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达仁堂(600329)内幕信息消息披露
 
个股最新内幕信息查询:    
 

百年达仁堂的长盛密匙

http://www.chaguwang.cn  2023-12-12  达仁堂内幕信息

来源 :今晚报2023-12-12

  在天津老字号中,达仁堂可是一块金字招牌,货真价实,以货赢人,在继承“家传秘方”的基础上,深挖中医药文化精髓。历经百余年的沧桑,达仁堂的成功源自“创新”二字。

  工商一体化的老药铺

  许多人对电视连续剧《大宅门》记忆犹新,特别对白七爷印象深刻。而大宅门的七爷,就是后来创办天津达仁堂的乐达仁。

  乐家祖籍是浙江宁波府慈水镇。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路南开设同仁堂药铺,自雍正元年(1723)开始供奉清宫御药,历经清朝八代帝王。乐达仁的爷爷乐平泉,是晚清成功的商人之一,不但收回了北京同仁堂全部外股,偿清了全部债务,还把北京同仁堂的事业推向鼎盛。

  乐达仁5岁时爷爷去世,精明能干的奶奶支撑家业,苦心经营20多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廷退位,官药停办,同仁堂的生意失色,乐氏家族四大房开始分家。1912年,乐达仁在北京创办京都达仁堂乐家老药铺,但由于同仁堂的影响,经营并不顺利。此前,乐达仁曾作为清朝驻德国和荷兰大使吕海寰的随员,考察了多个德国著名企业,学习了欧洲先进经验,为其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时,天津是北方工商业大都会,社会风气进步,适于乐达仁这种开拓创新人士施展才华。1914年,乐达仁与弟弟乐达义、乐达明、乐达德四人筹集白银4万两,在天津估衣街开设达仁堂药铺总号。药铺门面在估衣街西口,店门悬“达仁堂”巨匾,两侧有对联“自选川广云贵道地药材,蜜制丸散膏丹汤剂饮片”。内堂挂“乐家老铺”软匾,木制柜台有4米长,上面放置一溜不间断的长算盘。起初,达仁堂采取前店后厂经营模式,店铺后面有制药作坊。随着发展,乐达仁摒弃了前店后厂传统经营方式,开始着手建立现代化产销结合的工商一体化企业。1914年,乐达仁买下原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唐绍仪在河北大经路(今中山路)的私人花园,改建成拥有100多名职工的达仁堂制药厂。

  “家方”的守正创新

  1913年,乐达仁刊印了《达仁堂药目》,其中开列的药品,包括风痰、伤寒、瘟疫、暑热、补益、妇科、小儿、脾胃、眼目等15个门类,涉及丸、散、膏、丹、胶、露、药酒等各种剂型,总数达546种。自1917年起,乐家先后在北京、青岛、武汉、长沙、福州、西安、长春、大连、郑州、开封、香港等地开设分店,销售药物1000余种。达仁堂对名贵药材如牛黄、麝香、犀角、羚羊、人参、鹿茸的经销尤为重视,为了采购正宗的人参,还设立了“达仁参号”,聘请行家把脉。

  对于鹿茸,达仁堂实行自产自销,出巨资建鹿园,圈鹿取茸。乐达仁最初在天津北郊购地建设鹿园,雇用有技术的饲养员,栽草植树,圈养关东良种花马鹿700余头。后又在北京近郊增设鹿园三处。乐达仁对养鹿倾注了极大精力,经常到鹿园察看。到了配种和锯茸、烫茸季节,整日守在鹿园里,亲自指导。达仁堂鹿茸产销两旺,在全国中药行业赢得较高信誉。据说,当时中国传统的中药集散地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每年春秋两季举办庙会,如果没有达仁堂的人在场,鹿茸及人参两项贵重药材就不能开盘交易。

  在药品生产上,乐达仁坚守北京同仁堂百年老店的经营理念,初建药厂时,基本是手工操作,即“石磨铁碾大铜锅,背拉抬抗砸碾搓”。后来乐肇基继任经理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采用了电动石磨、电动萝筛。安装了冷冻机,打深井建水塔,以为药用,在当时中药界开风气之先。1935年,达仁堂资产达100万元,在国内中药行业首屈一指。

  百年药企与时代共生

  新中国成立后,达仁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中山路上的达仁堂,几经改制。1954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达仁堂国药有限公司;1955年,达仁堂实现公私合营。1966年至1976年期间,先后更名为“天津工农兵药厂”“天津第二中药厂”。1980年,又恢复了“达仁堂”老牌匾。时任天津市市长胡昭衡亲笔题写了厂牌,成为日后的企业标识。

  新中国成立后,达仁堂锐意创新的步伐更快了。率先研制成功黄连上清片、女贞片等最早的中药片剂并投放市场,吹响了中药向科学化进军的冲锋号。改革开放后,达仁堂规模不断壮大,最先在中药生产企业中建成空调净化生产车间,率先晋升国家一级企业。达仁堂的“回生”商标连续多年被评为“天津市著名商标”,并于2009年底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传承与发展是老字号成长的密匙。清宫寿桃丸系达仁堂制药厂独家品种,原名“蟠桃丸”,最早见于乾隆年间的《清宫医案》。1980年,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率领团队,通过研究证实,“蟠桃丸”确为清代乾隆朝御用秘方。并选择与达仁堂合作,将产品名称改为“清宫寿桃丸”。2010年,“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天津市首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项目。

  2006年6月,达仁堂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智能化中药产业园区。

有问题请联系 767871486@qq.com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
www.chaguwang.cn 查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