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0年,创新新材终于圆梦资本市场。
2022年12月21日,创新新材举办了证券简称更名的上市仪式。为了这一刻,创新新材已经等待了10年。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曾在2012年和2016年两次尝试A股上市。2021年7月份,华联综超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并于2022年10月份取得证监会正式批复,创新新材成功实现借壳上市。
创新新材董事长崔立新在此次上市仪式上表示,过去的十年,是创新新材爬坡过坎的十年,也是高速发展的十年,从一个亿的利润、一个亿的税收,增长到利润、税收双过十亿,十年间完成了十倍的增长。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据创新新材方面介绍,创新新材主要原材料为电解铝。由于创新新材的定价模式采用“铝基准价+加工费”模式,而国内的铝基准价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出现持续的大幅波动,会对创新新材运营和销售带来一定影响。
但整体来看,创新新材呈现出相对具有优势的抗周期性。据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创新新材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79.48亿元、431.27亿元和586.2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4.29%,扣非净利润分别达3.83亿元、7.76亿元和8.22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46.85%。
在这三年里,创新新材也经历了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公开资料显示,2020 年下半年以来,铝产业整体进入上行周期,原铝价格一定程度提升。但由于标的公司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加工费水平亦呈现稳健提升,整体毛利率水平相对稳定。
一方面来看,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或成为创新新材展现出相对较强的抗周期性的原因之一。
据中邮证券披露的研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四大产品中除铝杆线缆外,加工费收入和吨毛利均持续增长,这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有关。2019年至2021年公司棒材板块高端产品销量占比从14%增至19%,高端产品加工费收入占比从34%增至44%。
据创新新材方面介绍,公司多年来坚持高端化战略引领,高端产品占比不断提升。从最开始的合金材料到合金产品——一根铝合金棒材经过挤压、轧制、拉拔等流程,变身成板材、型材、线材,最终转化成高端电子型材、轨道交通轻量化合金材等;从手机壳体、笔记本电脑的壳体、平板电脑的壳体,创新新材的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产业链亦越走越宽。
另一方面,技术实力也成为创新新材吸引并满足国际知名客户需求,实现业绩稳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截至2022年4月30日,创新新材拥有500多项专有技术、278项境内专利,发起或参与制定了18项国家标准,均已颁布实施。公司多项核心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包括高品质铝熔体净化关键技术、再生铝杂质高效去除方法、3D仿真模拟挤压、硬合金无缝管挤压、等温挤压、模具液氮冷却、圆铸锭梯度加热以及风水雾在线联合淬火等。
据创新新材方面承诺,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18亿元、12.21亿元以及14.24亿元。
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扩容
公开资料显示,铝加工是仅次于钢铁加工的第二大金属加工行业,是第一大有色金属加工行业。多年来,铝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助推铝合金消费量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安泰科联合统计,2021年铝加工材产量为4470万吨,同比增长6.2%,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中邮证券亦披露研报称看好创新新材下游需求。中邮证券方面表示,从铝下游需求看,中国铝消费全球占比59%,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由于铝的性能优异,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国内铝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在工业铝型材中,应用于新能源、建筑铝模板、3C 电子、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占比分别为 29.5%、8.1%、13%、1.47%、4.9%,以上五个领域占比 57%。由于以上五个领域需求向好,将会继续带动中国铝挤压材产量的增加,对铝合金棒材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创新新材方面具体表示,汽车轻量化已成为重要趋势。车身变轻对于整车的启动速度、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碰撞安全性都大有裨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更强的轻量化需求,预测 2030 年新能源汽车平均铝消耗量将超过280千克(纯电动汽车铝的单位消费量将达到 283.5千克)。
在3C领域,创新新材拥有国内领先的铝合金材料基地,提供铝加工全流程差异化的定制产品,经后续加工服务于苹果、华为、OPPO、Vivo、比亚迪、中信戴卡、敏实集团、SMC、天津立中等客户。
此外,创新新材大力开拓再生铝领域,自 2017 年开始与国际头部3C电子制造商合作开展再生铝的闭环回收与再利用,在再生铝保级与升级使用方面行业地位领先。
创新新材方面表示,公司正在加码产能布局。据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创新新材拟募集配套资金15亿元,分别用于“年产80 万吨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项目(二期)”、云南创新“年产 120 万吨轻质高强铝合金材料项目(二期)”。
具体来看,公告显示,“年产80 万吨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项目(二期)”的主要产品是各类铝合金棒材,预计本项目达产后总产能规模为80万吨,其中二期产能50万吨。“年产 120 万吨轻质高强铝合金材料项目(二期)”将通过建设生产基地,大规模购置自动化生产设备生产铝合金棒材等产品,预计该项目达产后总产能规模为120万吨,其中二期产能80万吨。
据创新新材方面表示,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升优势高端产品供应能力,抓住未来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3C 电子等高端领域铝合金材料增长的市场机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不断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