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饭后太子奶,天天补充乳酸菌……”二十年前,这句广告语传遍大街小巷。太子奶也是不少80后的童年回忆。
最近,沉寂多年的太子奶重新回到人们视野之中,却是股权折价拍卖仍一度流拍的新闻主角。曾8888万元拿下央视食品饮料类“年度标王”、市场占有率超娃哈哈AD钙奶的太子奶,这些年经历了什么?
折价拍卖一度流拍
8月7日,持有太子奶60%股份的三元股份(600429)公告称,在第二次公开拍卖中买下了另一上市公司新华联(000620)所持太子奶的40%股份,价格为7000万。拍卖完成后,太子奶将成为三元股份全资子公司。后续公司将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办理有关各项手续。
资料显示,太子奶成立于1996年,曾是我国最大的发酵型乳酸菌奶饮品研发生产企业,公司拥有“日出”、“太子”两个驰名商标。1997年,公司创始人李途纯曾以8888万元的价格,拿下央视《天气预报》前5秒黄金时段的广告位,并成为当时食品饮料类的一大“标王”。
趁着“标王”的势头,太子奶在随后数年里迅速走向鼎盛,年营业收入一度达到20亿元,据当时数据显示,其产品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75%,即超过娃哈哈的AD钙奶。
然而,多年后的太子奶却沦落到“卖身”都差点没人要的地步。
上个月,由新华联持有的这40%太子奶股已尝试拍卖过一次,彼时三元股份曾公告并不参与该次拍卖。据当时资料,该笔股权评估价为1.25亿元,起拍价为8756.76万元,相当于七折折扣。拍卖期间,有19人设置提醒,超2000次围观,最终却无人出价,导致该拍卖流拍。
这让沉寂许久、几乎完全淡出人们视野的太子奶,以及当初的“太子奶事件”,再次受到外界关注。
从辉煌到破产的“太子奶”
那么,此前风光无限的太子奶,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据报道,为实现上市计划,2007年拿到英联、高盛、摩根士丹利三大投行7300万美元的太子奶走上了多元扩张的道路,并签署了对赌协议。
随后,金融危机爆发,太子奶被曝资金链紧张,不仅员工工资被拖欠、供应商的货款无法结算,甚至公司办公用品有时都需要赊账。而李途纯也在对赌中失去对太子奶的控制权。
2008年8月,一些媒体曝出太子奶集团2005年所谓上亿元净利润存在造假嫌疑,其真实数据有可能连3000万元都不到,随后诸如生产基地停产、员工经销商要债等消息层出不穷。2009年,太子奶的巨额债务引发广泛关注,株洲当地政府设立高科奶业公司,托管“太子奶”。
2010年7月,株洲市对外界通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湖南太子奶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并通过竞争方式选定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为破产重整管理人。此前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对太子奶进行破产重整的申请书。申请人称,太子奶集团由于过度扩张,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随后法院裁定太子奶进行破产重整。
在这期间,麻烦缠身的不止公司,还有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
2010年6月,李途纯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年10月,其被检察机关正式批准逮捕。根据检察机关调查,截至2009年2月,太子奶以货款准备金名义向经销商集资5600万元,贷款5000多万元,又向员工集资数百万元,总计1.3亿多元,绝大部分没有兑付。
据此后报道,在李途纯被拘禁15个月(从取保候审算)后,其律师于2012年1月透露,李途纯已无罪释放,株洲检方已确定不予起诉。但这个时候,曾经辉煌的太子奶不复当初。在2011年11月李途纯取保候审期间,三元食品和新华联控股完成了对太子奶的联合重整。
接盘者业绩也在下滑
要注意的是,先后接手太子奶股权的两家上市公司,自身情况也难言乐观。
太子奶股东之一的上市公司新华联于8月5日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告知函》,获悉新华联控股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原因方面,则是一家湖南富兴集团有限公司,认为新华联控股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随后北京市一中院已将湖南富兴提交的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送达新华联控股,后续将依法审查裁定是否受理。
同时,新华联还因债务问题成为了被执行人:截至2022年6月14日,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被执行金额超过84亿元。此外,公司实际控制人傅军多次遭到限制消费令,公司持有的股权也多次被司法拍卖,其中就包括太子奶股权。
而从新华联接盘太子奶的新晋“大股东”三元股份,似乎是多了一个“拖油瓶”。
据三元股份此前财报,2012年至2021年间,太子奶除2015年、2019年净利润为正外,其余年份均处在亏损状态。例如2021年全年,太子奶仅实现营收1852万元,净利润则巨亏6140万元;2022年一季度,太子奶则实现营收515.6万元,亏损426.2万元。
太子奶经营惨淡,三元股份的情况又如何?
2022年7月,三元股份公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787万元到9987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减少4602万元到5802万元,同比减少31.54%到39.77%;与上年同期(追溯调整数据)相比,将同比减少47.54%到53.84%,业绩或将“腰斩”。
曾经辉煌的太子奶,如今已成为三元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太子奶能否重回辉煌?两者又将谱写怎样的资本故事?金融投资报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