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双良节能(60048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0元转让终止,双良节能实控人不变!“光二代”接班面临扩产、股价两大挑战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1-04  双良节能内幕信息

来源 :时代周报2023-11-04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0元转让终止!

  11月3日晚间,双良节能(600481.SH)发布公告,实控人缪双大决定先行终止向其子缪文彬转让其持有的双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集团”)、江苏双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科技”)和江苏利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利创”)的部分股权相关安排。

  此前一天,双良节能公告,缪双大将上述股权以0元对价转让给其子缪文彬。权益变动完成后,缪文彬成为上述三家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也双良节能的实控人。

  有股民认为0元转让股权涉及到税收方面的问题。不过,有律师向时代财经表示,终止股权转让不涉及到税务原因,可能是行为人家庭或者个人原因的考量。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定股权转让收入。但继承或将股权转让给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关系证明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对转让人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可以视为有正当理由。

  实际上,缪文彬早在2004年便在双良集团任职,2015年任双良节能副董事长,2017年出任董事长,成为公司“一把手”。近年来,也有不少“光二代”走到台前,但光伏行业来到产能过剩与优汰劣胜的十字路口,光伏二代们如何守好家业乃至青出于蓝?

  追“光”逐“能”的接班人

  双良节能公告显示,缪文彬出生于1978年7月,大学就读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获学士学位后去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深造,并获金融MBA。毕业后,缪文彬便进入家族企业双良集团工作,曾任集团销售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双良集团副总裁。

  在双良集团经历了近11年的磨练,2015年8月,年仅37岁的缪文彬成为双良节能副董事长和董事,与作为董事长的堂兄缪志强并肩作战。2017年8月,缪志强、缪文彬分别辞去董事长、副董事长职务,两人身份发生对调,缪文彬正式出任双良节能董事长,成为公司“一把手”,并获得20万元的税前报酬。

  公开资料显示,双良节能以溴冷机起家,逐步成为节能、节水龙头,从2005年进军换热器行业,到2015年资产置换开启多晶硅还原炉业务,双良节能从未暂停过拓展新赛道。

  不过缪文彬担纲“一把手”的三年内,没有开拓新业务的双良节能主营业务并没有太大动作,但业绩出现下滑,其营收2015年的31.16亿元减少至2020年的20.72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从3.49亿元腰斩至2020年的1.37亿元。

  但此后双良节能抓住新能源的风口,开始进军光伏下游和氢能领域。

  2021年2月,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正式成成立,注册资本9亿元人民币,随后便与包头市人民政府、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包头40GW单晶硅一期项目(20GW)合作协议书》,砸70亿元建成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项目。

  进军硅片环节后,双良节能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向下游进发,在2022年3月成立双良新能科技(包头),开展光伏组件业务。同一年里,双良节能还在氢能领域大展拳脚,首套 1000Nm3/h电解槽制氢设备顺利下线。

  猛攻之下,“光伏+氢能”给双良节能业绩带来质的飞跃。

  2022年,双良节能首次踏入营收百亿行列,营业收入144.76亿元,同比增长227.99%;归母净利润9.56亿元,同比增长208.37%。其中,近60%的营收由新业务单晶硅片贡献,营收为86.0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双良节能2023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为187.8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营收,同时归母净利润也顺利突破十亿元的门槛。

  行业洗牌,“光二代”面临挑战

  除了缪文彬,近年以来也有不少“光二代”继承家业。不过,产能过剩和产业链价格下行使得他们中的不少人接班后面临业绩下滑、行业洗牌的局面。随着二级市场的波动,股价跌跌不休也成为他们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今年3月,通威股份(600438.SH)实控人刘汉元之女刘舒琪(生于1989年)正式接班,担任通威股份董事长,兼任公司CEO。而早在2022年4月,刘舒琪成为通威股份的董事会成员之时,便是公司光伏商务部总经理,还在通威集团担任监事。

  在刘舒琪成为一把手的这半年里,通威股份的营收较为稳定,不过归母净利润却出现同比及环比下跌,从第一季度的86.01亿元骤降至第三季度的30.31亿元。二级市场上,通威股份股价从3月31日收盘的36.05元/股跌至11月3日的26.32元/股,7个月内跌去26.99%。

  同样是今年接班的“光二代”,福莱特(601865.SH)在创始人阮洪良之女阮泽云(生于1987年)接手后的表现比通威股份稍好一些。

  今年6月,阮洪良辞去福莱特总裁职务,其女阮泽云正式上任公司总裁。而在当总裁之前,阮泽云早已是公司副总裁、公共事业部总经理。

  定期报告显示,福莱特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为62.06亿元,同比增长58.72%;归母净利润8.84亿元,同比增长76.19%。然而,业绩向好股价却不尽人意,自从阮泽云担任总裁后,股价短时间内冲高,从6月6日收盘的30.63元/股涨至6月29日的39.28元/股,不到一个月涨了28.24%,随后股价则一路下跌,11月3日收于26.47元/股,区间跌幅32.61%。

  而早些时候,还有年轻的90后“光二代”子承父业。

  2022年12月,弘元绿能(603185.SH,原名为上机数控)创始人之一杨建良的儿子杨昊担任公司总经理。出生于1992年的杨昊,24岁(2016年)便开始担任弘元绿能董事,而27岁(2019年5月)担任弘元绿能硅片业务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不过,今年以来,弘元绿能的业绩和股价双双下行,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5.23%、53.43%;而截至11月3日,其年内股价已经跌去49.49%。

  除此之外,大全能源(688303.SH)、合盛硅业(603260.SH)、天合光能(688599.SH)、协鑫集团等光伏企业均有“光二代”现身。

  光伏行业风云激荡,目前国内产能扩张和跨界屡见不鲜,光伏二代们首要面临的便是守业,只有在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才谈得上传承与创新。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