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江淮汽车(600418)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一笔双赢的买卖:江淮汽车拿钱,蔚来汽车拿下生产资质搞合资车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0-21  江淮汽车内幕信息

来源 :道哥说车2023-10-21

  10月19日晚,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部分资产,涉及乘用车公司三工厂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房屋建筑物以及土地使用权及乘用车公司新桥工厂构筑物和设备资产,拟挂牌价为44.98亿元,增值额为2.86亿元,增值率为6.79%。

  

  据业内人士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此次涉及江淮汽车资产转让的三工厂、新桥工厂系为蔚来代工的F1、F2工厂。两个工厂均由蔚来汽车自建,但生产资质挂靠江淮汽车。上述业内人士猜测:“此次江淮汽车转让工厂,实质上是转让生产资质”。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透露,蔚来欲寻求独立生产资质,但并不是收购江淮汽车生产资质,江淮汽车转让工厂资产可能是过程的一部分。

  接近蔚来汽车人士告诉《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蔚来拿到资质后,估计要搞合资品牌车型了。

  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回应称,目前更多消息不便披露,但此次江淮相关资产挂牌转让对蔚来所有的生产和经营都不会有任何影响,若有进一步可以披露的消息,蔚来将主动披露。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去年12月,江淮汽车还曾公告称,拟收购安徽蔚来持有的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相关项目资产(包括设备、工装类资产等),预计交易价格17.04亿元。江淮汽车“一买一卖”,其中还都有蔚来的影子,有些令人琢磨不透。

  不过,回归到转让资产本身来说,江淮汽车之后的“账面”估计会很漂亮,尤其是对江淮开启转型更加具有积极意义。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对《财圈社道哥说车》编辑表示,当前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淘汰赛随时可能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售资产带来的大量现金储备会让江淮汽车更安全。并且,江淮汽车也的确需要大量的资金涌入新能源转型的赛道。

  蔚来欲寻求独立生产资质?代工或仍稳定

  蔚来汽车一直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双方的合作从2016年维系至今。此次江淮汽车挂牌出让与蔚来有关的资产,业内人士作出“蔚来欲寻求独立生产资质”的猜测也并不令人意外,尤其是在有先例的情况下。

  造车新势力兴起之后,可以规避资质限制的代工模式被广泛地被运用,包括小鹏、零跑在内的造车新势力早期都选择过代工模式。但对于“资质”的追求,这些造车新势力们似乎却并未停止。

  今年早些时候,理想汽车收购北京现代顺义工厂,最终获得包含增程车型在内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零跑汽车也在2021年获得生产资质之后跟此前“由长江汽车代工”的局面挥手告别;从2017年便与海马汽车确立代工关系的小鹏汽车,也伴随着广东肇庆、广东广州和湖北武汉等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在和“代工”挥手说再见。

  在此背景下,蔚来即便寻求独立生产资质也不令人意外。不过,就江淮汽车和蔚来而言,双方挥手再见的可能性短时间内并不大。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对“代工”决策非常坚定,并曾在回应质疑时称“保时捷的工厂也不如江淮的工厂”。与此同时,江淮汽车和蔚来的合作也在加深。

  

  2021年3月,双方还成立合资公司“江来汽车”继续深化代工合作,代工展期至2024年5月,产能从最初的5万辆/年提升至24万辆/年,将继续生产ES8、ES6、EC6、ET7和其他可能的车型。截至2022年,江淮汽车已累计交付超30万辆。

  去年12月,江淮汽车拟收购“安徽蔚来”持有的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相关项目资产的公告中也指出,基于江淮汽车与安徽蔚来两方建立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目的为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制造合作。当然,即便江淮此次转让部分工厂是代工蔚来结束的前奏,但那又怎么样呢?

  优化资产结构自主新能源乘用车得大量保障?

  “本次通过资产转让可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本次资产处置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不涉及人员安排,若本次交易顺利实施,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江淮在公告中是这样形容此次挂牌转让资产带来的影响的。

  而结合“拟挂牌价为44.98亿元,增值额为2.86亿元,增值率为6.79%”的数据来看,江淮汽车挂牌转让成功的话,其之后的财报数据大概率会好看很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至1.6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9%至223.7亿元,而这样的利润水平对于江淮汽车这样庞大且老牌的车企显然是不够多的。

  

  更关键的还是在当下背景下“优化资产”带来资金是聪明的举措。据半年报,江淮汽车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5.82亿元,但江淮汽车在今年对新能源汽车方面却展露了较大的野心。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完成了乘用车新标焕新以及全新品牌战略发布,正式进入了“无智能,不造车”的全新时代,宣布成立首个新能源品牌江淮钇为,以取代思皓在集团内的生态位。

  江淮汽车自主发展的念头在这一刻已经坚定无比。值得关注的是,江淮汽车并不缺少坚定自主发展的先例,在自主汽车产业发展落后的上个世纪,江淮人是拿着锤子敲,在1990年把国内第一个客车专用底盘“敲”出来的。当具有这样传统的企业坚定自主发展,动作之快也是令人瞠目的。

  在产品丰富性上,江淮汽车正肉眼可见的增长,首款基于全新电动平台的车型钇为3已于6月上市。为丰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品线,今年9月,江淮汽车上市首款插电混动SUV产品江淮QX PHEV。按照规划,在未来几年时间里,江淮汽车基于MUSE架构陆续推出由四大主力车型构建的产品矩阵,实现从家用到商务、从中型到大型、从电混到纯电的全面布局。

  这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野心,自然需要庞大的资金进行支持。在此背景下,江淮汽车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半年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江淮汽车研发费用达8.19亿元,同比增长23.40%。而按照江淮汽车的规划,未来五年,江淮汽车将引进超5000人次的智能领域研发精英,累计研发投入将达到120亿元。转让工厂部分资产对江淮汽车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的积极影响显然更有利于江淮汽车在自主新能源乘用车方面的发展。

  结合这些来看,江淮转转让工厂部分资产,即便是预示着江淮汽车和蔚来的“分手”,也更像是一次“壮士断腕”,毕竟很多时候“靠人不如靠己”,在这一点上,造出中国第一个客车专用底盘的江淮会不清楚?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