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双良节能(60048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资本助力实业!产能扩充,双良节能跑出“加速度”!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8-26  双良节能内幕信息

来源 :e公司2023-08-26

  大尺寸光伏硅片优势明显,双良节能紧握行业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扩产步伐。继去年成功募集34.88亿定增资金后,近日再次成功发行可转债26亿元,用于40GW单晶硅二期项(20GW)的建设,双良节能正借助资本市场在光伏新能源领域跑出“加速度”。

  一、双千亿融资,推动光伏行业大发展

  光伏行业既是高成长、高景气度行业,又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无论是扩充产能还是延展产业链,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数据统计,2021年以来,光伏行业定增规模、可转债发行规模均达千亿级别。而今年更是呈现融资热潮,上半年光伏行业就有60家企业发起近2000亿元资,具体为45家上市公司通过增发融资1157.69亿元,11家公司发布可转债融资530.68亿元。公司方面,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募资均超百亿元,爱旭股份、协鑫集成等募资超50亿元。

  光伏行业融资之所以持续火热,很大程度是市场对行业发展的乐观预期。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整个光伏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中,未来潜力巨大。在碳中和战略下,明确规定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须达到25%,这一战略目标为光伏产业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数据显示,2022年8月,光伏发电装机首次超越风电,今年3月底光伏累计装机量超越水电,成为新能源“老大”、全国第二大电源,且市场预计2026年光伏将超过天然气、2027年超过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

  处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的方式,加快产能扩充,降低生产成本,不仅能抓住战略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也能通过技术升级、海外布局等助力产业升级。

  以隆基绿能为例,作为光伏行业的先驱者,其最近11年累计融资超260亿元。在资本加持下,隆基绿能发展驶入快车道,不仅在单晶硅技术研发上处在行业领先位置,同时在营收、产能方面也位居行业前列。除此之外,隆基绿能借助自身优势助推企业国际化布局与发展,扩张海外产能,通过国际化发展战略带动海外营收与利润增长,巩固了国内光伏单晶硅龙头企业地位。

  隆基绿能直接融资历年明细

  数据来源:Wind

  同样作为硅片制造环节头部公司之一的TCL中环,也一直在加快融资步伐,仅2020年和2021年的两次定增金额就将近140亿元。并且在今年7月4日,TCL中环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可转债的方式募集资金138亿元,加码硅片和电池项目。

  一直以来,TCL中环深耕硅片领域,去年硅片业务收入占其营收的75.96%,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此次大手笔加码太阳能电池,意味着TCL中环正借助资本市场,加大光伏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在行业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再将目光转向行业新锐的双良节能,面对光伏行业难得战略机遇期,从去年开始通过发行定增和可转债的方式,成功募集资金达60亿元,为双良节能技术升级、产能扩张、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技术迭代升级,提升大尺寸单晶硅片产能

  8月8日双良节能26亿元规模可转债成功发行,从募集情况看,原始股东积极认购,认购规模约占此次发行总量的78.87%;剩余为全网公众投资者进行申购,从申购结果看,此次网上中签率仅为0.00551815%。从发行结果看,不管是原始股东,还是社会公众都积极参与,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

  双良节能可转债配售情况

  数据来源:双良节能可转债配售公告

  市场总是在讨论行业产能过剩,但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概念,当前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主要体现在落后产能的结构性过剩,行业需要新工艺产能来替换。

  在光伏行业“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单晶硅片大尺寸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大尺寸硅片拥有更大的截面尺寸可提升单次拉晶量、切片量,能够摊薄各生产环节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同时,大尺寸硅片单片瓦数更高,对应生产的组件产品功率更高,符合光伏行业增效降本的发展需求,是行业长期的发展方向。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预计 2025 年 182mm 及 210mm 大尺寸硅片市占率将从 2020 年的不到 5%提升至 90%以上,成为市场的绝对主流。

  2020-2022年不同尺寸硅片市场占比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华创证券

  而传统小炉型单晶炉设备仅能满足 166mm 及以下尺寸硅片生产,无法满足 182mm及210mm 等大尺寸硅片生产要求,这部分产能已开始成为落后、低效产能,正逐步被淘汰。双良节能现有及规划新增产能全部采用先进的1600炉型单晶炉,可生产大尺寸硅片,生产成本较传统炉型更低,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通过实施本次募投项目,双良节能将进一步提升大尺寸光伏单晶硅业务规模,在P型硅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N型硅片产能,项目建设期第 2 年即可实现部分产能,第 3 年可实现项目100.00%达产,届时将新增年产20GW单晶硅生产能力,预估达产后每年营收126亿元,将实现净利润15.75亿元。

  双良可转债募投项目

  数据来源:双良节能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华创证券

  三、深化单晶硅业务布局,高增速跑出“加速度”

  发挥单晶硅产能规模化效应。双良节能围绕本次大尺寸单晶硅棒产能扩建储备了大量成熟技术成果,晶硅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产品质量受到充分认可。

  同时,双良节能在生产工艺方面也在不断优化,构建了先进的集控中心,通过 DCS 控制系统、MES 系统、视觉管理系统、自动化系统和联合作业,实现单晶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有效地提升产能。此外,还通过各类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项目竞争力,诸如通过独特的热场设计降低功耗和氧含量等以提升产品品质,通过自主研发的冷却塔以大幅降低水耗等,雄厚的技术实力将保障本次项目顺利实施。

  此前单晶硅一期项目的顺利实施,也奠定了双良节能在光伏单晶硅产业链的产能地位、销售网络和市场形象。产品质量受到客户高度认可,目前已与通威太阳能、爱旭太阳能、江苏润阳、天合光能、东方日升、正泰新能等多家下游龙头电池企业建立合作,签订销售长单,预计2023年长单销量约40-50GW,满足下游客户现有和扩张产能对硅片的要求,充足的订单也将为下半年业绩打下了坚定基础。

  业绩继续跑出“加速度”。8月25日双良节能正式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营收121.28亿元,同比增长182.29%;净利润6.1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4.89%。与此同时,公司也披露了中期分红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元,合计将发放3.74元的红利,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60.54%,体现其对积极回报全体股东,共享利益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双良节能自2003年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已有20个年度成功实施现金分红,累计分红34.91亿元。

  回到公司经营本身,双良节能在光伏新能源领域的相关业务开展顺利,光伏设备和单晶硅棒/硅片收入持续增长,推动经营业绩提升。

  作为光伏行业新锐,双良节能在上半年硅料、硅片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继续深化单晶硅业务布局,发挥单晶硅产能规模化效应,通过技术升级、降低生产成本、产业升级等方式,继续保持营收和净利润高增长,巩固了公司在光伏行业的地位。

  同时双良节能不断加速氢能产业布局,规划氢能产业链技术研发,布局上游电解制氢技术、储氢技术、以及下游氢气高效利用技术。目前已规划建设绿电制氢装备智造基地,首批300台套绿电制氢系统产能已于今年5月完工,氢能产业接下来有望成为公司业务新增长点。

  如今的双良节能在“双碳”政策百年战略机遇下,未来将构成“光伏+绿氢”的双核模式,打开增长空间,继续在新能源赛道继续跑出“加速度”,向世界一流零碳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