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天科技(600522)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4.72亿!一天收购2家新能源公司5%、15%股权,中天科技为哪般?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8-16  中天科技内幕信息

来源 :通商荟2022-08-16

  8月13日,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科技股份”或“公司”)发布《关于收购苏交控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5%股权和三峡新能源南通有限公司15%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根据公告,中天科技股份为整合业务资源,拓展海上风力发电相关产业,与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科技集团”)于2022年8月12日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中天科技股份向中天科技集团收购苏交控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交控如东风电”)5%股权和三峡新能源南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南通公司”)15%股权,上述股权转让价格共47,235.50万元。

  此次交易完成后,苏交控如东风电和三峡南通公司将成为中天科技股份参股子公司。

  

  苏交控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2日,注册资本139100万人民币,其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项目开发、工程建设、运营;电能购销及服务;承修、承试电力设备;风电场检修及相关机电设备检修;相关技术咨询与服务;电力设备批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苏交控如东风电持有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 300MW,相关业务及资产运营良好。

  三峡新能源南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14日,注册资本184000万人民币,其经营范围包括: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发电与销售;发电设备维修、技术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三峡南通公司持有海上风力发电场总装机容量为 400MW,相关业务及资产运营良好。

  此次收购股权,有助于中天科技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业务,深度介入海上风电运维市场,探索海上风电与海上油气、储能多种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融合发展模式。

  中天科技收购苏交控如东风电和三峡南通公司的股权意味着什么?海上风电投资是否会成为大势所趋?本期通商荟带你了解更多内容。

  

  迎接海风建设浪潮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今年3月22日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推进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区域布局;积极推进东南部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

  据机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47个在建海上风电项目总容量超过18GW,全国在建、前期启动海上风电项目合计规模已超25GW。

  据相关人士分析,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成本和地理优势就非常明显,陆地风电主要集中于“三北”地区,而中国经济发达即用电量大的通常是沿海城市,海上风电可以就地消纳,降低了长距离运电成本;其次是持续性优势,陆上风电时有时无,而海上风电则是稳定的、持续发电的,对电网的配套设备的要求也更低,减少了储能压力。

  海上风电正是中天海缆的主营业务之一,发展前景广阔。中天海缆作为海上风电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专注于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拥有超高压电力电缆、海底电缆、光纤复合海底电缆、海底光缆等重点产业。在海上风电施工领域,涵盖了风电基础安装、风机主体安装、海缆供应和敷设安装以及海上风电场全寿命周期运维服务。

  

  因为海底环境较为复杂,而且生产制造海底电缆具有较高的壁垒和门槛,龙头公司所拥有的码头资源、长期积累的质量口碑,都为这个领域铸造了很高的准入门槛。因此,海上风电快速成长,现有海缆龙头企业将首先受益。

  近期各地海风建设进一步提速,中天科技有望充分参与并持续受益。如6月23日,山东发布《能源保障网建设行动计划》,提出2022年海上风电开工5GW,建成2GW左右。到2025年,开工12GW,建成8GW;到2030年,建成35GW。“十四五”期间,全国海上风电规划总装机量近140GW,市场空间巨大,公司作为海风龙头,在江苏南通、江苏盐城、山东东营、广东汕尾布局海缆基地,有望充分受益海风建设浪潮。

  

  优化公司业务结构

  6月29日晚,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向控股股东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出售中天科技集团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股权转让价格为3.43亿元。

  中天科技表示,本次交易的目的在于剥离毛利率较低的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将公司业务重心逐步转向技术附加值和毛利率更高的高端制造业,并不会影响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同时,公司也基于自身业务发展规划,计划将出售后收回的资金用于高附加值业务生产经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通商荟注意到,结合近年来中天科技的布局,其提到的高端制造业转变与海上风电关联较大。

  此前,中天科技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天科技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陆续确认中标多项海洋项目,其中海上风电项目中标金额约21.14亿元,海上油气项目中标金额约1.65亿元。

  其中,海上风电项目有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工程的220kV海缆及附件;国华渤中I场址海上风电项目的35kV海缆设备及其附件;越南新富东1区海上风电项目的35kV海底光电复合缆;山东莱州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风电工程的海上设备采购及施工4项,项目中标金额约21.14亿元。

  

  中天科技表示,海上风电和海上油气项目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94%,对公司2022年、2023年经营业绩将有积极影响。同时,项目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公司在国内外海洋系列产品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作为以通信业务起家的公司,中天科技早年以光纤业务作为自身市场竞争的资本,已经成长为与亨通、长飞在同一赛道竞争的具备光纤预制棒量产能力的企业。中天科技早在2009年就开始通过子公司中天精密投资11.8亿元用于光纤预制棒项目,仅仅过去5年时间便实现利润过亿,此后更是在2017-2018年达到营收峰值。据统计,中天科技在2010-2018年间实现了从4.4亿到21亿的利润跨越式增长,从光纤拉丝厂一跃成为棒纤缆一体化的通信线缆企业。

  此后,中天科技便开始了产业链扩张之路,将公司的投资投资重心转向了海缆业务,完成了主营业务从“通信+电力”向“海洋+电力+通信”的高调转变。正是由于在完善产业链方面的提前布局,中天科技才能在后来市场光纤价格暴跌的不利环境下依旧保持利润增长。同时,随着近年来海上风电需求爆发,中天科技海缆业务再次实现实现极大突破,进一步实现了多方向协同发展。

  

  绿色制造科技集团

  聚焦可持续发展,以积极投身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力建设绿色低碳制造体系,强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和绿色低碳化,扎实策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宗旨,1月20日,中天科技发布“绿色低碳制造(GLCM)行动方案(2021-2030)”。

  按照行动方案,中天科技将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过能源替代、原料替代、节能减排、节材循环等手段,实施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等措施,致力产品与服务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坚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优化能源消费和产业发展结构。目标到2030年,同比2020年基线数据,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40%左右,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累计打造2-3个“碳中和”园区,30家“碳中和”工厂。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55年实现碳中和。海上风电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十四五”期间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高、不占用土地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是全球风电发展的最新前沿。中天科技选择海上风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顺应了“清洁低碳”的经济秩序。

  

  一直以来,中天科技积极探索实践绿色转型。积极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绿色氢能,植树造林,绿电交易,用户侧储能系统。发力新能源领域,2021年,中天科技电力储能装机量达12GWh、光伏装机量15GWh,分别平均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8万吨,128万吨。

  未来,中天科技将鼓励多元投入,强化评估监测,确保行动方案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落细,建成绿色科技制造区域典范,实现降低能耗和排放、提升质量和效益、奉献循环和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