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GLP-1”类药品是此轮A股减肥药炒作的核心线路,但百花医药目前其实还没有接到相关药品的研发订单。
在疯狂炒作一个多月后,减肥药概念股终于有点熄火的味道了。
全球市场上,减肥药的标杆公司——美国药企礼来和丹麦药企诺和诺德,其股价自今年10月中旬的高点至今累计跌幅已有10%以上。A股市场上,减肥药概念板块的炒作也有明显降温,但围绕这批明星股的关注并未退散。
其中,新疆百花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花医药”,600721.SH)因涉减肥药表述存在误导性,在向投资者道歉后,不久前又收到了监管层的警示函。
而透过公司近期发布的三季报可以看出,所谓的“减肥药明星股”,或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01
“含GLP-1量”极其低微
10月18日晚间,百花医药公告称,因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企业及相关负责人受到了监管警示。公司及董秘蔡子云被警示后,还被计入了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上述处罚源自10月11日,百花医药在其发布的公告中提及,目前其在研项目中包含减肥药产品,还表示其全资子公司华威医药可以为客户提供利拉鲁肽注射液及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相关药品研发服务。受此消息刺激,10月11日至16日,百花医药收获四连板。
10月16日晚间,百花医药进行了澄清说明,“可提供利拉鲁肽注射液及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相关药品研发服务”的表述可能产生误导,目前,其仅开展了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项目的合成路线筛选、小试试验启动前期研究工作,后续研发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目前没有任何客户向其委托研发。
这一澄清无疑令投资者们大跌眼镜。众所周知,此轮减肥药炒作的核心路线,就是对标礼来和诺和诺德的“GLP-1”类药品,代表药品即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这两种药品本是2型糖尿病的用药,不过由于目前在部分国家,司美格鲁肽也获批了肥胖症等相关适应症,因此市场各方对于司美格鲁肽及同类型产品未来或可能作为减肥药品获批的市场前景充满期待。
凭借上述药品,礼来和诺和诺德的股价在过去三年上涨了五倍。有了榜样的力量,A股市场的减肥药概念股也开始了一飞冲天的炒作,百花医药正是其中的明星股之一。
而此次澄清内容,也基本意味着,公司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展“GLP-1”类药品的研发工作,仅开展了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项目的合成路线筛选、小试试验启动前期研究工作。且并无客户委托公司进行相关药物研发,对于CRO企业来说,这也意味着短期内基本不会在这类药品的研发上投入重兵。
在百花医药澄清公告发布后,10月17日,百花医药股价一字跌停,随后几天持续下跌,目前虽有所反弹,但截至11月2日,公司股价距离此轮炒作高点11.21元/股已经跌去了23.8%。
02
三季报成色如何?
对于投资者来说,“GLP-1”类药品虽然意味着可能打开巨大的减肥药市场空间。但具体到上市公司层面,其在产业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相关产品到底可能为公司贡献多大的营收和利润比例,或许才是决定其长远投资价值的关键因素。
那么,百花医药作为减肥药概念股的成色到底如何?
近日,百花医药发布2023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71.39万元,同比增长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9.18万元,同比增长60.90%。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9.22万元,同比增长569.12%。
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毛利增加、对参股企业的投资收益增加,使得累计利润较同期增加。不过,营收的增速却有放缓迹象。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67亿元,同比增长2.11%,三季报的增幅虽略有回升,为3.65%,但相较今年一季度、去年年末的28.77%、24.36%仍有大幅放缓。
另外,截至三季度报告期末,百花医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3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3万元。总体而言,本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期初减少了7168万元。
百花医药身处近年来非常热门的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赛道,随着医药制度的改革,医药行业分工不断细化、医药市场格局持续发生变化,国内CRO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具有技术特色的小型CRO企业的成本优势、跨国CRO企业的市场优势,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都可能会给百花医药带来成本冲击和营收增长的压力。
据公司半年报描述,百花医药主营业务涵盖新药早期发现与筛选、仿制药药物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开发、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生物等效性/药代动力学的生物样品分析及药学检测服务、临床业务管理及数据服务、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服务、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供应,可为客户提供从药物发现、药学化学成分开发、临床试验与申报注册的全过程一站式外包和技术成果转化服务。
其中,医药产品开发与技术转让是百花医药全资子公司华威医药主要业务。开发的药物主要为仿制药,治疗领域涵盖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几乎所有疾病领域,仿制药开发选择临床价值突出、市场空间大、有一定技术壁垒且竞争不充分的品种。但在公司的定期报告中,并未提及“GLP-1”类药品的研发情况。
这也令此次二级市场将百花医药作为减肥药概念股进行炒作的行为,多少显得有些“无厘头”。
事实上,即使部分上市公司已经有“GLP-1”类药品进入临床阶段,甚至距离商业化仅一步之遥,但要作为减肥药品广泛使用,也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目前,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在我国均是以糖尿病适应症获批的,有关减肥的适应症尚未获批。
也有部分医学专家指出,用降糖药减肥属于超适应症用药,同时降糖药也是处方药,自行使用这些药物用于减肥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因此,即使该类药品未来获批肥胖相关适应症,也不太可能作为非处方药上市,而购买渠道受限,也有可能限制其作为“减肥消费品”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