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晚,上海智汇未来医疗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未来股份”,600532.SH)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未按时披露年报),根据相关规定,证监会对其立案。
同时,未来股份还发布了再次延期回复上交所针对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事项的监管工作函,并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5日起停牌,如在停牌2个月内仍无法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则公司股票可能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针对上述事项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函未来股份,该公司在采访函回复中表示:“此次证监会对我司立案调查的原因是我司未按期披露2021年年报,该事项不会对我司的日常运营造成影响。”
年报“难产”至停牌
针对未按期披露2021年年报的原因,未来股份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因受上海疫情影响,公司年度定期报告所涉及的部分信息准确性、完整性暂时无法进行核实,需要进一步梳理清查;对于会计师审计报告所涉及事项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核实、说明。为保证2021年度报告披露的准确性、完整性,公司需要进一步核实相关情况,基于上述原因,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未来股份称,公司与审计机构正在积极落实、推进2021年年报相关事项,力求尽早披露。“如我司在股票停牌2个月内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则我司股票会在披露年报时复牌。如我司在股票停牌2个月内仍无法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则我司将在股票停牌2个月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披露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我司股票自公告披露日后的次一交易日复牌。”未来股份对本报记者表示。
职业投资人程宇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企业年报“难产”,很可能是由于部分财务内容无法公开披露,这种情况对投资人来讲是重大风险。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也向记者表示,企业未按时披露年报而被立案,说明相关部门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了,立案对于该企业来说是一个负面消息,作为消息面的信息短期内会引起该公司的股价波动,是不利于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的。但是从长期来看,监管机构从严监管资本市场,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清朗、公平的投资环境,是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角度出发的。
记者通过梳理公告了解到,4月27日,未来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在进行必要的资产清查和债权债务核实等事项时,发现以前期间存在会计差错,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追溯重述更正前期的重要差错,需追溯调整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致2020年年度报告货币资金减少6亿元,预付款项增加6亿元。随后,上交所就会计差错事项向未来股份发出监管工作函。
4月29日,上交所再次就未来股份延期披露年报和一季报下发监管工作函,并表示已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启动公开谴责等纪律处分程序。上交所还要求,公司应组织有关人员加快推进定期报告编制披露工作,对部分无法核实的信息尽快核实查清,及时披露相关定期报告,充分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此后,未来股份分别于5月10日、16日、24日先后3次披露延期回复上交所监管工作函的公告,理由均为“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尚未完全核实工作函中提及的相关情况”。
两任实控人均遭处罚
通过梳理公告,记者还注意到,2021年末至今,未来股份及其先后两任实控人均遭到监管处理。
未来股份在2022年1月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因公司实控人未及时严格履行承诺,未来股份及实控人俞倪荣、谢雨彤收到上海证监局的监管函。公告显示,2018年1月26日,未来股份实控人俞倪荣、谢雨彤曾公开承诺将在三年内逐步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寰亚电力与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但二者并未及时严格履行上述公开承诺。
公告显示,寰亚电力是俞倪荣和谢雨彤持股100%的公司,2021年未来股份和寰亚电力均开展煤炭贸易业务,两公司构成同业竞争。而未来股份在2021年半年度报告中披露,俞倪荣、谢雨彤在担任实际控制人期间及时严格履行了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对此,上海证监局对未来股份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对未来股份董事长兼实控人、寰亚电力实控人俞倪荣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此外,未来股份前任实控人颜静刚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2月18日,未来股份披露《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2016年至2017年,未来股份及其子公司与时任实际控制人颜静刚及其关联方发生多笔关联交易。其中,2016年度发生金额为6.59亿元,占公司2015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36.75%;2017年度发生金额为1.55亿元,占公司2016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8.13%,均已达到股东大会审议并对外披露的标准。但公司未按照规定履行相应决策程序和披露义务,也未在2016年、2017年年度报告中披露。针对违规行为,未来股份前任实控人及时任管理人员遭到上交所通报批评。
对此,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实控人频遭监管处分,表明公司在内控和运营、企业治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公司诚信与经营可持续性必然会受到质疑,对于企业正常业务的开展与资本市场活动都会有重大的负面影响。
豪掷千金转型医疗,业绩不理想
公开资料显示,未来股份成立于1999年,于2002年登陆A股,公司原主营业务为煤炭、化工品对苯二甲酸。2020年底,未来股份开始布局医疗领域,主营业务变为“医煤双修”。
记者通过梳理了解到,为转型医疗领域,未来股份进行了多笔投资,从金额来看,可谓大手笔。
2020年11月,未来股份全资子公司上海宏禹对外投资并与相关方共同出资设立未佳医疗,上海宏禹持有未佳医疗股权比例为78.84%。
2020年12月24日,未来股份与济南高新(维权)控股集团签署协议,共同出资在济南高新区成立未来医疗创业投资基金,该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首期募资人民币10亿元。其中,未来股份出资不低于2亿元,济南高新控股集团出资不低于2亿元,社会资本或金融机构等出资不高于6亿元。
2021年9月13日,未来股份全资子公司上海未琨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8.96亿元现金方式收购上海元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上海树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
2021年12月23日,未来股份全资子公司未郎医疗与SINDAVID及其控制的公司签署框架协议,以约7亿-8亿新加坡元向SIN-DAVID等全部股东收购其持有的标的公司100%普通股股权。标的公司2010年成立于新加坡,是一家综合医疗服务平台,拥有500多家自营医疗中心、1100多名医疗专家、6800多名员工、近12000个医疗网络合作伙伴。
然而,转型的成果在业绩方面表现的并不理想。根据未来股份2021年三季报,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贵司实现营收6.97亿元,同比下滑75.96%;亏损0.1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对此,未来股份解释称,2021年度业绩数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要业务向医疗服务转型,原主营煤炭贸易业务逐步减少所致。
对此,柏文喜认为,未来股份拟转型“医煤双修”,这本来就是一个跨界幅度很大的转型,无论在资源储备、行业经验,还是运营管理经验方面都是一个巨大挑战,而且也和既有业务没有协同与联动效应,转型的风险很大。从另一个侧面也表明了公司对于之前的业务未来信心不足,因此企业转型收效甚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