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公司开启了艰难保壳路。
6月25日,高管增持利好之下,华夏幸福报收1.08元,涨幅2.86%。
尽管与1元的退市面值拉开了8%的距离,但就保住上市地位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安全的股价区间。
今天,6月26日,截至午间休市,华夏幸福股价为1.06元,涨幅-1.85%。
在市场泥沙俱下的背景下,作为曾经的产业地产第一股,华夏幸福的保壳之路,仍充满不确定性
利好
6月24日,华夏幸福最低触及1.02元。上一交易日晚间,公司公布了多个利好。
其中之一,高管增持计划。公告显示,华夏幸福部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拟自2024年6月24日起6个月内,通过上交所系统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不设定价格区间,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500万元,不超过600万元。
另一个利好是染指市场大热的低空经济。公司公告称,华夏幸福与浙江科比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促进低空经济发展领域深入开发战略合作模式,建立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一边是增持,另一边是蹭股市热点。公司管理层保住上市地位的决心显而易见。
不过,二级市场投资者对于利好已经麻木。在一些财经论坛中,投资者普遍悲观,不少股民认为增持金额只有象征性意义,并不足以逆转下跌趋势。
6月25日,公司信息披露显示,24日当天,高管团队已经增持了上市公司股票,合计增持合计增持公司股份1,818,1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46%,合计增持金额为190万元。
对6月24日的增持举动,股吧有评论不无戏谑地表示,“财务总监钟坚今天1.05元增持了45.45(万)股,虽然不多,意义非凡,寓意死捂!死捂!”
如此高效的增持举动,就全市场横向比较来看,在房地产行业与股市均不确定的背景下,公司高管团队第一时间真金白银增持,仍显得难能可贵。
不过,二级市场似乎并不买账,公司的股价表现仍显得乏力。事实上,25日下午的上涨,来自于房地产指数的大幅反弹,当天房地产开发指数上涨1.69%,公司股价小幅跑赢指数。相比之下,板块中荣盛发展等地产股,出现了放量涨停。
时机
华夏幸福的保壳动作,发生于股市大幅下挫的背景下。
从市场角度而言,这些利好的发布,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更像是股价下跌的被动应对。
从市场环境来看,房地产股在5月中旬曾出现过一波上涨,当时的背景为一系列救市政策的出台。但随后,当房地产政策利好消退,整个房地产板块开启了漫漫阴跌路。这区间,东原地产母公司迪马股份,也因为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而触发面值退市。
此外,公司利好也错失了炒作风口。
就低空经济而言,市场对飞行汽车为代表的相关股票炒作,主要集中于4月份,彼时,但凡涉足低空经济的上市公司,股价多有惊艳表现。
但当下,低空经济已成过去式。华夏幸福公布涉足低空经济利好的当天,股价仅高开了一分钱,很明显市场并没有给予积极回应。考虑到当天同步公布的增持利好,显然二级市场投资者并不感冒。其中原因在于,公司股价太过接近面值退市价——1元。
在股吧财经论坛中,有股民明确表示,一旦公司股价跌破1元,就会严格止损,这样的观点代表了大多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态度。
事实上,当前股市中的风险偏好,对低价股极不友好。大量的上市公司股价一旦跌破1元,通常会遭遇止损盘,一旦跌至1元,在恐慌抛售下,由于缺少主动性买盘,股价通常会出现无量跌停,直至退市。
因此,股价跌至1元,股价便会在投资者形成多杀多局面,心理层级的价格退市机制开启了自我实现。因此,除非有强劲外力干预,否则基本上很难逆转。
对华夏幸福而言,能否远离1元价格,将成为保壳的关键所在。
挣扎
华夏幸福走上保壳之路,这样的现实境遇令人唏嘘。
作为曾经的产业地产第一股,这家公司的高光时刻,见于2017年。当年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发布,因坐拥大量的环京土地,公司股价冲上33.88元的高价,股票市值高达1326亿元。相比之下,公司目前的总市值仅有42亿元,不足当年的零头。
就目前来看,作为债务问题股,华夏幸福的债务重组,其实优于大多数同业地产公司。
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华夏幸福《债务重组计划》中2192亿元金融债务通过签约等方式实现债务重组的金额累计约1897.51亿元,约占金融债务金额的86.6%。
公司债务重组进度较快,很大程度上与大股东险资中国平安有关。
华夏幸福自2017年后,陆续出现资金链紧张状况。2018年7月,中国平安以137.7亿元的代价,获得华夏幸福约20%股份,从而取代华夏幸福创始人王学文,成为新晋第一大股东。
不过,从资产处置的角度,作为较早出现资金问题的房企,华夏幸福的早期应对,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从资金链危机发生的时间来看,在行业繁荣期的末端,越早发生危机的房企,越有机会度过本轮房地产业的深度调整。
同样是遭遇流动性危机,万达集团在2017年下半年后,通过向融创甩卖文旅项目、向富力甩卖酒店资产,从而实现断臂求生。
另一个可对比的企业是新城控股,2019年9月,受原董事长王振华案影响,企业出现危机。但这家公司快速处置资产,大幅收缩战线,最终在本轮房地产业深度调整中安然无恙……
对比之下,较早发生资金危机的华夏幸福,显然错失了2020年之前的最佳资产处置时机。
最终的结果是,千亿市值消失于无形,巨额财富蒸发,股民欲哭无泪……关于产业地产第一股的辉煌过往,早已在时代的车轮下灰飞烟灭。
眼下,这家打上产业地产标签的企业,不得不踏上艰难的保壳之路。如果保壳成功,企业保留下一个复苏期的入场券;如果保壳失败,企业大概率消失于公众视野。
不过,即使保壳成功,也只是开了个头,保壳房企后续仍要对难以预料的中短期市场:对利好麻木的市场、萎靡的终端销售、挣扎求生的同行。
但无论如何,在变革的时代面前,无论是昙花一现的明星企业,还是常青树的百年老店,唯有握住存续与发展的入场券,才有机会穿越低谷,真正迎来复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