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夏幸福(600340)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沪深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华夏幸福等不起

http://www.chaguwang.cn  2021-09-06  华夏幸福内幕信息

来源 :腾讯财经2021-09-06

  

  延期近两月,华夏幸福一直翘首以盼的综合性风险化解方案,至今没有公布。

  据媒体报道,其中原因是华夏幸福与债权人谈判进展不畅,对华夏幸福南方总部业务的处置和归属问题,不同身份的债权人的意见不一所致。

  而谈判的胶着,进一步促使华夏幸福逾期债务的扩大,以及流动性紧张加剧。

  9月3日,华夏幸福公告称,近期新增未能如期偿还的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本息金额64亿元,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已经达到879亿元。

  在此之前,中国平安(02318)发布中期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平安针对华夏幸福的相关投资资产,进行了共359亿元的减值计提调整。平安说会根据化债进展情况,继续评估是否继续进行计提拨备。

  随着过去一年华夏控股不断被动减持华夏幸福股份,合计持有25%流通股股份的中国平安,已成为华夏幸福实际意义上的第一大股东。

  不过,已然成为“大当家”的中国平安,并未在中报业绩会上提及如何帮助华夏幸福纾困。

  去年出现债务危机后,为尽快挽回颓势,华夏幸福一边紧锣密鼓地谈债务展期和置换,一边则与公司股权方、债权方商议过渡期债权债务的解决方案。

  目前来看,华夏幸福的债务展期和置换均在顺利推进,反而似乎与公司股权方、债权方的合作尚无实质性进展。

  其实,若公司股权方、债权方及时施以援手或退让一步,手握大量优质资产的华夏幸福应该能平稳渡过难关。

  资料显示,华夏幸福在长三角、粤港澳等高能级都市圈,大量布局产业新城、城市更新等项目。这些产城项目与城市发展深度绑定,若因无法与股权方、债权方取得一致导致项目无法按计划推进,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仔细梳理华夏幸福的布局,会发现它早已不是那个“环京”的华夏幸福了。

  此前的业绩快报显示,华夏幸福2020年全年京津冀销售总面积为211.05万平方米,非环京区域总销售面积为311.04万平方米,较环京区域多出近100万平方米。

  过去两年华夏幸福有意拓展非环京区域业务,其在经济发展排名靠前的五大经济圈不断开拓,已密集布局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圈,推进布局郑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三个高潜核心都市圈。

  而上述数据则表明,非环京区域已开始成为公司业绩贡献主力。

  值得一提的是,虽受债务危机影响,但华夏幸福在武陟、溧水、汉孝、舒城、黄陂等地的产业新城项目仍在有条不紊的建设运营中。

  7月,全球云端智能机器人独角兽企业在安徽肥东正式投产;6月,华厦幸福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导入首个智能装备龙头项目;5月,华夏幸福助力龙电华鑫百亿级锂电铜箔项目在南京顺利开工……

  与此同时,华夏幸福为江苏溧水产业新城接连导入两个百亿级项目,为湖北汉孝产业新城引入麦当劳供应链智慧产业园......

  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华夏幸福的产城运营毫不减速,这似乎有点难以想象。但这其实是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反复在内部强调的,要诚意正心帮地方政府干好产业新城。

  2020年报显示,华夏幸福年内共新增深圳亚瑟生物、中国比克、超日太阳、广州博浩、深圳合丰泰、江苏能华、万泰光电等378家入园企业,新增签约投资额1457.54亿元。

  产业新城往往承载着城市的新型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当地政府来说意义重大。同时,这些产城项目也是华夏幸福的重要资产,是当下和未来的利润所在,但若公司股权方、债权方的割据战僵持日久,那么必定会对这些优质项目,甚至整个公司运营带来不良影响。

  而由于产业新城的特殊性,这样的影响可能比单纯的土地开发来得还要大。

  产城项目与单纯的住宅开发有很大差别,科技产业爆发是需要时间效应的,如果错过了政策风口推它的时间,那就会迅速贬值,而不会像住宅开发一样,土地可能越囤越香,越囤越贵。

  今年恰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这不仅为城市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像华夏幸福这样的产城运营商是一大利好。

  观察华夏幸福在全国的布局,其根据各园区的经济发展定位,已深入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10大产业,许多产业甚至已进入关键阶段。

  譬如,华夏幸福着力打造的溧水产业新城,就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目前引进了50个高端项目,形成智能制造、科技服务为辅的“一主两辅”产业集群。

  而其按照PPP模式建设规划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则偏重航天航空领域,经过四年多的深耕,该基地的卫星产业园、快舟火箭产业园等已先后投入运营,“新洲号”等4枚火箭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调试。

  像溧水产业新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等产城项目,有了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政策利好,无疑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若作为重点规划、运营参与者的华夏幸福无法尽快脱困,那么带来的影响可能无法预估。

  产业、科技项目都有成长周期,如果这些项目无法及时推进或因故中断,那么除了要付出沉没成本,可能还会对城市产业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华夏幸福陷入债务风波至今,已半年有余。期间,华夏幸福一边紧锣密鼓地谈债务展期和置换,一边则与公司股权方、债权方商议过渡期债权债务的解决方案。

  然而,伴随吴向东出走和中国平安“后续将不再出钱”的言论一出,华夏幸福与股权方、债权方之间的爱恨纠葛被放至大众眼前。

  其实,对华夏幸福来说,解决资金的燃眉之急固然重要,但公司若能尽快与股权方、债权方达成一致,才是华夏幸福扭转当前局势的关键。

  虽然风波之初,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就第一时间通过和当地政府协调,与平安、工商银行这些最大的债权方沟通,并把各大监管部门拉过来,召开债委会,及时稳住了阵脚。

  但华夏幸福的股权方、债权方也处于两难抉择。如若同舟共济挽救华夏幸福于水火,那么势必需要继续加大对华夏幸福的投资,但此前的投资尚未能收到回报;若是对华夏幸福袖手旁观,则可能损失更大,至少短期内也无法收到投资回报。

  其实在我们看来,华夏幸福的股权方、债权方大可不必如此纠结,只要想通一个道理,无论是华夏幸福的困境,还是自身困境都能迎刃而解:

  毕竟是一条船上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既然当下收回来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大家已无法获得更大的利益,反而不如继续深度绑定,帮助华夏幸福渡过难关,说不定还能有持续丰厚的回报。

  目前来看,华夏幸福手中拥有较多优质资产,特别是“环京”区域之外的产业新城项目,正处于落地生花的阶段,如若企业资金能迅速回正,公司经营进入正轨,那么未来的发展仍不可小觑。

  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若股东层、债权方能尽快达成一致,尽快敲定华夏幸福债务综合风险化解方案,相信华夏幸福拨云见日的日子就会不远了。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查股网以"免费 简单 客观 实用"为原则,致力于为广大股民提供最有价值和实用的股票数据作参考!
Copyright 2007-2021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