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闻泰科技(600745)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从手机ODM起家到收购世界半导体巨头:闻泰科技的进化之路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1-10  闻泰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市值罗盘2022-01-10

  

  作为过去三年中国手机及汽车电子领域最炙手可热的本土半导体公司之一,闻泰科技(600745.SH)内增外扩、大胆布局,成为涵盖半导体IDM、光学模组、通讯产品集成“三维一体”的业务模式。但最近,闻泰科技似乎遇到了点麻烦,12月29日,股价开盘持续下跌,最大跌幅近8%,在2021年的尾声,更是陷入了与“浙商固收”公号的辟谣风波,闻泰科技到底怎么样?未来还能否撑起1600亿市值?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图源:东方财富

  01 看闻泰发展路,从IDH到“ODM”巨头

  闻泰科技创立于2006年12月,早期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手机品牌方案设计提供商,主要在IC原厂芯片的基础上开发平台、解决方案等产品,是连接上游IC原厂与下游整机企业之间的桥梁,为整机产品的研发和迅速面市提供了条件,也就是所谓的IDH业务。

  虽然2006年,由于MTK(是将手机芯片和手机软件平台预先整合到一起)方案进入市场,IDH的市场份额以远不如2002—2003年那般繁荣,行业利润率也由初期的70%下降至15%,但凭借销售部们的努力和自主研发的首款手机主板产品W100的超高性价比,闻泰科技成立仅几个月,便接连拿下TCL、夏新、波导等国内一线手机品牌的订单,迅速坐上中国手机IDH公司的头把交椅,不到一年时间便成为了中国出货量最大的IDH厂商。

  2008年,iPhone的发布让手机行业的业务思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之手机行业丰厚的利润引发资本竞相追逐,泛滥的山寨机不断消耗着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IDH的行业利润在激烈的恶性竞争下逐渐下降至3%。乱象之下,闻泰科技及时调转船头,开始了ODM之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贴牌”。

  2013年,小米的雷老板基于自身成本控制能力不足的现状和抢占千元机市场的目的,选择了刚刚起步的闻泰,通过强大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将智能手机的价格拉到千元以下,横扫中低端市场,红米系列售出数亿台,最火爆的时候月销量甚至超过200万台。闻泰科技也一战成名,联想、魅族、华为接踵而至。经过了13年的发展和变迁,ODM依然在闻泰科技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

  02 高负债高商誉,闻泰为何要收购安世半导体?

  2015年,闻泰科技决定借壳中茵股份“曲线上市”;2016年,张学政通过增持股份成为了中茵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并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总裁职务;2017年,中茵股份更名为闻泰科技,历时两年,闻泰科技终于成功上市,成为深交所第一家ODM行业A股上市公司。

  但成为ODM巨头的闻泰科技仍有烦恼,虽然在业内已做到了家喻户晓,但ODM业务本身却存在巨大的缺陷和隐患,作为厂商既没有手机大厂的核心技术,又没有自有品牌形成品牌溢价,进入壁垒极低,全靠信誉和性价比开拓市场份额的业务模式显得分外“老实本分”,且为保持市场地位和业务运转,需要大笔资金建设厂房、更新生产线、采购原材料,在整条产业链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同时存在供应端和客户端双份风险。

  从闻泰科技的财务数据中就不难看出,公司所处的窘境。2015年至2018年,闻泰科技已位列全球ODM企业出货量Top10排行榜榜首,但营收和净利润却直接揭开闻泰科技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真实的生存现状。

  

  图源:长城证券研究所

  2015年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16亿元、134.2亿元、169.2亿元、17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0.48亿元、3.29亿元、0.61亿元;净利率为分别为-20.39%、0.36%、1.94%、0.35%。这样的业绩让人堪忧,加之公司持有的大量厂房、材料,日益上涨的人力成本,让本就盈利惨淡的闻泰科技隐患重重。

  

  数据来源:闻泰科技财报

  但从过去的发展道路来看,闻泰科技并不习惯于坐以待毙,在中国“缺芯”的现状下,闻泰科技似乎发现了摆脱“赚辛苦钱”的业务新出路——半导体业务。

  2018年,闻泰旗下合肥中闻金泰以36亿美元成功收购合肥广芯持有的 33.66%安世半导体股权;2019年,闻泰科技借助财务杠杆,以268亿元的巨资完成了震惊半导体行业的收购,成功100%持股安世半导体,创造了迄今为止国内最大半导体收购记录,转型决心可见一斑。

  但这一举动也为闻泰科技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商誉由第三季度的13.41亿暴涨至227亿。而作为商誉主要来源的安世半导体虽在并购之初为闻泰科技提供了近17倍的业绩增长,但近年来安世半导体的利润数据却在持续下滑。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安世半导体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4.31亿元、103.07亿元、99.5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40亿元、12.58亿元、9.88亿元;净利率为12.85%、12.21%、9.93%,无论是营收还是业绩均呈下滑态势。因此有不少专家和投资人都表示:“我们将持续看好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但安世的估值偏高了。”

  至2021年第三季度,闻泰科技227亿商誉仍未变动,占资产总额的31.69%,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最少要每年年底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如存在严重商誉减值,将对闻泰科技本就微薄的利润产生严重冲击。未来伴随着行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安世能否守住商誉价值还要依靠公司战略、研发进程、产品落地、商务合作多方面进行衡量,因此商誉过高对于闻泰科技来说绝称不上是好事。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而闻泰科技整体盈利能力也产生了一些问题,2021年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86.46亿元,其中营业收入386.46亿元,同比增加3.05亿元,基本保持稳定;毛利63.74亿元,同比减少1.99亿元;核心利润22.37亿元,同比减少3.39亿元。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03 业务有序开展,研发费用偏低致竞争力存疑

  抛开商誉过高和盈利能力堪忧外,闻泰科技未来业务发展怎么样呢?

  此前,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明确提出,闻泰的战略是“打造以半导体创新为龙头,硬件流量平台为基础的科技产品公司”。这一发展将围绕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通讯产品集成领域从消费领域向工业、IoT、汽车电子领域进行扩展,更多的产品、更多的客户、更大的销售,将通讯产品集成业务发展成为强大的硬件流量平台;第二阶段,加速垂直整合,通过并购、整合和自我发展,在半导体领域、部件领域,整合和发展出更多的部件,增加我们自身的供给能力,形成安全可控的供应体系;第三阶段,以半导体为龙头,加大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为部件和系统集成赋能,全面提升整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建立公司护城河推动公司实现从服务型公司向产品公司的战略转变。

  从目前来看,闻泰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部署,并进一步深化第二阶段,也在为第三阶段布局。三大业务为支撑的经营模式也初见雏形。

  

  图源:网络

  半导体业务板块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产业排名中从第 11 位上升到第 9 位,而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继续蝉联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公司排名榜第 1 名。汽车领域包括电动汽车仍然将是公司半导体收入来源的主要方向。今年8月12日,正式收购了英国现存的最大芯片厂NWF,为之后汽车芯片领域提供生产保障。

  

  图源:闻泰科技公告

  在通讯产品集成业务 ODM 板块,闻泰科技拿下三星约4000万台手机ODM订单,获得手机品牌厂商三星颁发的卓越质量供应商奖。将 ODM 和 IDM 业务进一步深度协同,构建产品集成业务的长期护城河,对发展方向的把控值得肯定。但由于上游芯片和屏幕等原材料涨价的增加了公司ODM 业务的成本,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16.49%,虽环比增加1.92%,出现向上拐点,但与去年同期的17.14%相比,同比下降0.65%。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光学模组业务板块进一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收购欧菲光关键子公司—广州得尔塔,并以 24.2 亿元购买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以及江西晶润光学拥有的相关设备,根据公告内容显示,该批经营性资产已完成设备调试,试产产线已经投入使用,实现产出,并以此打入“果链”通过苹果审厂认证,拿到明年新款 MacBook Air 独家组装订单,确定了量产计划。

  

  图源:闻泰科技公告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智能汽车飞速发展、5G业务分割市场的大环境下,闻泰科技的研发投入并不高。2021年第三季度,闻泰科技投入研发费用18.67亿元,仅占营业收入的4.83%,这样的研发投入与高科技企业的属性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未来闻泰科技将如何保障竞争力?这还需看之后公司的进一步动作。

  

  图源:「财报罗盘」上市公司财报智能分析系统

  04 高管减持50万股,莫名“辟谣”令股民一头雾水

  除了财务状况,公司近期舆论也也令人一头雾水。

  12月28日,浙商固收团队在公众号上发布的闻泰科技辟谣声明引起热议。声明称,从未发布过闻泰科技公司情况的不实消息,始终积极看好国内ODM与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但很快“浙商固收”公号声明相关内容便被删除。

  

  图源:债市远见公众号

  人们都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但相对这次辟谣,大家似乎都更想知道“被造谣”的内容。这个谣言既没有引发公司负面舆论持续发酵,也没有导致投资人恐慌,辟谣就显得有些莫名其妙。

  加之12月29日,股价开盘持续下跌,最大跌幅近8%,截至2021年12月31日,闻泰科技收盘价为129.3元。截至12月31日,闻泰科技三名高管减持50万股的公示也部分股民感到恐慌,在网络上产生了高管换血、公司合规情况等负面猜测。

  

  图源:网络

  结合“辟谣”事件按来看,不少投资者都推测这是希望增持闻泰科技的机构故意放出的利空消息,希望获得更低低价,压缩购入成本。

  结语

  整体来看,闻泰科技在目前已经形成从半导体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设备,到光学模组、通讯终端、笔记本电脑、IoT、服务器、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但是,在这些利好之下,堪忧的盈利、偏低的研发投入、过高的商誉令广大投资者不敢笃定公司的未来。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