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大扩产,瞄准硅片。这对于硅片新势力双良节能(600481.SH)而言,未来是福是祸?
11月25日双良节能称,公司拟与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50GW大尺寸单晶硅拉晶项目合作协议》,在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投资建设“50GW大尺寸单晶硅拉晶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建设期两年。
在双良节能宣布105亿元扩产硅片背后,竞争者们在这一市场正打的火热。产能已然大幅过剩。
据不完全统计,根据隆基绿能(601012.SH)、TCL中环(002129.SZ)、协鑫科技(03800.HK)、双良节能、上机数控(603185.SH)、高景太阳能、京运通(601908.SH)、美科股份(A22097.SZ)、阿特斯、高测股份(688556.SH)等15家企业到2022年末的规划,硅片在2022年末的产能将达到677.6GW。其中,隆基绿能在2022年末的规划产能是150GW,TCL中环是140GW。而根据CPIA预测,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约230GW,按照1:1.2的容配比计算,对应硅片需求为276 GW。目前的硅片产能已经是今年光伏硅片需求的一倍以上。
行业上硅片产能远超需求,双良节能为何狂砸105亿元投建单晶硅?
兴储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继茂认为,尽管硅片整体产能超过需求,但N型硅的产能依旧不足。
硅片按掺杂类型分为本征硅、P型硅、N型硅。P型硅则是在硅片中掺杂硼元素,N型硅则是掺杂磷元素,后者又有分化为PERT/PERL、TOPCon、IBC和HJT(异质结)4大技术路径,N型 TOPCon和HJT为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新兴高效电池技术代表”。
刘继茂告诉界面新闻记者:N型将逐渐替代P型,当前超600GW的产能中70%到80%均是P型硅,N型硅产能只有100多GW,未来增加的多将是N型硅片。P型硅片尤其是158mm、166mm等小尺寸硅片将逐步被市场淘汰。180mm、182mm大尺寸硅片尤其是N型硅片成为未来主流。
以今年为例,今年硅片的出货量预计达220GW,P型的出货量就占据了90%,N型硅片的出货量仅在30GW,2023年N型和P型在产能上有望平分秋色,2024年N型硅片产能将超越P型的产能。硅片企业扩产多是瞄准了N型硅片,尤其是大尺寸硅片。刘继茂补充。
但业内也有不同声音。
2021年双良节能成立子公司双良硅材,正式切入光伏硅片赛道,迅速崛起成为硅片新势力的一员。双良节能在2022年半年报中称,该公司单晶一厂560台单晶炉和单晶二厂800台单晶炉均已全部投产运行、满负荷生产,年产能超20 GW。
羲和资产投资总监侯兵对界面新闻表示,双良节能的百亿大扩产,一方面原因是地方政府给了一定资源。同时,当前硅片还有一定的利润率,作为硅片新势力势必要抢占市场。
事实上,自2021年迈入硅片环节,硅片确让其业绩踏上增长快车道。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44.49亿元,同比大增337%;归母净利润4.77亿元,更是同比暴增539%。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硅片赛道内卷严重,未来一定会遭遇洗牌。作为半路转向硅片赛道的双良节能而言,如果不推进大扩产,或许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加大投产说不定还能趟出一条路来,还有机会在这场战争中笑到最后。
至于双良节能50GW大尺寸硅片的大跃进,是瞄准了N型硅,还是P型硅?
N型硅依旧存在一定技术门槛,未来产能应是逐步放量。侯兵补充:“2023-2024年P型硅向N型硅迈进,这一预估趋势是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N型一定比P型好。尽管N型TOPCon技术和HJT技术会成为电池技术的主流,但明年不排除P型硅在某些电池上能够保持一定的性价比优势,P型还是会在一定时间内占据市场的主流地位。同时,N型TOPCon技术是中间路线,是否值得所有行业参与者一起去推进N型硅的大扩产还存在变数。同时,当前HJT技术还不能商业化,预计到2024年其商业化也才刚刚起步,因此,2024年N型硅是否会超越P型硅,还需论证。可能没想象的那么块。比如目前,隆基绿能还是将P型技术路线作为主流。”
“对于双良节能而言,当前产能为20GW,50GW的产能建设可谓是一大项目,也需分批建设,不同批次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去定究竟投产N型硅还是P型硅。”
但需看到是,无论是P型还是N型目前均在降价,对于双能节良的大扩产而言并非好消息。
10月31日晚间,TCL中环年内首次下调硅片报价,P型150μm厚度价格分别10.15元/片(218.2型)、9.73元/片(210 型)、7.38元/片(182型)、6.13元/片(166型),较上月环比降幅为3.1%至3.3%之间;N型硅片降价0.28元至0.34元/片,降幅为3.2%至4.1%之间。
继隆基绿能之后,TCL中环(002129.SZ)硅片再降价。11月27日,TCL中环也在其官微更新了硅片价格。各尺寸硅片降价0.33元/片至0.47元/片,较其10月31日的报价降幅为4.42%至4.65%。
而隆基绿能,TCL中环先后降价,背后的主因则是抢占市场。
此前,隆基绿能硅片市占率大幅下滑,和双良节能、上机数控等崛起的硅片新势力抢占这一市场息息相关。此前硅料短缺导致硅片也短缺,硅片环节就无法打价格战。侯兵解释,但当前硅料已经不再短缺,硅片环节就相对比较自由,即一是相对能反映市场,二是能反映包括隆基绿能等大厂的策略,比如隆基希望扩大市占率。
而未来硅片价格趋势将持续走低。这无疑给双良节能的百亿大扩产蒙上一层阴影。
降幅能有多少取决于其上游原料硅料的供给和价格。从现在看,初步估算2023年硅片价格的降幅应能到20%—30%。而毋庸置疑,明年硅片环节的盈利压力较大。侯兵说。
在不断扩产的背景下,未来硅片是否产生库存积压,进而大幅降价导致企业亏损?
2023年硅片环节的盈利空间将受到挤压,龙头硅片企业日子会相对好过,但二三线硅片企业甚至可能亏损。新能源整体行业的毛利在17%,硅片毛利率应该在20%多。侯兵补充,以隆基绿能来看,如果硅片价格降幅在20%到30%,乐观估计2023年隆基绿能的硅片业务单瓦利润将被砍一半。
“硅片环节未来盈利堪忧已是定论。对于双良节能而言,能否打赢这场仗考验的是企业对成本的掌控,对行业发展的洞察。毕竟过往已有诸多扩产的光伏企业纷纷走上了不归路”。
双良节能于2003年4月登陆资本市场,实控人系缪双大,注册地在江苏省江阴市。主营业务是节能节水系统,新能源系统。自2021年进军硅片赛道后市值开始飙涨,由2021年初的超50亿元最高涨至2022年8月18日的368亿元,1年多涨幅超6倍。缪双大的身价也随之高涨。
此次狮子大开口豪赌105亿元,只是钱从哪来?
双良节能称,本次50GW大尺寸单晶硅拉晶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10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81.5亿元,铺底流动资金约23.5亿元。项目投资包括工艺设备购置费、建筑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等。建设内容主要包含拉晶车间、变电站、动力中心、仓库、污水站、氩气回收站等。本项目将分期分步实施,项目建设期第2年开始实现部分产能,第4年为达产年。
本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公司将分期分步实施、统筹资金安排,合理确定资金来源、支付方式、支付安排等以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预计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有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债权融资共约30-70亿元。
剩余的资金缺口拟通过公司自有资金、上市公司再融资(如需)等方式解决。截止2022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约为61.4亿元,目前公司授信额度充足。
公司称自身现金流充沛,但真相如何?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现金流充沛的主因则是2022年8月9日双良节能刚刚完成一场募资,最终成功募集34.61亿元。
成功定增后,公司10月14日发布了公告,拟发行可转债,拟募资26亿元。公司计划在40 GW单晶硅二期项目(20GW)上投入资金18.6亿元,剩余7.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而在此次定增前,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并不充沛,2020年、2021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2.2亿元、19亿元。
而当前公司负债达166.74亿元,有息负债率达43.87%,这意味着需要偿付利息的债务达73.15亿元,而一年内需偿还的债务本金38.2亿元。若非有此前近35亿元的定向募资支持,账上货币资金恐难以支撑公司现金流长久运转。
更需注意的是,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也不足。
2021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仅为0.92亿元,2022年6月末、9月末这一数字均为负值,分别为-6亿元、-27.6亿元。
就在不久前,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称,目前光伏行业最大风险来自于中国非理性的资本市场。“当前对光伏企业过度扶持,有可能导致未来行业洗牌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和困难,这也将是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而双良节能也在资本市场的输血下,大踏步参与到这场内卷中,未来如何结局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