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片仔癀(60043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世和基因闯关A股“肿瘤NGS第一股”,北陆药业、片仔癀等投资人迎来关键时刻

http://www.chaguwang.cn  2022-06-08  片仔癀内幕信息

来源 :21经济网2022-06-08

  在燃石医学(BNR)、泛生子(GTH)先后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两年后,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世和基因”)也加快脚步,冲刺A股“肿瘤NGS第一股”。

  5月16日,世和基因的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根据公开信息,其主业基于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又称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开展基因检测服务及相关试剂盒生产。

  日前,世和基因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公司提供的临床检测服务覆盖主要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通过确定基因分型指导临床用药选择、提示耐药机制、监测术后复发。例如公司核心服务项目“世和一号”,是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全景多基因大Panel检测产品,广泛适用于实体肿瘤新诊断患者、耐药患者以及复发患者群体,全面覆盖437个癌症主流驱动基因”。

  与燃石医学、泛生子类似,世和基因仍处于亏损状态,三年累计亏损1.62亿元。

  有医药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肿瘤精准医疗头部企业竞争激烈,研发投入大,相关企业有持续投入压力。

  能否借助IPO寻找资金链上的平衡,或许也关系到企业能否扭转亏损局面。

  研发投入与亏损

  根据 Frost&Sullivan数据统计,我国肿瘤高通量基因检测市场格局中,2020年度燃石医学、世和基因和泛生子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3%、10%和10%。

  从市场份额来看,世和基因已成为国内行业头部企业之一。

  世和基因主要有三大业务:临床检测服务、研究开发服务以及仪器试剂销售业务。

  其中,临床检测服务为其核心业务,覆盖主要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通过确定基因分型指导临床用药选择、提示耐药机制、监测术后复发。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世和基因分别实现营收3.95亿元、4.06亿元和5.17亿元,其中,临床检测服务销售收入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9.42%、72.32%和73.14%,为核心业务。

  在临床检测服务中,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又是其业务的重中之重。

  2019年-2021年,世和基因分别完成2.31万例、2.42万例、2.89万例肿瘤基因检测,分别实现收入2.60亿元、2.72亿元、3.21亿元,这就意味着,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对公司总营收的贡献超过60%。

  从这一数据可以窥见,肿瘤基因检测单例对应营收在1.1万元左右;2019年和2020年两个年份单例对应营收一致,2021年,单例对应的营收出现100元左右下滑。

  另一份数据显示,世和基因尚未盈利,2019年-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1.12万元、-9204.26万元和-6847.84 万元,三年累计亏损约1.62亿元。

  两份数据对比来看,世和基因亏损规模与营收规模,以及肿瘤基因检测单例收费,并不存在相关性。

  对于亏损原因,世和基因在招股书中解释,“临床使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及肿瘤专科医院,市场渗透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仍然需要较多市场推广教育和持续研发投入”。

  这或意味着,推广支出与研发支出,是影响世和基因利润的关键因素。

  而这具有一定的行业共性,截至目前,燃石医学、泛生子也并未走出亏损的泥淖。

  作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肿瘤NGS服务商,燃石医学2019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3.82亿元、4.3亿元、5.08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4.07亿元、-7.97亿元;同样聚焦癌症精准医疗的泛生子,于2019年-2021年实现营收3.23亿元、4.25亿元、5.32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也均为亏损状态,分别为-6.76亿元、-30.69亿元、-4.96亿元。

  亟需上市补流

  从成本结构来看,世和基因的研发投入费用、市场推广费用确实一直高企。

  2019年-2021年,世和基因累计研发投入3.35亿元,占相应期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的25.43%。最近三年,世和基因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9.56%、29.62%、26.62%。

  世和基因研发费用仍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主要因为泛生子、燃石医学、Guardant Health都已经在美股上市融资,研发资金相对公司更为充裕”。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2020年,世和基因开发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TMB检测试剂盒”,成为国内首个且唯一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高通量大Panel基因检测试剂盒,目前处于国家药监部门技术审评过程中,尚未有同类产品在国内获批上市。

  “公司其他在研产品还包括肿瘤术后复发监测产品以及风险人群早筛早诊产品等,对应早中期肿瘤术后患者和肿瘤高危人群”,世和基因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例如在研发的人类多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适用于实体瘤靶向药物用药指导;处于临床前研究的实体瘤疗效监测试剂盒,适用于早中期肿瘤手术后复发监测;处于临床前研究的肠癌液体活检早筛试剂盒,适用于肿瘤早期筛查与诊断。”

  世和基因的另一项支出大头,在销售费用。

  2019年-2021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63亿元、1.92亿元和2.50亿元,三年合计6.05亿元,分别占营收比重的41.36%、47.26%和48.34%。其中市场推广费尤为显眼,分别为3349.90万元、7649.33万元和9966.77万元,占销售费用的20.51%、39.83%和39.91%。

  根据Frost&Sullivan提供的数据,国内肿瘤高通量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已由2016年的7亿元至增至2021年4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1%;预计2025年和2030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49亿元和491亿元。

  世和基因认为,“伴随着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跨越式发展和风险资本大量涌入,业内公司相继开展外部融资、积极上马技术研发、持续加大学术推广、不断抢夺终端渠道,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在此背景下,不难理解世和基因积极谋求上市,获得更多融资的想法。

  对赌回购测压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世和基因背后有一众明星投资机构,其面临未上市成功的对赌回购压力。

  据公开信息,成立于2013年的世和基因,分别于2016年、2017年、2019年、2021年先后完成四轮超10亿人民币融资。

  股东清单汇聚了国新资本、东方资产、软银中国、礼来亚洲基金、易方达基金、同创伟业、华泰证券、兴业证券、天汇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世和基因共有34名股东,其中包括29名机构股东。其中,A股上市公司北陆药业(300016.SZ)、片仔癀(600436.SH)均为公司直接或间接股东。

  持股16.38%的北陆药业,为仅次于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邵华武的第二大股东;持股1.78%的股东漳州兴证片仔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背后最大出资方是上市公司片仔癀。

  面对投资机构的退出需求,世和基因的上市也许有些无奈。

  世和基因指出,公司在此前外部股权融资中,B轮融资、C轮融资及D轮融资涉及特殊股东权利条款,具体包含业绩承诺、股权回购等对赌条款和其他特殊股东权利条款,譬如董事会参与权、董事委派权、反稀释/反摊薄权等等。

  不过,世和基因明确表示,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所有涉及世和基因承担任何对赌义务或连带担保责任的条款业已全面终止,且该等条款自始无效。

  但需注意的是,世和基因实控人等相关方承担对赌义务或连带担保责任的对赌条款部分仍然附带恢复条款——合格上市对赌回购条款。

  若公司未能在2022年12月31日前上市,世和基因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员工持股平台需回购东方邦信(2.8963%)、东资壹号(1.4479%)、兴证片仔癀(1.7797%)、平潭建发拾号(1.3047%)、宁波软银(0.8154%)、国新资本(3.5583%)、新业(广州)(0.032%)等投资人合计所持世和基因约11.83%股份(发行前)。

  此外,若世和基因未能在2023年12月31日前上市,该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员工持股平台需回购同创伟业0.71%股份(发行前);类似的,若世和基因未能在2024年12月31日前上市,上述人员需回购华泰瑞合(1.3940%)、秉鸿共拓(0.9122%)、广州花城三号(1.2297%)、苏州瑞华(0.8154%)、江北高新发展(0.4893%)、扬子科创(0.3262%)等投资人合计所持5.17%股份(发行前)。

  世和基因IPO之前总股本为3.6亿股,以该公司IPO前最后一次外部股份转让对应估值约62亿元粗略推算,若世和基因未成功上市,则将用约10.98亿元左右来回购上述投资人的股份。

  对于公司此前筹备科创板IPO的情况,世和基因相关负责人提到,“2019年3月以来,公司有条不紊地推进上市工作,其中包括Pre-IPO融资、内部业务流程梳理、合规性咨询辅导等。2020年3月,公司完成股份有限公司设立。2020年4月,江苏证监局正式受理了公司上市辅导备案申请。2022年2月,江苏证监局完成辅导验收。”

  世和基因科创板IPO获得上交所受理,或也意味着其距离冲刺A股“肿瘤NGS第一股”更近一步。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