我的头发也白了。”

  事实上,资本市场常常强调,要支持有梦想的企业家。

  但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同时曾表示:“投资就是投人,要找靠谱的、真正有格局观、有胸怀又有执行力的创业者。”

  然而,爱怼投资者,且常常给自己制定不切实际目标,唯一支撑着自己的,是一种盲目希望的吕建明,究竟值不值得投资者投资?

  “一个天天捏着排泄器官要吃壮阳药的人,不是我们欢迎的股东,他们买我们的股票是我们的耻辱。”吕建明曾如此表示。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