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蓝光发展(60046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炸了!汉商集团受累蓝光发展或将陷入债务危机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2-18  蓝光发展内幕信息

来源 :中华网湖北2022-02-18

  一起早已尘埃落定的股权交易,近日因一则执行保全案件突生变故。事件的受累方,正是曾被称为“中国商业第一股”、武汉首家上交所上市公司的汉商集团。

  2月8日,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被执行人新增股权冻结,冻结股权标的企业为迪康药业,被冻结股权数额为1026.51万元,执行法院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冻结期限从2022年2月8日至2025年2月7日。

  

  为何一则缘起蓝光发展的执行保全案件,受累方却是汉商集团?蓝光发展、迪康药业、汉商集团,这三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爱恨纠葛?

  

  借壳上市

  现在A股中证券代码为600466的股票,证券简称蓝光发展,曾用名迪康药业。

  成立于1993年,以制药为主营业务的迪康药业,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

  债务缠身之下,确定开始进行资产重组的迪康药业,2007年3月起,其控股股东迪康集团先后与数家企业进行接洽,商谈迪康药业的重组事宜,但均无果。

  2008年10月6日,四川蓝光以竞拍方式取得的迪康集团所持有的迪康药业限售流通股5251万股股份,转让价3.22亿元。蓝光集团成为迪康药业第一大股东,占公司总股本的29.9%。

  熟悉资本市场的人应该比较清楚,迪康药业是2011年上半年的牛股之一。

  

  从2011年3月份开始,蓝光集团开始对迪康药业集中减持。短短的一年内,蓝光集团累计减持迪康药业5306.92万股,占所持股份的一半左右。以迪康药业平均价减持价9元(前复权)计算,蓝光集团不到一年时间至少套现5亿元,早已经全部收回在迪康药业上的投资。

  2013年11月18日,停牌四个月的迪康药业发布重组预案,蓝光集团旗下的蓝光和骏(蓝光地产)将借壳上市。蓝光和骏是四川省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以民生住宅、社区商业开发及运营为主,2013年销售面积位列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TOP30强”,其房产项目主要分布在成都、重庆、北京、昆明、长沙等地区和城市。

  2014年6月5日,该方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

  2015年4月16日,蓝光发展完成借迪康药业的壳资源,成功上市。

  蓝光发展借壳上市后,并未将迪康药业剥离出上市公司体系。按照蓝光集团的战略构架,蓝光发展提出“人居蓝光+生命蓝光”双轮驱动战略,将房地产开发运营、医药皆作为其发展的主要业务板块。

  迪康药业作为蓝光发展业务版图中重要的一环,蓝光发展有将其再次推向资本市场的想法。

  

  汉商接盘

  2018年,港股市场允许“同股不同权”结构的公司及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同时,港交所与新三板开展合作,向彼此市场符合条件的上市(挂牌)公司敞开大门。

  当时,有消息称,蓝光发展所属控股子公司迪康药业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018年半年报中,蓝光发展在资本运作方面提到,启动下属两家子公司嘉宝股份、成都迪康药业的H股分拆上市计划。

  

  但是到了2019年11月16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表示,根据目前资本市场环境,经公司研究,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董事会决定终止迪康药业境外上市。

  

  同时,蓝光发展也表示不排除迪康药业境内上市的可能。彼时科创板正式开市不足4个月,有市场人士认为,蓝光发展或受科创板启动的吸引,将会在A股上市。

  2020年7月,蓝光发展初现流动性危机迹象,蓝光发展决定出售迪康药业予汉商集团,回笼资金9亿元。

  2020年10月23日,汉商集团发布公告称,标的公司股份完成交割。汉商集团及子公司汉商大健康以支付9亿元现金的方式,收购了蓝光发展和蓝迪共享合计持有的迪康药业100%股份。

  从决定终止上市到被出售,未及一年时间。当时,蓝光发展将迪康药业出售的消息令不少投资者咋舌。

  陷入债务危机

  剥离迪康药业,蓝光因此短暂地脱离债务的泥淖,而汉商则得到了一把深插中医药领域的利刃。如果不出意外,这就是一笔堪称兼具速度与双赢的交易。

  数据显示,收购完成的2020年,汉商集团在前三个季度均亏损的情况下,最终当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48.62万元,同比增长52.28%。其中,迪康药业实现按《业绩承诺补偿协议》口径计算的归母净利润为7455.65万元。

  汉商集团日前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范围为8500万元到9200万元,同比增长86.87%到102.26%。本次业绩预增主要是较上年合并增加迪康药业公司全年利润,比上年增加8456.58万元。

  

  一切看似已经尘埃落定,但这个已经收购1年多的“赚钱利器”,近日却因一则执行保全案件,突然陷入债务危机。

  天眼查显示,2月8日,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被执行人新增股权冻结,冻结股权标的企业为迪康药业,被冻结股权数额为1026.51万元,冻结期限从2022年2月8日至2025年2月7日。

  作为早已归属汉商集团的迪康药业,与前母公司蓝光发展的债务纠纷,是否会对汉商造成重大影响?这也成为市场和投资者关心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汉商很快给出回应。

  2月11日,汉商集团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及子公司汉商大健康已按照上述协议的约定支付了全部收购价款。公司及汉商大健康合法、完整拥有迪康药业100%股份,迪康药业依法不对出让方的债务承担任何清偿责任。截至目前,公司及迪康药业未收到关于股权冻结的任何通知和法律文书。公司已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公司经营及合法权益不会受损。

  

  有法律人士表示,如果质押或担保在前的话,原股权出售方(蓝光发展)只要解决了冻结问题,那么股权受让方(汉商)的权益尚能保证。如果解决不了,(汉商)可以进行追诉,但也可能会“人财两空”。

  简单点讲,若质押或担保在前的话,债权优先于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被收购前的迪康药业,是蓝光发展的主要融资增信标的之一。所以,汉商集团收购的100%迪康股权中,有多少面临着塌方的可能,仍未可知。

  从公开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2月9日,蓝光发展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298.55亿元,这其中有银行贷款、信托贷款、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务。

  祸不单行的是,蓝光发展身负巨额债务,融资通道也被关闭。

  1月30日,蓝光发展因债务融资相关信息披露不真实等原因,受到了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自律处分,并被暂停债务融资工具相关业务18个月。

  所以,从目前蓝光发展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解决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似乎不大。迪康药业股权解冻,或将会是另一场“拉锯战”。

  除此之外,汉商集团自2019年卓尔控股入主以来,全面推进公司“大健康+大商业”双轮驱动战略转型,公司业绩取得跨越式提升。

  据汉商集团公告显示,目前汉商集团正在借用迪康药业,参与东方药业的破产重整。如今迪康药业陷入债务危机,或影响汉商集团及其股东卓尔控股相关医药业务的发展。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