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闻泰科技(60074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逾300家机构调研!乘半导体之东风 闻泰科技(600745.SH)在调研时透露了新产品最新进展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4-27  闻泰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深圳智通财经2022-04-27

  4月25日,车规半导体龙头闻泰科技(600745.SH)在发布21年年报及22一季报后接待了超300家机构调研,闻泰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在半导体新产品方面,公司加强了在中高压、化合物半导体、IGBT以及模拟类的产品的布局。已推出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该产品已通过AECQ认证测试并实现量产。碳化硅技术研发也进展顺利,碳化硅二极管产品已经出样。IGBT产品目前已完成流片,正处测试验证阶段。新的模拟IC类产品也正处在加速研发推进中。

  4月25日晚间,闻泰科技发布2021年年报,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7.29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2亿元,同比增长8.12%。公司拟每10股派现2.0382元。同日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8.03亿元,同比增长23.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3亿元,同比下滑22.87%。

  从分业务的财务数据来看,闻泰科技集成业务仍是主要营收来源,但由于毛利率不高,净利润为1.84亿元,之贡献了7%左右的利润。加之新增的光学模组业务2021年整体亏损,半导体业务几乎贡献了公司2021年的全部利润。

  在调研中,据闻泰科技介绍,2021年,安世前三大收入来源为汽车、工业领域、移动及穿戴设备,收入占比分别为44%、23%、23%。从格局来看,目前汽车领域非常紧缺,特别是今年一季度,PowerMOS等产品涨价明显。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中高端客户需求,优化客户结构。市场功率器件需求趋势向上,公司对未来信心充足。

  闻泰表示,在市场紧缺情况短期内较难缓解的情况下,公司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一方面,优化存量产品结构,加大产能资源配套。存量上,公司将进一步调整现有存量产品结构,推动包括PowerMOS、逻辑等高毛利率、紧缺产品的产出比重,优化半导体业务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在当前相关产品产能较为紧缺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大外部晶圆产能的配套支持,同时支持汉堡和曼彻斯特晶圆厂进一步技改扩张,落实Newport晶圆厂转IDM进程。另一方面,加大新产品创新研发力度,打造未来增长空间。

  新产品方面,闻泰进一步加强了在中高压、化合物半导体、IGBT以及模拟类的产品的布局。公司现在已推出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该产品已通过AECQ认证测试并实现量产,公司协同产业合作伙伴完成了GaN在电动车逆变器、电控、电源等方案的设计工作。碳化硅技术研发也进展顺利,碳化硅二极管产品已经出样。IGBT产品目前已完成流片,正处测试验证阶段。新的模拟IC类产品也正处在加速研发推进中。

  闻泰因为看好光学领域的发展潜力,2021年5月,公司完成了得尔塔相关资产收购,正式布局光学模组业务,已在11月份正式启动双摄产品供货。2021年,公司光学模组业务净亏损3.35亿元,2022年一季度,亏损进一步降低。

  关于光学业务何时能转亏为盈,闻泰在调研中回应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落实新型号的验证工作,力争下半年实现在广州厂区的满产运营,推动广州厂区逐步恢复盈利。同时,在研发方面,进一步推动其先进技术产品在车载光学、AR/VR光学、笔电等领域的应用。现在珠海得尔塔相关产能建设正在推进,计划产能是广州得尔塔的数倍。

  具体问答实录如下:

  问:请问2021年以来公司经营情况如何?

  答:2021年,公司坚持全球化运营并对各大业务板块进行了战略调整,公司已经形成将半导体、光学显示、手机、笔记本电脑、AIoT、服务器、汽车电子等产品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产业布局。从经营成效看,过去一年,公司充分发挥了在汽车半导体、智能终端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现有业务实现收入与毛利提升的同时,积极拓展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在新产品、新领域加大投入,公司将现有业务的盈利投资到新业务中,目的是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以期长期能够实现高速度、高质量的增长。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公司合并口径,实现营业收入527.29亿元,同比增长1.98%;综合毛利率16.2%,提升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26.12亿元,同比增长8.12%。从合并口径来看,实现了主要财务指标的增长。其中,半导体业务净利润为26.32亿元,产品集成业务净利润为1.84亿元,光学模组业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34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合并口径,实现收入148亿,同比增长23.4%;综合毛利率17.7%,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扣非后净利润为6.3亿,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明显改善。公司归母净利润较低的另一个原因,是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这个非经营性因素。由于第一季度资本市场股价的大幅波动,导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影响较大,大约是3亿左右。从业务经营情况,半导体业务净利润为8.54亿元,产品集成业务净亏损为0.40亿元,光学模组业务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0.27亿元。

  问:请问公司半导体业务的经营情况如何?

  答:公司的半导体业务主要应用汽车、工业等领域,这两个领域的收入占比近70%,车规半导体龙头优势突出。产品主要包括二极管、三极管、ESD/TVS保护类器件、MOSFET功率管、逻辑产品等,这些产品的特点是,应用广泛且客户稳定性强,在行业景气度高、半导体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这些产品量价齐升,支持了安世21年收入与利润高速的增长。为了顺应供需紧张的行业局面,更好的把握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的历史机遇,保障客户稳定供应,公司在21年7月完成了对英国NewportWaferFab的100%收购,进一步强化公司半导体业务车规产能的布局,21年四季度已启动Newport代工产能向IDM自有产能的逐步切换。从经营成效来看,半导体业务表现很亮眼。2021年,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对外主营业务收入138.03亿元,同比增长39.54%,全年平均毛利率37.17%,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净利润26.32亿元,同比增长166.31%。2022年以来,半导体业务仍面临在汽车、工业和中高端消费市场需求旺盛的局面,尤其是汽车半导体紧缺持续。第一季度,公司半导体业务收入自2021年Q3以来持续环比增长,对外营业收入36.97亿元,同比来看收入增长9.62%,毛利率达42.94%,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与2021年全年平均水平相比,也有进一步提升,提升了5个百分点。一季度净利润达到8.54亿元,同比增长41.18%。

  问:请问公司半导体业务的经营计划?

  答:目前,汽车与工业半导体依然紧缺,公司半导体业务在汽车、工业领域的收入占比近达70%。在市场紧缺情况短期内较难缓解的情况下,公司将不断加强与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寻找新的增长点。一方面,优化存量产品结构,加大产能资源配套。存量上,公司将进一步调整现有存量产品结构,推动包括PowerMOS、逻辑等高毛利率、紧缺产品的产出比重,优化半导体业务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在当前相关产品产能较为紧缺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大外部晶圆产能的配套支持,同时支持汉堡和曼彻斯特晶圆厂进一步技改扩张,落实Newport晶圆厂转IDM进程。另一方面,加大新产品创新研发力度,打造未来增长空间。为了实现公司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不断投入新产品,寻找创新驱动,进一步加强了在中高压MOSFET、化合物半导体产品SiC和GaN产品、IGBT、以及模拟类产品的布局。

  问:请问公司半导体价格和产能趋势如何?

  答:2021年,安世前三大收入来源为汽车、工业领域、移动及穿戴设备,收入占比分别为44%、23%、23%。从格局来看,目前汽车领域非常紧缺,特别是今年一季度,PowerMOS等产品涨价明显。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中高端客户需求,优化客户结构。市场功率器件需求趋势向上,公司对未来信心充足。产能方面公司多方位布局,第一,2021年公司收购的英国晶圆厂Newport,并启动了代工产能向IDM自有产能逐步转换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安世在MOSFET、IGBT、模拟和化合物半导体等车规级产品的产能和工艺能力,2022年将对安世产能扩张产生积极的贡献与影响;第二,对英国曼彻斯特和德国汉堡的晶圆厂的技术改造升级,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第三,公司正积极与外协合作伙伴沟通,适当增加外协产能;第四,由大股东先行建设的上海临港12吋车规级晶圆厂已经完成结构封顶,未来几年内将对安世产能形成数倍补充。

  问:请问公司半导体业务新产品的情况如何?

  答:公司半导体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为研发与产品线拓展提供强有力支撑。2021年全年,公司半导体业务研发投入8.37亿元,占收入比率为6%。新产品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在中高压、化合物半导体、IGBT以及模拟类的产品的布局。通过研发新产品,进入新的市场,带动公司业务的增长。这些新市场,给公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增长空间。目前公司现有半导体产品的盈利能力可以让我们有能力投资到新产品中,现有产品在工业、汽车等行业表现出来的突出优势,让我们也更有信心去投入到新的产品领域中。具体新产品,现在已推出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该产品已通过AECQ认证测试并实现量产,公司协同产业合作伙伴完成了GaN在电动车逆变器、电控、电源等方案的设计工作。碳化硅技术研发也进展顺利,碳化硅二极管产品已经出样。IGBT产品目前已完成流片,正处测试验证阶段。新的模拟IC类产品也正处在加速研发推进中。

  问:请问公司产品集成业务经营情况如何?

  答:公司的产品集成业务,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原有的手机ODM业务,快速扩展到笔电、AIoT、服务器、汽车电子等业务,客户结构不断优化,从消费领域向工业、汽车等领域延伸。在手机业务,我们相对比较成熟,在笔电、AIoT、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领域,目前仍在投入期,业务仍然较为年轻,而这些新的领域也是公司未来收入的贡献点,是公司产品集成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支柱。整体来看,2021年,公司实现产品集成业务对外主营业务收入386.85亿元,同比略有下降7.16%,平均毛利率8.71%,净利润1.84亿元。从经营成果来看,21年在面对上游器配件涨价的情况下,通过降本增效、精益化管理,手机ODM毛利率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盈利能力也在逐步改善。2022年一季度,产品集成业务手机业务增长快速,毛利稳定,实现对外营业收入103.34亿元,同比增长20.03%,毛利率9.44%,净亏损0.40亿元。业务经营层面良好,传统手机ODM业务比较健康,出货量增长强劲,净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特定客户及其他新业务项目随着订单的落地在进一步推进,前期仍有相关费用开支,这些新业务的收入未能相应匹配,未来将会有收入贡献。同时,为了新项目募集资金的可转债导致财务费用增加。86亿可转债主要用于产品集成业务的资本开支。但我们相信,根据目前的在手订单、中标项目、意向订单等情况,新产品、新客户的业务收入也将随着产品的量产而确定落地。

  问:公司对产品集成业务布局长远,请问在投入是如何规划的?

  答:为了寻求新增长点,公司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布局了对汽车、工业、AIoT等多领域,加大对新客户、新产品、新技术的投入力度,产品集成业务2021年研发投入约为27.82亿元,占收入比为7%,相比于2020年的研发投入(21亿元)增长,主要是投资到了新的业务:笔电、AIoT、服务器、汽车电子等业务。这些新业务的投入,在财务报表上体现为管理费用与研发费用的提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这些投入,才会支撑未来收入的增长,比如目前我们的笔电业务、汽车电子、SIP封装的TWS耳机、服务器业务等都取得了优质的订单或中标项目。为了支撑这些投入,公司仍需在现在业务中优化研发管理,加强费用管控,对供应链成本管控实施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2022年相对友好的上游器配件价格环境,将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做的更加扎实,帮助新业务渡过投入期。此外,固定资产的投入,主要是依托去年公司发行总额86亿的可转债,募投项目包括无锡智能制造项目、昆明5G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西安研发中心等,各项目均有序推进。公司将抓住5G、电动汽车、物联网的发展机遇,以支持公司未来几年保持较好增长。

  问:请问公司光学模组业务经营情况如何?

  答:2021年5月,公司完成了得尔塔相关资产收购,正式布局光学模组业务,公司已在11月份正式启动双摄产品供货。从经营结果来看,我们2021年完成了1个多月的出货,经营减亏。2021年,公司光学模组业务净亏损3.35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34亿元)。2022年一季度,净亏损0.39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0.27亿元)。2022年一季度,亏损进一步降低。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落实新型号的验证工作,力争下半年实现在广州厂区的满产运营,推动广州厂区逐步恢复盈利。同时,在研发方面,进一步推动其先进技术产品在车载光学、AR/VR光学、笔电等领域的应用。

  问:请问未来珠海得尔塔的发展规划?

  答:现在珠海得尔塔相关产能建设正在推进,计划产能是广州得尔塔的数倍。公司对光学业务的布局是从单一客户到多个客户,单品类到多品类,不仅将继续服务特定客户,还将通过闻泰系统集成业务进入到笔电、汽车、AIoT、AR\VR等更广阔的领域。也正是由于公司在光学模组有更为广阔的战略规划,所以才会有更大的产能布局。未来客户和产品结构的变化将会为得尔塔带来新的更大的增长。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