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周一暴跌逾9%开始,恒瑞医药(600276)连跌5日(周四为假阳线,实际收盘下跌0.02%),一周暴跌超16%,将这半年多来的反弹涨幅丧失大半。技术形态上,自去年底收复年线以后,今年以来首次考验年线的支撑力度。
恒瑞医药的下跌和近期医药行业的反腐有关,而下跌过程中,也不乏不利于恒瑞的有关“小作文”流传。
从资金的角度看,近期恒瑞医药的融资持续为净买入,而北向资金则连续净卖出,从7月31日的龙虎榜看,机构席位主卖。
很明显,近期恒瑞医药的抛售者,就是北向资金以及机构投资者,接盘者则可能为个人投资者或小机构。
北上和机构抛售
7月31日,恒瑞医药突然暴跌,收盘大跌9.11%,一度逼近跌停。
这场大跌让恒瑞医药市值一日缩水285亿,按此前披露的股民数据(58.55万户)来算,相当于人均蒸发4.87万元。
这还不算完,此后恒瑞医药的下跌并未止步,而是再连跌四日,本周五个交易日下跌逾16%。
从资金的角度看,7月27日开始至8月3日收盘(发稿时可查的数据最后截止日),恒瑞医药连续被融资净买入6日,合计金额逾7亿元。
而沪股通资金则从7月31日起连续上榜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且状态为连卖4日,合计金额达8.97亿元。若算上未上榜的7月28日,当日净卖出19万股,金额1000多万,则恒瑞医药被北上资金连卖5日,合金金额逾9亿元。
7月31日当天,恒瑞医药上榜龙虎榜,四机构席位合计净卖出15亿元,另有两机构席位净买入2.89亿元、两营业部席位净买入2.51亿元。
很明显,近期恒瑞医药的抛售者,就是北向资金以及大机构,接盘者则可能为个人投资者或小机构。
恒瑞医药是医药界的传奇。2000年10月刚上市的时候,恒瑞医药的首发价格是11.98元。到了2021年初,它的股价一度窜到了96.91元/股(前复权),而它的首发价格复权处理后都为负了。
在2020年的时候,长江商报的记者曾做过一个测算,上市20年来,如果按照后复权价计算,恒瑞医药的股价:
较其发行价上涨约434倍。
正因为这个梦幻涨幅,恒瑞医药一度被投资者称为“药中茅台”。
但时至今日,“药中茅台”已经黯然失色。截至目前,恒瑞医药的总市值仅剩2600多亿,和当初的高点相比,已经跌去近六成。
伴随着下跌,“小作文”也开始出现。8月2日,业内出现恒瑞医药“某地办公室被端”“电脑、文件被带走”等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恒瑞医药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否认,称“没有该情形。”
7月31日,一个交易日内,恒瑞医药市值缩水285亿,但事实上,当天大跌的不止恒瑞一家。
A股申万行业化学制药板块,156家企业中,97家下跌,占比62%。
甚至,恒瑞医药也并不是跌幅最大的。在恒瑞医药之前,还有九典制药(300705)跌10.12%、恩华药业(002262)封死跌停、益方生物(688382)跌9.59%、首药控股(688197)跌9.57%。
而本周五个交易日下来,像迈瑞医疗(300760)这样与恒瑞同为大市值,也同为机构扎推重仓的股票,走势也不理想,本周五甚至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低。
医药反腐“雷大雨大”
对于医药行业股价震荡的原因,目前多数观点认为是二级市场对于医药反腐推进的持续发酵。
7月31日医药板块下跌之前,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北京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会议指出: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
医药“反腐”年年有,今年格外不一样。与往年的不同,主要就体现在“雷大雨大”。
今年5月,十四部委联合发布《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要求健全完善行风治理体系,重点整治医药领域突出腐败问题。文件提出了13项工作重点:假借学术活动名义收受“红包”回扣、违规接受捐赠资助、以及来自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及与之关联的经销商和医药代表等各种名义或形式实施“带金销售”等都是重点关注。
7月21日,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多地纪委监委密集通报医疗反腐成果。根据《MedTrend医趋势》统计,截至7月26日,今年已有至少156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完整名单见文末),已超过去年全年被查医院院长、书记数量的两倍。
其中,南方省份的反腐力度整体强于北方,其中广东、四川仍是反腐强度最大的地区,两省分别有36位、33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两省合占全国被查院长总数的约44.5%;北方省份中,山东是反腐通报数量最多的省份,已有11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
在愈演愈烈的反腐声势之下,多位医院书记/院长主动投案。
《MedTrend医趋势》表示,从过往看,今年的反腐已经堪称“雷大雨大”。但结合7月28日中纪委刚刚开办的动员会,下半年或才是真正的开始,因为,下半年医生薪酬与业务脱钩。
7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2023年下半年深化医改工作的六大方面和20项重点任务。
其中,公立医院薪酬改革成为焦点。
《任务》明确提出:合理确定内部薪酬结构,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进一步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在医药反腐进行得轰轰烈烈的这一时刻,真正落地薪酬改革,可能才能够更深层次地触达到医药腐败的核心问题,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循环的廉洁环境。避免医药反腐成为一过性的事件(一过性:指的是某种现象或状况只持续一次或一段短暂的时间,不会再次出现或持续下去)。销售费用成“危险指标”
实际上,在医疗系统的腐败主要发生在采购环节,特别是涉及药品、医疗器械、大型设备和基建采购。所以,对医疗领域企业而言,这场医疗反腐暴也意味着对销售端的要求逐步收紧。尤其是销售费用占比较高的企业,存在商业贿赂风险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医药行业的腐败由来已久,秘密就藏在药企畸高的销售费用中。这一点,同样体现在恒瑞医药身上,其销售费用率经常在30%以上。
这些“销售费用”去了哪里?财报中能找到答案。以2018年为例,年报显示,恒瑞医药的销售费用为64.65亿元。其中学术推广、创新药专业化平台建设等市场费用为54.24亿元,差旅费为9亿元。同年,恒瑞医药在研发费用的投入为26.70亿元,不到销售费用的一半。
2019年财报中,恒瑞医药的销售费用也居高不下,学术推广等市场费用增长至75亿元,差旅费依旧为9亿元。用网友的话来说:
仅2019年,恒瑞医药至少举办了24万场活动,平均每天办650场。
超高的销售费用背后,是医疗行业的秘密。在医药销售行业,涉及金额巨大且无法开具发票的回扣,通常就隐藏在“差旅费”和“学术推广”这两类销售费用当中。而这两部分正是恒瑞医药销售费用的主要构成,占比一度超过98.66%。
然而,医疗行业这种现象,并不只是恒瑞一家存在,不难想象,风暴之下,还会有更多的秘密浮出水面。
目前,已经有不少医疗企业的实控人被卷入反腐风暴中。7月5日,医疗卫生信息化龙头企业卫宁健康发布公告,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周炜因涉嫌行贿罪被立案调查及实施留置。而在7月30日,赛伦生物也发布公告,公司实控人之一、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范志和,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
不到一个月时间,两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卷入反腐风波。这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医药行业的担忧。