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双良节能(600481)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2个月签单414亿,双良节能豪赌硅片,这次能“赌”对吗?

http://www.chaguwang.cn  2021-12-09  双良节能内幕信息

来源 :世纪新能源网2021-12-09

  四笔订单,涉及资金总额达414.31亿元,多次跨界的双良节能此次似乎找对了门路。

  12月6日,双良节能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分别与阜宁阿特斯、江苏新潮、常州顺风签署架构合同,预计 2022-2024 年三项销售合同金额总计为 121.44 亿元。

  其实,双良节能近阶段签署大单并不鲜见。

  11月15日,双良节能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与江苏龙恒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购销框架合同,未来三年后者将向前者采购单晶硅片总计9.5亿片,预计销售金额为65.27亿元。

  在10月14日与10月25日,双良节能还分别与电池巨头江苏润阳悦达和爱旭太阳能签订了销售合同,预计销售金额分别为83.33亿元和144.27亿元。

  从中央空调起步

  1982年,缪双大在其而立之年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重大决定——放弃钢厂工人的“铁饭碗”,自主创业。做决定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然而困难并未难倒缪双大,当过兵的他有股韧劲和对自己的狠劲,带着三个兄弟和儿时伙伴糊水泥口袋、烧砖头、在上海安空调……三年打拼下来,缪双大不但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也增长了见识。

  虽然有了更多的收入,但缪双大并不期望自己一直这样,1985年4月,缪双大回到家乡江阴,押上50多万元的全部身家,创办了江阴溴化锂制冷机厂(以下简称“江阴冷机厂”),摸索生产中央空调。同年,江阴冷机厂推出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蒸汽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中央空调,其不但打破了跨国公司对中国制冷行业的垄断,也首次将航天工程的检漏法引入民用装备制造。彼时,中国溴化锂制冷机市场90%的份额被国外企业所垄断。

  凭借着技术上的优势,江阴冷机厂逐渐在中央空调产业站稳了脚跟,并于2003年在A股成功上市。

  资本加持跨界化工

  有了资本加持的双良节能,上市之初其也像大多数初上市公司一样,开启了大规模并购,第一个目标便是江苏利士德化工有限公司(简称“利士德”)。利士德是一家生产可发性聚苯乙烯(EPS)、苯乙烯等产品的化工企业。2005年,双良节能以受让和增资的方式完成对该公司51%股权的持有;2007年,持股比例提升至75%。

  苯乙烯是大宗石化产品的一个中间产品,极易受到上下游产品价格波动影响。

  尽管如此,双良节能还是于2006年将大笔募集资金放在了21万吨苯乙烯和5万吨苯胺项目的扩产上。此次扩建,虽让双良节能在短期内业绩有了较大的提升,但至2014年,其毛利率却从投建之初的12%一路下滑到不足1%。

  2015年3月20日晚,双良节能发布包括2014年报及重组报告等在内的30条公告,其表示化工业务受国际油价暴跌影响,毛利率大幅收窄,加之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公司化工业务出现亏损6357万元。基于此,公司决定将其持有的利士德75%的股权作为置出资产,与第二大股东江苏双良科技有限公司、第三大股东江苏利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的85.00%股权进行置换。

  折戟化工转跨界医疗

  跨界化工业务不成功的双良节能,两年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医疗产业。

  2017年5月16日,停牌近3个月的双良节能发布公告宣布,因重组交易双方对利润承诺金额、利润承诺方、股份锁定期等交易条款仍无法达成一致,故终止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此次重组事件起于2017年2月20日。当日,双良节能因筹划重大事项申请股票紧急停牌。在停牌公告中,双良节能表示,中国经济已进入结构性改革阶段,公司所服务的传统产业面临调整压力,公司产品市场需求不振,业绩增长面临挑战。为保护广大股东的利益,确保公司长期持续的增长,公司在全力巩固现有产业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升级的同时,也积极寻求介入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深圳友德医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赢医通科技有限公司所处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前景广阔,两家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重组失败后,双良节能跨界计划暂时落空,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亦受到冲击。2017年5月18日、5月19日和5月2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双良节能股票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兼并失败跨界光伏

  在双良节能的跨界并购中,也并不都是失败案例,跨界光伏生产多晶硅还原炉则可圈可点。

  在生产光伏多晶硅技术中,改良西门子法为主要生产方法。按此方法,硅料每万吨产能,需要价值6500万元左右的还原炉。看到潜在价值的双良节能,在2003年便介入了此项业务,推出了自己的多晶硅还原炉产品。

  2015 年,双良节能将多晶硅还原炉业务置入上市公司主体,同时与德国 Sitec 就多晶硅还原炉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在多晶硅生产还原工艺及核心设备上开展深度技术合作,让其所生产的多晶硅还原炉达到了单位电耗最低、沉淀速度最快、单炉产能最大、转化效率最佳的优异性能。凭借着技术上的优势,双良节能多晶硅还原炉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65%至70%,位列行业第一。同时,双良节能与下游基本全部西门子还原法生产硅料的企业均有业务往来,成为我国多晶硅还原炉龙头。

  多晶硅还原炉业务的成功,为双良节能随后进军硅片产业打下了基础。

  2020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硅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硅片价格也水涨船高。作为多晶硅还原炉设备商的双良节能此时也收获颇丰,数据显示,2021年1月到3月中旬,双良集中中标7个包括窑炉设备在内的的项目,涉及金额约21.64亿。

  虽然集中中标,但是双良节能的业绩仍是不温不火。公开信息显示,从2016年2020年,双良节能营收分别为20.14亿元、17.18亿元、25.05亿元、25.27亿元、20.72亿元,净利则分别为1.61亿元、0.96亿元、2.52亿元、2.07亿元、1.37亿元。

  从光伏还原炉到光伏硅片

  也许是看到了硅片市场的火热,双良节能决定在硅片环节“赌”一把。

  2021年3 月 15 日,双良节能发布公告,拟对外投资包头一期20GW 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 70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60 亿元,建成年产20GW拉晶、20GW切片生产项目。

  2021年5 月 18日,双良节能公告单晶炉采购合同,分别采购晶盛机电和连城凯克斯直拉单晶炉 14.05 亿元和 8.46 亿元,合计金额 22.51 亿元,用于包头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

  2021年5月27日,双良节能公告包头大尺寸单晶硅片项目的建筑安装总承包合同,其全资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与中国化学第三建筑公司签订了签订重大总包合同,合同金额21.8亿元。

  2021年9月22日,双良节能公告与江苏中能硅业签订合同,2021年9月-2026年12月间,双良节能采购预计金额为112.09亿元硅料。

  至此,从厂房、原材料到制造设备,初入硅片领域的双良节能总投资金额预计已超过156亿,而截止到2021年三季度,双良节能总资产不过61亿元,投资金额是总资产的2.5倍之多。

  有业内人士表示,巨大的投入对现金流并不算十分充足的双良节能来说压力巨大。在此期间,双良节能又中标多个新能源环保节能装备的订单,同样需要资金支持。

  从今年第四季度的几笔签约看来,双良节能在硅片端的付出似乎得到回报,但亦有业内人士担心,双良节能将大笔资金押注在一个自身似乎并不很了解的硅片行业,且短期内无法带来现金流的情况下,是否会给公司带来风险。

  双良节能的此次“豪赌”不知道是否会走出不一样的路。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