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A股市场,科力股份即将迈入IPO的门槛。
然而,随着其即将走向上市的脚步越发临近,外界对其心生疑虑。
自身研发实力较低
寻求上市,对于一家公司而言,是一次展示自身实力、吸引更多资金支持的机会,但有时也可能因为某些数据的虚假呈现而遭受质疑。
科力股份在其IPO材料中透露了一些引人关注的数据,然而,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却受到了一些质疑。
科力股份声称,公司的研发投入保持了一定的增长,符合创业板上市的相关要求。然而,一些观察者指出,该公司在研发支出方面的增长似乎有些不合理。
据披露,科力股份的研发费用主要来源于职工薪酬,而在过去两年中,其研发人员的薪酬支出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到了68.79%和33.44%。
这样的增长速度引发了人们的猜疑,特别是考虑到公司的员工总数和注册资本并未显著增加的情况下。
在过去的几年里,科力股份的注册资本从数百万元增加到数千万元,然而,最近却出现了一则减资的公告。
这种注册资本的变动似乎与公司的研发支出增长不相符,引发了人们对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的担忧。
根据一些招聘信息显示,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也并未达到公开披露的水平,这更加加剧了人们对公司数据真实性的疑虑。
此外,据科力股份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目前拥有75项专利,其中包括4项发明专利、66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5项外观设计专利。这些专利中,大部分都是在最近的报告期内取得的,而且其中不乏通过受让方式获得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专利中,有50项实用新型专利是在报告期内取得的,占到实用新型专利总数的75%,而这其中又有18项是通过受让取得的。另外,公司的4项发明专利和5项外观设计专利也都是在报告期内获得的,但同样也存在通过受让方式取得的情况。
这样的数据引发了一些关于科力股份研发能力和专利申请行为的疑问。
有人质疑公司是否在报告期内突击申请专利,以填补技术和创新的空白,而一些专利的受让方式也引发了人们对公司自身研发实力的怀疑。
难符创业板定位
一股一乐,自2016年起,福耀玻璃对科力股份业绩的扶持可谓至关重要。倘若没有福耀玻璃的鼎力相助,科力股份很难有望冲击创业板,更遑论登上深交所上会审议的舞台。
数据的冰冷呈现着一段难以忽视的合作历程:自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福耀玻璃对科力股份的采购额逐年攀升,其营收贡献占比更是一路飙升,直逼五成。
这份数据背后昭示着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福耀玻璃对科力股份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令人不得不对其未来的稳定性产生担忧。
然而,有监管规定指出,若一家公司对单一大客户的依赖超过50%,就应被视为存在重大依赖,而科力股份与福耀玻璃的“单打独斗”局面正是引发关注的焦点。
相对于第一大客户的高度依赖,公司对其他客户的依赖程度明显较低,令其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除了在营收方面的重大依赖外,科力股份与福耀玻璃之间还存在着一项颇具争议的资产交易。2020年,公司以巨额资金收购了福耀玻璃旗下的福耀饰件。
然而,这一收购却引发了一系列的关注。不仅仅因为这一收购导致了公司毛利率的下降,更因为这一交易背后隐藏着种种疑点。
据悉,收购完成后,公司不得不向福耀玻璃“让利”,这种让利行为是否涉及到商业机会的特殊利益安排,成为了业内人士密切关注的焦点。
因此,科力股份与创业板的定位不符主要体现在其对单一大客户的过度依赖和商业行为的不透明性上。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和成长潜力,也违背了创业板市场对于高成长性、高创新性企业的定位要求。
或涉嫌财务造假
根据申报材料显示,科力股份自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然而,仔细观察其现金流量和应收账款的情况,却发现了令人费解的数据差异。
首先,尽管科力股份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却未能与应收账款的增加额保持一致。
这种现象在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尤为显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应收账款的增加额之差逐年扩大,说明公司存在一定程度的收款问题,或者有可能存在虚增营收的情况。
其次,科力股份的产能利用率也值得关注。尽管公司声称营收持续增长,但据实际数据显示,其产能利用率却并未随之提高,甚至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公司可能存在营收虚增的情况,通过提前确认营收来粉饰财务报表,以达到表面上的业绩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力股份未对外透露任何回应,对外界的质疑置若罔闻。
而财务造假涉虚增可能是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式:
销售收入的虚构:公司可能通过虚构销售合同或将未实际完成的销售行为纳入财务报表中,以增加营业收入。这种方式可能会涉及与客户之间的假交易或与相关方的内部勾结,以制造虚假的销售记录。
收入确认时间的操纵:公司可能会提前确认尚未实际发生的收入,或者延迟确认已经发生的支出,以人为地调整财务报表的数据,使其呈现出更为理想的业绩表现。
虚增应收账款:公司可能通过虚构应收账款的方式来虚增营收。这可能包括将实际不存在的销售业务列入应收账款,或者虚构客户的欠款金额,以提高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从而增加营业收入。
财务数据造假:公司可能通过操纵财务数据,如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来隐藏实际业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掩盖财务状况真实情况的目的。
与供应商的勾结:公司可能与供应商勾结,通过虚构采购成本或与供应商进行交易,以调节营业成本和收入,从而实现财务数据的造假。
这些手段可能会涉及到公司内部人员的串通和勾结,包括财务人员、高管人员等,以及与外部相关方的勾结,如客户、供应商等。然而,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一旦被发现,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科力股份前途到底如何,相信监管部门会给我们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