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经营网2021-11-13
11月9日下午,在《中国经营报》主办、中经未来承办的“迭代·创未来——2021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北汽蓝谷品牌公关总监王刘芳分享了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汽车企业如何守正创新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王刘芳指出,碳达峰和碳中和不仅事关环保和达标,还将成为企业进入某些市场的新门槛,消费者也会把碳排放量作为选购产品的重要参考指标,这要求企业在构思长期战略布局时,必须将碳排放甚至负排放作为前提条件。企业需要全面审视价值链,找到这个链条上碳排放的关键环节,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双碳”目标企业的新门槛
王刘芳指出,未来10年到40年,碳达峰、碳中和将改变我们的衣食住行。相信这项政策是各行各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都无法忽视的有形之手,也是每个企业制定经营策略时必须考量的重大外部因素。
今年3月份,我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耗费巨大成本、做出巨大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出的背景,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是中国政府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政府承诺,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思想。无论从经济、政治还是外交维度来解读,我国政府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都是深思熟虑、言出必行之举。”王刘芳表示。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全球170多个国家签署了《巴黎气候协定》,同时,欧盟正在策划从2023年起征收“碳关税”,对碳排放超标的进口产品课以重税,预计年征税额可达100亿欧元。
王刘芳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碳排放量将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和经营利润的重要因素,这个时点的到来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快、还要早。届时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碳交易将像积分交易一样,有买有卖,有人欢喜有人忧。
在此背景下,王刘芳指出,碳达峰和碳中和不仅事关环保和达标,可能还会成为企业进入某些市场的新门槛,消费者也会把碳排放量作为选购产品的重要参考指标。这就要求企业在构思长期战略布局时,必须将碳排放甚至负排放作为前提条件。因此,企业需要全面审视价值链,找到这个链条上碳排放的关键环节,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汽车企业产销过程中出现单车碳排放均值排行榜,车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值将被强制标注在销售文件上,汽车供应商的遴选把碳排放量作为重要考虑依据,环保回收材料在车身及内饰上的使用成为产品新的卖点,市场和消费者将对企业的碳排放水平越来越敏感……”王刘芳表示,这些都是大概率事件,企业从现在就可以从供应链重构、生产制造工艺优化和汽车低碳材料使用等多个维度提前开始布局。
推广电动汽车是社会减排的先锋力量
“我国已经将6大领域30项技术列为碳中和关键技术,其中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技术上榜。推广电动车是我国能源替代的重要举措,会成为社会减排的先锋力量。”王刘芳表示。
有研究表明,一辆普通燃油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19g/km,电动汽车虽然不排放二氧化碳,但如果使用煤炭发电,综合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139g/km,如果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会降低至9g/km。按照2030年纯电动汽车渗透率达20%测算,可累计减排约304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能进一步提高清洁电力的比例,再加上实施电池梯次利用和电耗降低,电动汽车的实际减排潜力将大幅增加。
据王刘芳介绍,在多年来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截至2020年底,北汽蓝谷整车产品累计行驶总里程达183亿公里,综合节能减排194万吨,相当于植树1137万棵。仅2020年,北汽蓝谷实现温室气体减排量6655吨。2020年7月,北汽蓝谷联合国网电动汽车推出V2G技术,在纯电动汽车受控状态下实现动力电池与电网之间的能量有序高效交互。
“未来,北汽蓝谷将不断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完成生产基地能源管理体系ISO 50001的认证工作,加强节能减排和水资源的管理,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王刘芳指出。
对于电动汽车的未来,王刘芳表示,汽车不但具有交通的属性,还将具备城市管理的属性。作为终端,电动汽车的使用价值将被进一步挖掘与开发,有希望成为一个储能、储电单元,与城市的能源管理通盘融合,实现削峰平谷、智慧能源管理。
此外,王刘芳还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将推动汽车产业链的减碳工作,车企的“碳足迹”需要被追溯记录,这将催生一项值得投入和关注的新技术。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建立产品碳排放的计算和追踪体系,实现碳排放的数据透明化和可追溯化,以方便车企展开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行动。同时,从用户的角度,也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法,让用户了解车辆使用背后涉及到的碳排放,逐步培养用户形成绿色低碳的用车意识和习惯。”王刘芳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