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物产中大(600704)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物产中大拟入主信泰:地方国资接盘,如何跑通“保险+康养”?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9-27  物产中大内幕信息

来源 :A智慧保2023-09-27

  随着保险业快速发展以及监管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险企走上了寻求资金的道路。然而,险企股权交易低迷期下,增资补血并不易,很多险企仍在翘首以盼。

  不过,也不乏幸运者,信泰人寿就是当中一员。9月25日,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物产中大”)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向信泰人寿增资不超过60.65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物产中大将持有信泰人寿33%的股权。

  9月26日,物产中大再度发布公告表示,增资入股信泰人寿事项已取得浙江省人民政府国资委的预审核意见,原则同意本次增资入股事项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60.65亿元新增资本金,对于绝大多数中小险企来说都是一场美梦,33%的股权,于信泰人寿而言,又将是一次重大转折点。如果此次增资成功,信泰人寿不仅第一大股东发生易主,物产中大对信泰人寿的经营发展影响或也不容小觑。

  

  从此次增资方案看,物产中大对信泰人寿有着势在必得、强力入主的意味。

  根据《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三分之一。而此次增资后,物产中大将持有信泰人寿的股权比例为33%,几近顶格持股。

  并且,如果这次增资成功,物产中大将成为信泰人寿的第一大股东。当前,信泰人寿的第一大股东为天津大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9.9%。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信泰人寿自成立以来的最大一次增资。

  回首过去,这家生于浙江的全国性寿险公司经历过多次增资。据『A智慧保』统计,自2007年起,信泰人寿就增资了11次,其中还伴随着股东的变更。

  具体来看,2009年11月,信泰人寿的注册资本从最初的3.5亿元变更至5.63亿元;2010年1月,信泰人寿新增电联控股集团、湖州万国汽修和杭州供销五交化3家股东,注册资本金变更至6.09亿元;2010年6月,再引进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注册资本变更至6.55亿元;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信泰人寿又进行了4次增资,注册资本变更至14.91亿元。

  2015年1月,为缓解偿付能力不足问题,信泰人寿注册资本增加至26.43亿元。此后,信泰人寿又相继进行了3次注册资本变更,目前,该公司注册资本金为50亿元。

  相较过去几千万到十几亿不等的增资额度,物产中大这次增资堪称“大手笔”,

  将使信泰人寿注册资本金提升至百亿级。

  其实,此次物产中大的增资方案,此前已有“先兆”。2023年9月10日,信泰人寿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另据2022年11月财新报道,信泰人寿计划增资扩股并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而交易的牵头方是同在浙江的物产中大,保险保障基金也参与了该次交易。

  不过,物产中大称,本次对外投资尚需上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审批股东资质,尚需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或国家反垄断局,以届时审查机关情况确定)关于经营者的集中审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而且,此次增资后,物产中大对信泰人寿不构成控制,但由于本次交易涉及原股东和潜在股东较多,具体事宜尚待交易各方进一步协商、推进和落实,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作为一家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物产中大又会给信泰人寿带来怎样的变化?

  从经营层面看,物产中大是浙江首个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实现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也是浙江省政府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上市公司,拥有成员单位超过400家,是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其中,金融、能源、化工、汽车服务是其供应链集成服务板块中的核心业务。

  单就其金融布局看,物产中大目前已形成融资租赁、期货、财务公司、典当、保险代理、资产管理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架构。若完成对信泰人寿的增资入股,物产中大金融板块将补齐保险公司这一张牌照。

  对于这次增资的目的,物产中大表示,参与增资入股信泰人寿,有助于优化公司金融产业布局,推动保险资金低成本、跨周期优势与公司的养老服务产业紧密结合,探索实践“养老+保险”的业务模式,助力共富养老产业发展。

  此外,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基础上,物产中大指出,将推动保险投资业务与公司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及新兴产业投资的融合发展,以稳步提升金融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如上述内容所言,物产中大斥巨资入股信泰人寿,更多是剑指“养老+保险”业务模式,而作为人身险公司,信泰人寿长周期、低成本的资金优势被看重。

  就信泰人寿本身而言,此次增资对于该公司来说,不仅将对其股权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还将增强其资本实力,改善偿付能力。

  据信泰人寿2023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第二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8.5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6.72%。信泰人寿偿付能力尽管充足,但低于“平均线”。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第二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6.5%,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8.7%。并且,信泰人寿并未披露最近两次风险综合评级结果。

  再看业绩方面,信泰人寿虽已进入盈利周期,但仍然不稳定。数据显示,2018-2022年,信泰人寿净利润分别为0.32亿元、0.35亿元、0.75亿元、1.02亿元、2.26亿元,但2023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为-4.63亿元。

  众所周知,信泰人寿曾走过一段波折期,不论是股权关系的复杂,还是公司治理的失衡表现,亦或是被监管亲自“指导”,高管曾经被查,这家成立于浙江的全国性寿险公司,多年来经受着各种考验。

  此前,『A智慧保』也曾进行分析:

  2021年8月16日

  三大股东悄然“消失”,69.4%股权迎7家接盘者!信泰人寿要走“逆袭”之路?

  2022年6月24日

  信泰人寿变局:谭宁角色转换!“从总经理到董事长”挑战有多少?

  如今物产中大的加入,对于信泰人寿来说或形成利好,不仅将增加其股东实力,有助于改善偿付能力,还将给信泰人寿提供更多与其他板块产生联动的机会,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说起“养老+保险”,早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产业呈井喷式发展,与养老有着天然联系的保险,自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从当下保险公司参与养老产业的形势看,实则已颇为拥挤。无论是机构养老、居家养老还是旅居康养,各类产品线皆已密集推出,不少大中型保险公司甚至将康养生态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并加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那么,作为新入局者,物产中大牵手信泰人寿,推动“养老+保险”的业务模式的底气在哪?或许,这还要从双方的资源禀赋来剖析。

  首先,从物产中大来看,当前,该公司正在加速探索国企养老服务模式。根据物产中大2022年财报,其已率先在浙江山区26县开展共富养老项目布局,并签署首批20个项目。此外,该公司医疗健康业务已布局综合医院与养老产业,医院床位数约2000张,已投入运营的养老网点9家,床位数1677张。

  在2023年的经营计划中,物产中大提及,将聚焦共富养老持续发力。以供应链思维系统谋划,锚定“百店万户”的目标,加快在养老产业生态上的探索实践,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添砖加瓦。

  显然,立足浙江省资源优势,物产中大已经在养老项目布局、养老产业生态上有了一定的积累,这是保险嫁接康养生态的关键一环。

  那么,从保险业务层面看,信泰人寿又有哪些链接养老产业的条件呢?其实从物产中大给出的经营信息看,信泰人寿的基本条件已较为成熟。

  物产中大公告显示,信泰人寿拥有3家子公司、18家分公司、79家中心支公司及下属分支机构、162家四级机构,服务客户数超250 万人,2022年规模保费约500亿元,基本覆盖经济发展相对活跃、保险深度较高的保费大省。

  此外,信泰人寿具备信用债、股权投资、股票直投、不动产投资等多领域的投资能力,截至2023年6月底投资资产规模约2000亿元。从这些信息足以看出物产中大对信泰人寿的认可。

  另有市场人士认为,信泰人寿此前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困扰在于公司治理,未来若变成国资主导,或是一个不错的机遇。

  信泰人寿董事长谭宁也曾这样表示,下一步将致力于使信泰人寿成为国内最专业的人寿保险服务提供商。未来,信泰人寿将继续立足于当前的战略规划和目标,以持续稳定的经营发展策略,推动公司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