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首开股份(600376)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涉嫌财报会计处理违规,首开股份、格力地产、金科等多家房企被警示或立案调查

http://www.chaguwang.cn  2023-07-28  首开股份内幕信息

来源 :中华网2023-07-28

  近日,两家国有房地产公司首开股份(600376.SH)、格力地产(600185.SH)因信息披露违规,同一天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十几家房企收到来自监管层的警示函或问询函,包括华侨城A(000069.SZ)、金科股份(000656.SZ)、荣盛发展(002146.SZ)等,这些企业被警示、立案调查的共性原因之一为存货跌价计提违规。

  存货跌价计提是会计处理资产减值损失的一种,指当企业评判存货市场有价值下跌风险时,为反映存货价值的真实情况,企业按照一定比例或金额,在财务报表中提前计提。

  对于减值迹象的判断依据,多数房企在2022年年报中表示,为销售均价下降、非一线重点城市产品去化缓慢。事实上,去年以来,地产行业下行,销售端量价走弱,存在资产减值损失的公司很多。

  Wind(万得)数据显示,2022年A股112家房企中,93家企业存在资产减值损失,总减值额达951亿元。其中,绝大多数为存货跌价损失,总计871亿元,占比92%。

  本是常规操作的存货跌价计提,为何近几个月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记者发现,收到问询函或被立案的企业大多存在存货集中式大额计提,追溯调整计提等过分美化财报现象。同时,也有企业因计提不充分、不及时等原因,造成已披露信息前后矛盾、业绩大幅波动,甚至导致过往已披露利润产生大幅回调。

  集中式大额计提粉饰太平

  “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减值或跌价准备的调整达到调节当期或往期利润的目标,尤其地产公司为规避业绩下行给公司股价带来的冲击,对公司的财务数据或业务数据做了会计上的调整,涉及金额较大,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时,容易引起监管层的关注。”广州胜天锦华私募基金总经理秦若涵对记者说。

  具体看,房企涉嫌违规的集中式大额计提是怎么操作的?

  以华侨城A为例,2022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合计127.1亿元,其中有115亿元来自于存货跌价损失,较2021年13亿元存货跌价损失,增长了约8倍。

  此举导致公司2022年亏损109.5亿元,同比下跌387.05%,但与此同时,由于计提损失均集中在了2022年,公司2021年得以盈利,实现归母净利37.99亿元。

  这不免让人生疑,公司是否利用集中式大额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将亏损集中在了2022年,从而避免了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账面出现亏损的窘境。

  事实正是如此。7月13日,华侨城A发公告称,因以前年度未充分评估部分存货存在的减值迹象、部分项目存货跌价准备测算依据不充分等,公司被深圳证监局要求责令改正,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被出具警示函。

  事实上,针对存货跌价计提,房企是可以自主根据市场来决定计提比例,若预期未来下行压力加大,计提也会相应大幅增加。

  如2021年万科A(000002.SZ)资产减值损失35.14亿元,导致净利润下滑,这是万科上市31年来的第三次净利下滑。利空出尽后,万科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微增,同比增长0.4%。

  然而,由于存货计提不是定量的跌价,表达的是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的降低。因此,同样也存在着大量可调节的灰色空间。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告诉记者,不乏有部分企业钻空子,集中式提高某一年的存货跌价计提。此举虽可能会使当期财报展现亏损,但也可避免连续亏损困境,甚至此类主动探底举动,亦可帮助企业业绩达到先抑后扬的效果,从而实现市值管理。

  但如果市场持续下行,企业集中计提过多,或者公司管理不善,这种操作就会适得其反。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