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绿地控股(60060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绿地控股的“信心考题”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8-08  绿地控股内幕信息

来源 :铑财2022-08-08

  8月7日,绿地控股公告,两国有股东助其纾困,获30亿元借款“输血”。

  8月3日,《财富》杂志公布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绿地控股位列第125位,排名再创新高,较去年上升17位。

  既有雪中送炭,又有锦上添花。穿透行业的波云诡谲,绿地控股似乎稳了?

  01

  降幅大于行业三四线误判?

  LAOCAI

  不得不说,近期的绿地处于舆论风口。

  两个多月前的5亿美元债展期,虽说有惊无险,但多家评级机构还是下调了评级,激进的标普更是给出“选择性违约”。

  8月3日,绿地控股发布2022上半年业绩快报:

  营业总收入2047.36亿元,同比减少27.64%;营业利润94.61亿元,同比减少41.78%;利润总额91.34亿元,同比减少4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42.02亿元,同比减少48.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78亿元,同比减少43.78%。

  本报告期末绿地控股总资产13598.22亿元,同比减少7.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39.85亿元,同比增长4.46%。

  连串飘绿数据,显示出绿地控股仍在“寒冬”,否极泰来仍需时日。

  事实上,7月29日发布的第二季简报中,便可探得端倪:

  2022年4-6月,绿地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52.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49.8%;合同销售金额373.02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0.3%。

  2022年1-6月,合同销售面积651.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49.7%;合同销售金额680.9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8.5%。

  针对下滑原因,绿地控股表示:上半年,外部环境极为严峻。国内疫情出现重大反复,尤其公司大本营所在地上海的疫情导致社会全面封控,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在国内疫情和国际地缘政治动荡的叠加影响下,我国经济持续下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压力更加凸显。政策层面以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为导向,出台了一系列相对宽松的措施,但落地见效还需时日,市场持续低迷。

  诚如其所言,疫情反复重压,作为一家总部在沪的房企,业绩下滑不足为奇。

  考量在于,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376.10万平,同比下跌33.60%(350.43万平);成交金2465.14亿元,同比下滑20.80%(3129.93亿元),仍是近五年同期成交中维持第二高水平。

  何况,绿地控股更是一家立足全国市场的房企。

  克而瑞数据显示,上半年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0564.6亿元,同比下滑50.3%。

  中指研究院统计则显示,上半年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356.4亿元,同比下降48.6%。

  无论对比哪家数据,绿地控股58.5%的幅度,都拖了行业后腿。

  更值注意的是,二季度绿地合同销售额为373.02亿元,同比下滑60.3%,相比第一季度的56.1%有加剧之势。

  不禁疑问,完全甩锅行业外因是否有失公允?

  楼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底,按近6个月月均销售面积计,一线城市短期库存出清周期13.9个月;二线代表城市出清周期18.3个月,较2021年末延长4.9个月;三四线代表城市出清周期23.4个月,较2021年末延长6.1个月。

  众所周知,2021下半年至今,多数房企在拿地方面一改豪放。据悉,今年1月至6月,绿地控股无新增房地产项目储备。

  与之鲜明对比,2021上半年绿地控股在三四线城市可谓重仓:

  一线城市的投资金额比重从0.9%至10.7%,投资建面比重增长近4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投资金额比重增长22.2个百分点至44.4%,投资建面比重超50%。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青睐押宝三四线城市,在以拆迁为主的棚改阶段,不失为拉升业绩的好方向。可市场饱和乃至透支后,三四线“虚火”显现。尤其房市遇冷后、本地购买力弱,三四线去化往往更加困难,高周转失灵,让不少房企陷入泥潭。

  那么,绿地控股上述“拖后腿”,除了行业环境,有无自身拿地战略误判?审时度势能力不足呢?

  下半年能否回暖,亦要打个问号。

  2022年1-7月,绿地控股销售业绩降幅59.21%,而1-6月为58.5%。

  据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TOP10企业1-7月数据相较1-6月的同比数据变化中,碧桂园、融创中国、绿地控股三企降幅进一步扩大。

  

  02

  减持、质押?评级先下后上

  LAOCAI

  绿城高管层,似乎早有预感。

  5月18日,绿地控股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格林兰于2022年4月21日至5月18日期间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3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2%。

  这是格兰林多年来的首次减持。

  6月,格兰林再次出手质押,所持股份累计已超七成被质押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格林兰实控人,正是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

  看看绿地控股近4月累计约四成的降幅,减持质押后的张玉良无疑是幸运的,只是投资者呢?

  7月11日,互通平台上,有投资者发问:董秘,在经营业绩每况愈下,美元债展期之前,请问第一大股东大宗交易减持近2%,是否是第一大股东提前知晓公司经营困难,利用信息差提前大宗交易减持?是否涉及知情内幕交易?另外,做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对大宗交易减持的原因,目的不做任何说明,是对全体中小股东负责任的行为吗?

  绿地控股董秘回复称: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工作。

  孰是孰非,不做评价。但看看机构态度,安抚投资者情绪,慎之又慎没有错。

  5月30日,穆迪将绿地控股集团的公司家族评级(CFR)从“B2”下调至“Caa2”。同时,将绿地全球中期票据(MTN)计划的有支持高级无抵押评级从“(P)B3”降至“(P)Caa3”;高级无抵押票据的有支持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3”下调至“Caa3”;

  将绿地香港的CFR从“B2”调至“B3”;MTN计划的有支持高级无抵押评级从“(P)B3”降至“(P)Caa1”;美元票据的有支持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3”下调至“Caa1”。

  并将所有评级展望从“评级观察名单”调整为“负面”。

  同日,标普也将绿地控股集团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CC”;未偿优先无抵押票据的发行评级由“CCC+”下调至“C”,展望负面。

  5月26日,绿地控股所有境外美元债突然暴跌,且大量PB抛售债券,其中上述5亿美元债暴跌25美分。

  发生了什么?

  5月27日,绿地控股公告,5亿美元债正寻求展期,并计划安排出售足够优质资产来偿债,包括3年出售2000亿资产等。

  这也是,上述多家机构下调评级的原因。

  好在,各方努力下,目前这笔债务已展期成功,况且展期也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爆雷”,标普在报告中也表示,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对其5亿美元高级无抵押票据展期一年的计划。

  6月29日,标普决定将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由“SD”上调至“CCC-”,并将由绿地控股集团担保的高级无抵押票据的长期发行评级由“C”上调至“CC”,但展望仍是“负面”。

  上调评级,某种程度上要感谢投资者的理解。

  可明眼人都知道,债务展期本质上只是将风险延后,并不代表企业已经“稳了”。而寻求债务展期的行为本身,亦意味着较大资金压力。

  那么,绿地压力究竟多大呢?

  03

  债务、现金流之压“土木”能解?

  LAOCAI

  2022上半年,绿地控股进一步压降有息负债175亿元,自"三条红线"监管政策出台以来已累计压降有息负债1681亿元,有息负债余额降至约2201亿元。

  平心而论,降债力度及决心可圈可点,值得肯定。

  无奈的是,负债基数大,债压依然肉眼可见。

  早在4月,绿地控股就曾透露,绿地系目前存续债券14只,包括11只海外债对应规模42.7亿美元、3只境内债对应规模24.01 亿元。其中,今年内将到期15.7亿美元。

  截至2022年一季度,绿地控股货币现金656.85亿元,除去受限制现金,可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495.15亿元。

  同期短期借款却达229.18亿元,应付票据302.9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更高达701.01亿元,诸项相加高达1203亿元。

  资金无法覆盖债务,自然外界不乏疑虑。

  截至2021年末,绿地控股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83.7%;现金短债比0.81;净负债率91.6%,,脚踩两条,属于“橙档”。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三红”踩线,最严重后果便是融资端不畅。要知道,“橙档”对应有息负债增速仅5%,这对绿地控股来说显然“不解渴”。

  当然,2021年11月13日,绿地官网公告:公司所属行业类别由“房地产业”变更为“土木工程建筑业”。

  抛开有无躲避融资监管的质疑声,“改行”本身不失一条转型路径,毕竟房市已入下半场,两条腿走路更具抗风险性。只是,“土木工程建筑业”的钱也并不好赚,且与房市周期有强关联性。

  2021年,绿地控股毛利率11.7%,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减少5.5个百分点至20.9%,基建业务毛利率虽上升0.3%,仍仅为4.9%,相比房地产毛利相距甚远。

  这也是绿地控股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61.79亿元,同比下降58.8%的一大考量。

  2021年三季度末,绿地控股的少数股东权益为766.97亿元,占所有者权益的45%。同期,净利151.4亿元中,少数股东损益39.75亿元,占比不到三成。

  天风证券指出,明股实债是房企的隐性负债,这又分为集团层面的明股实债和项目公司层面的明股实债;如房企少数股东权益占净资产比例明显高于少数股东损益占净利润比,则该房企可能存在明股实债融资嫌疑。

  有无明股实债,仁者见仁,留给时间作答。

  可以肯定的是,从一些停工、延期交付项目看,绿地资金流恐难言乐观。

  据启东楼盘网报道,绿地在南通开发的多个住宅项目已多次延期交付。不少业主投诉,项目交付时间一拖再拖,工地荒废。

  7月31日,河南政府领导留言板有市民反馈:自己为郑州新密绿地溱水小镇的业主,买房已3年,项目自2020年7月一直停工到现在,合同约定项目应于2021年12月30日、2022年9月30日分批交房,到现在工地还是一个空架子......

  

  现金流,就是生存血液,对于一家千亿头部房企尤甚。

  04

  寒冬终将过去

  “急先锋”的信心考题

  LAOCAI

  万幸的是,不同部分“无良”房企,面对重压,绿地控股并没“躺平”。例如此次展期便是“主动展期”。

  除了态度,亦多重回笼资金,甚至不惜短痛“割肉”。

  5月16日,绿地纽约太平洋公园项目中的两栋公租公寓楼顺利出售,合同总金额3.15亿美元。同时,项目另一金额为1.5亿美元的物业大单已完成签约。

  绿地集团表示,公司充分发挥全球化布局运营的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推动一批海外优质项目销售去化、竣工交付,累计实现资金回笼已超百亿元。

  酒店方面,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秘王晓东透露,为加快资金回笼,绿地控股积极推进酒店的单独出售,自去年以来已成功完成悉尼铂瑞酒店、上海九龙宾馆等多个酒店的转让工作。

  基建业务,也有喜讯:上半年累计新签合同2460亿元,中标了阳新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或基此种种,才有了上述的成功展期,表明投资者、市场对绿地仍抱有希望。

  没错,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如今,股东方的30亿真金,为其纾困再添一批宝贵的信心子弹。更多腾挪空间,叠加行业回暖,否极泰来或并不遥远。

  在铑财看来,当下,几乎所有房企都在“渡劫”。面对寒冬,本质上是一场“耐力比拼”、综合实力洗牌,从良币效应、去杠杆、高质量发展看并非坏事。而渡过难关的关键在于“抱团取暖”,相关产业链、供应链、投资者、购房者拧成一股绳,方能以时间换空间、进而真正强大。在这方面,绿地无疑是有优势的,也走在了前面。

  但最终能否率先稳了,成为维稳纾困的“急先锋”,还要看绿地的高效高质、上下一体、诚意诚心。

  那么,往期看,关键时期管理层减持、质押,肯定不是加分项。如何珍惜这份可贵信心、用好这份可贵信任,是真正渡劫的良方,也是能否吃堑长智、痛定思痛、从而真正做大做强、行稳致远的灵魂考题。

  寒冬终将过去,关键以什么姿态、什么代价。国士待之、国士报之,且行且珍惜。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